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見到霍龍的時候,他正在辦公室認真地填寫河道巡查登記表。翻開這本厚厚的伊克烏蘭鄉河長制工作河道巡查登記表上面清楚地寫著:2018年3月28日,因為青海湖水位上漲導致尚格村根會才讓家的1公頃草場被淹,請縣農牧和水利部門給予補助……

像這樣的河道巡查登記表在霍龍的辦公室有十幾本,上面根據不同的情況,分門別類地記載著不同時期的巡查情況。

“作為鄉河(湖)長,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巡查,要把當時的巡查情況及時真實地反映在巡河日誌裡,同時,要及時處理巡查發現的情況,目的就是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讓水更清草更綠。”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伊克烏蘭鄉人民政府副鄉長、鄉河(湖)長霍龍介紹。

伊克烏蘭鄉境內涉及4條河流,分別是沙柳河伊克烏蘭鄉段、青海湖北岸伊克烏蘭鄉段、大通河伊克烏蘭鄉段、泉吉河伊克烏蘭鄉段,河道總長度達到了311.33公里。

這4條河流與青海湖關係密切,其中沙柳河伊克烏蘭鄉段、泉吉河伊克烏蘭鄉段最後流入青海湖,是青海湖主要的湖水補給河流,是維持青海湖生態平衡的重要河流;大通河伊克烏蘭鄉段是剛察和祁連的界河,流經祁連大草原,使這片草原變得更加豐茂和秀美。

可以說,這4條河流直接影響著青海湖和祁連草原生態環境的變化,所以保持河流清澈、不受汙染就變得格外重要了。

為了做好河長的工作,霍龍及時召開“河長制”工作會議,細化分解工作任務,保證每一項工作都有責任人,他親自參與完成了4條河湖6個村的臺賬建立,跑遍了全鄉6個村,全程參與了22個河長制公示牌的選址和設立工作。

2018年5月伊克烏蘭鄉,他和同事們要到大通河流域設立公示牌,那個地方海拔3800多米,且處於沼澤地,選址地點距離鄉政府90公里,路程雖然不遠,但都是沙石路,坑坑窪窪,一路風雪交加。早上6點出發,到晚上8點才返回鄉政府。儘管如此艱辛,霍龍和他的同事還是成功地設立了3個公示牌。

“目前,我們有河長15人,河道、湖岸保潔人員46名,並且為他們配備了保潔服、工具等,同時針對湟魚洄游時段,遊客生活垃圾較多的情況,在這個區域安裝了8個垃圾箱。”霍龍說。

“這些保潔人員大部分都是藏族群眾,他們天生對河流有一種敬畏之心,每年的祭湖活動,是他們對河流敬畏的一種表達。青海湖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聖湖,是容不得一點褻瀆和汙染的,所以這些保潔員工作很積極很認真。”霍龍說。

為了喚醒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自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霍龍經常組織鄉、村幹部學習河長制工作的知識、政策,經常走村入戶宣傳環境保護的意義,使更多的村民也參與到河長制工作當中來。

結合環保大督察工作,霍龍對伊克烏蘭鄉剛察貢麻村賽雄地區的夏秋季牧場的1734平方米的坑口進行了回填復綠;對一些藏家風情園進行整改,拆除帳房51頂、廣告牌8個、大門2個;投資6萬元對剛察貢麻、角什科休麻等3個村子7處土坯房進行了拆除,回填垃圾坑2個……

“通過這樣切實可行的措施,伊克烏蘭鄉的生態環境進一步得到了保護,群眾的環保意識也發生了改變,我覺得這就是對我工作的肯定,付出再多辛苦都是值得的。”霍龍笑著說。

“霍龍同志年富力強,工作認真負責,國家對河長工作要求嚴格,他主動把這項工作承擔下來,所有的工作他都是親自參與,為我鄉的河長制工作作出了榜樣,為我鄉的生態環保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伊克烏蘭鄉黨委書記林現波對霍龍的評價很高。

在伊克烏蘭鄉的某條河道上可能一不小心就能看到霍龍巡查河道的身影,他的足跡踏遍了該鄉的山山水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