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由來是什麼?

藍海中的一片葉


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這是怎樣的一個由來呢?以我個人的見解,應該是這樣的:古典白話小說,由明代興起,成熟於明晚期和清代,在明清時期,不乏好的小說,像《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鏡花緣》、《聊齋志異》、《封神演義》等等,在諸多的小說中,為什麼就選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這四個人的代表作呢?原因很簡單,這四部小說在特定的領域裡是最傑出的代表,《西遊記》是浪漫主義的巔峰,比《封神演義》的藝術成就要高;《三國演義》是最好的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比《說岳全傳》、《隋唐演義》的藝術成就要高得多;《水滸傳》是一部比較獨特的小說,它是刻畫人物形象最成功的小說,也可以稱為平民小說,這人和事就像發生在身邊一樣;《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是最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清後期的小說家,再怎麼的努力,也無法寫出這樣偉大的小說。

或許有人會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不是很偉大嗎?對的,《聊齋志異》是很偉大,但它不是白話文,也不是長篇小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短篇小說集,如果只取短編小說,那《聊齋志異》肯定是第一。那不是還有《金瓶梅》嗎?也是,《金瓶梅》也很偉大,最好的世情小說,才子之書,的確很難得,但要比影響力和藝術性,那它只能排第五。

再多的,也不必要轉開,四大名著由來已久,我多半隻說我的觀點,不在乎是否精闢,茶餘飯後討論一下尚可,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