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頻繁自燃,其技術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領先行業?吊打國產電動車技術嗎?

筆不可少


這幾天,上海一輛老款特斯拉model S自燃的事情大家關注度比較高,不少人開始質疑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特別是純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我只能說還有待改善。至於這個提問,我先給出答案,如果真的要說特斯拉的技術是不是行業領先?我只能說,截至我寫這篇回答之前,沒有任何一個純電動汽車企業能夠超越特斯拉。(我不是公關,也不做黑公關,我可以對我這篇回答負責)

之所以這麼說,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理性看待這個問題。在這次燒車事件上,我持有的觀點肯定是批評的,一個企業應該保證其產品的安全性,在這次事故中,特斯拉必須負起應有的責任。

但又很遺憾,作為業內人士,我還是要就這個所提的問題來說,特斯拉的技術代表了“藍星”最高科技,可以吊打國產純電動汽車技術。

正好這次特斯拉燒車是因為電池引起的,我就僅從電池上面給大家做一個對比:

老款特斯拉主要採用的是日本松下的18650 NCA(鎳鈷鋁)三元鋰電池,單體單芯能量密度在250wh/kg左右,而新款的特斯拉則採用的21700 NCA(鎳鈷鋁)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單體單芯能量密度高達300wh/kg。

而我國主要採用NCM(鎳鈷錳)三元鋰電池,已經實現商用的18650單體電芯能力密度最高在200wh/kg左右,21700單體單芯能量密度在250wh/kg左右。

從電池能量密度的角度上來講,我們落後世界先進水平整整一代,不過由於電池技術發展比較快,預計再過1-2年左右時間,我們就能達到目前松下這一水平,只能說差距不大。

而為什麼松下採用用NCA鋰電池,而我們造NCM鋰電池呢?只能很遺憾的說,由於NCA的製造工藝要求較高,我國目前沒有掌握這種電池的製造工藝,所以才只能被迫採用NCM電池的技術路線。

再談談電池的PACK技術。特斯拉的電池包有自己設計並PACK組裝,採用被動式冷卻系統設計和能夠同時管理七千多節電池(特斯拉model S採用了7104節的18650電池)的電池管理系統組成,據稱能夠精確的控制每節電池的充放電情況,並將整個電池包的溫度差控制在2℃以內,確保不發生熱失控。(當然,不排除有誇大宣傳的成分)

至於我們國家的主流車企,純電動汽車的電池PACK技術很多都是外包給電池生產廠完成,雖然比較先進的車型也能做到電池的主動或者被動式的冷暖調控,但整體控制系統很LOW(如果真要說的話,可以說比較垃圾)。由於電池管理系統太low,再加上設計水平限制,我們不敢PACK太多電池,導致我們國家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偏低。目前乘用車方面,僅僅看到今年蔚來PACK了一個八十幾度電的包,而特斯拉最老的車型都能做到100度電。

這還僅僅是電池系統方面的差異,更別提整車其他方面的對比了:

1、採用全鋁合金車架,安全防護等級5星;國內就算是用高強度鋼做的車架,能上五星的估計都寥寥無幾。

2、自主研發的交流異步電機,電機參數倒和國內的先進電機水平相當(中國的電機水平基本上排在世界前三的水平),可特斯拉交流異步電機的體積既然跟我國同一級別的永磁同步電機體積相當,電機小型化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個商用化L3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的車企(有些反駁我說特斯拉的輔助駕駛系統算L2級,後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自動駕駛系統的分級,可以肯定的說,特斯拉的輔助駕駛系統達到了L3級別),中國目前商用化的輔助駕駛系統,最高只能達到L2級,且距離L3級還需較長時間才能實現。

。。。

這些僅僅是其比較受人關注的部分,還有其牛逼的風阻係數,鷗翼門、隱藏式門把手設計等等都引領著同級車甚至遠超同級車。

本來這次特斯拉自燃事件,大家倒是可以順帶嘲笑一下特斯拉,出口長期被壓制的惡氣,結果第二天蔚來就在西安緊隨其後。

本來我還想借著這件事情,在網上寫篇文章提醒一下國內企業注重電池管理系統的發展,結果反手過來就被啪啪打臉,還好沒把文章發出去。就把其中一部分內容拿來作為這次的答案。

不過真心希望國內的車企和網友別以為特斯拉燒了一臺車,我們就可以幸災樂禍,看看國內目前的水平,真的是不如人家。看清差距,努力前行,我期待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引領全球的那個時代。


新能源知事


特斯拉的動力電池使用了集成松下7000-9000餘節18650型電芯,這種電池每組電芯都有2個正負極觸點。這樣連接7000-9000餘節電芯的觸點多達14000-18000餘個。全部電芯以模組形式集成在動力電池內部,對於抑制在行駛、碰撞及充電環節觸發“熱失控”事故的能力要求極高。所以松下這種18650鎳鈷鋁酸鋰電芯即使特斯拉適配十分強悍的BMS(電池控制系統)和完善的液態熱管理系統,也難以抑制使用一段時間後的特斯拉S電動車,在行駛、碰撞及充電環節,發生的燃燒、自燃及爆炸事故。單一車型燒了50多臺,用生命安全的代價換取高能量密度高續航就是垃圾,電池管理在牛逼也改變不了18650(21700也一個德行不過體積大些而已)易燃易爆的本質,一個和格電池必須經過嚴格的擠壓穿刺撞擊實驗才能推向市場,而國內新能源代表企業比亞迪三元電池鎳鈷錳酸鋰電池和磷酸鐵哩電池多年一直這樣做了特斯拉做過嗎?怕是做了一臺也不合格。至於單體電池密度大點但整個電池包重量卻比唐ev電池包還重,這樣的高密度有何用?怎麼說明其先進?續航也有媒體測試特斯拉毛豆x的100度電池都沒跑過唐的82度電池怎麼說明其先進?最後自動駕駛特斯拉在全球排名也是倒數,比亞迪的漢年底量產上市可以選裝L4級別自動駕駛我就不打臉了。



寶貝回家-


當然不能吊打國產!蔚來馬上也燒了一個,狠狠地回敬特斯拉。


鍾鋼


特斯拉自燃功能的確是能吊打國產的!


原裝國產


國內的電動車自然的應該也有吧,只是報道上少點。但是特斯拉的充放電管理技術是最牛的。個人人為,如果買電動車,還是要理性消費,理性消費!別人愛咋說,就咋說,錢是自己的,命也是自己的!


無是無非SD


夏天是自燃的高發期,車輛停放盡量避免太陽照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