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歲,進入叛逆期和父母吵架,自殘,我該怎麼辦?

Avrola™


首先確定您是家長還是孩子。

如果您是孩子,可以靜心想想父母平時的態度,做法,哪些原因積累了您的叛逆,自殘。

首先,叛逆的孩子是家裡要求,控制,限制的事情很多,由於小時候家長可控性強,所以孩子不敢去與父母爭論,積年累月到了青春期,這個時期,孩子內心成長,對父母有能力去反駁了,多數父母還是用老方式去對待孩子,使孩子不在接受這種方式,導致父母所說的“叛逆”,叛逆的孩子是有思想的孩子家長不要去破壞孩子的這份能力。

孩子叛逆就是想證明自己長大了,有思想了,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去嘗試了,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同理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自虐,是想通過這樣方式讓父母關注,支持,鼓勵,有些孩子也是通過這種方式警告父母,或是得到更多的愛,孩子這種做法是沒有其他辦法的辦法,他內心只是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孩子這樣自虐,只能帶來父母更多的指責,訓斥。這是不可取的。

如果是家長,孩子有這些行為一定要警醒自己,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態度,情緒,方法等諸多因素,把孩子當成孩子,多想想自己出現這些問題,是什麼感受。一切從家長自身找原因。


格局成長空間


紫藤父母講堂回答問題,希望對你以及其他人有幫助。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是不是孩子提的,不知道頭條對於登錄有沒有成年人限制,也許是家長借孩子的口吻提的,所以我們分別站在家長角度和孩子角度看這個問題。

一、叛逆期不是人生必須經過的。十幾歲一直被稱為青春叛逆期的階段,主要特徵是情緒焦躁不安、和家人的衝突、疏遠成人社會、做出魯莽行為和排斥成人價值觀。但是,對世界各地青少年進行的基於學校的研究表明,只有20%的青少年表現出這種模式。也就是說,有80%的孩子並沒有經歷這個階段,他們和童年早期、童年中期併除了身體發育、認知能力提升、社會交往能力提升,並沒有其他的不同。所以,對於孩子來講,不要認為自己一到這個年齡或者第二性徵開始發育,就認為自己到了叛逆期,不要把自己歸類到叛逆者。對於父母來講,是同樣的道理,因為身體發育、激素分泌水平身高,情緒不穩定是很常見的,但是很正常,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要把孩子歸類到叛逆。

二、兩個世界的交融大於矛盾。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大腦發育的完成,具備了成人的思維能力,而且自我效能感(覺得自己能幹成事情)、自尊(覺得自己非常好)都處於較高水平。他們心目中的世界是一個理想世界,他們見不得任何的虛偽,他們考慮問題大多是從自我意識出發。而成人的世界是一個現實世界,成人考慮問題大多需要從社會情境出發,這就造成雙方看待問題會有一些偏差。但是,家長和孩子都處於同一社會文化環境,並且在同一家庭生活,事實上偏差遠遠小於共通,對於大部分問題他們的看法是一致的。對於孩子來講,應該清晰自己的成長目標、興趣愛好、學業優勢,儘量不要著急著涉足成人的生活世界。對於家長而言,要尊重孩子的看法、要引導孩子形成成長目標,而不是粗暴設計他們的目標和路徑。

三、注意團體影響。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發展出完全的友誼能力,大多數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圈子”,這些小圈子對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好的方面,能學會社會交往和建立友誼所需的技巧,增進彼此間的關係,獲得歸屬感。學會領導和溝通技巧,學會了合作,知道自己的角色和遊戲規則。學會了如何與別人相處,如何調整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什麼時候應該妥協,什麼時候該堅持立場等。通過把以前接受的價值觀和同伴的價值觀進行比較,有助於覺得哪些應該保留,哪些應該放棄。不好的方面,可能結成小幫派,區分自己人和局外人。這樣可能會強化偏見,對某些特徵的人持有特殊的偏見。青少年期對於從眾壓力尤其敏感,要成為同伴團體的一分子,就要接受群體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即使這些行為和價值觀是不受社會讚許的,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抵制他們,容易發生盜竊、吸毒、抽菸,以及傷害他人和自身的行為。對於孩子來講,要清晰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朋友,應該加入什麼的群體,學會拒絕群體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對於父母而言,應該關注而不過多幹涉孩子的交往情況,鼓勵他們向有利於社會的目標方向前進。

簡要總結一下:對於青少年,沒有固然的叛逆階段,縱然出現了孩子和家長的頂嘴、爭吵,也不過荷爾蒙的一次小小作祟,或者是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一次小小碰撞,不會影響愛和被愛的關係,雙方都有能力反思當時的情境。要學會愛自己、愛他人,要清楚世界有許多大事等著你們去做,努力朝著既定目標努力前行,那個改變世界也許就是你。


紫藤父母講堂


孩子,真替你心痛。

不明白你在自殘的時候,是在宣洩內心的憤怒,還是為了讓父母心痛。

我也不知道你的父母與你是怎樣交流的。想來應該不是很暢通。

他們是一味地管教你,打壓你還是冷漠不關心?

孩子,在這個最美好的年齡,你敏感的心靈遭受了怎樣的挫折,願意和我說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