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唐詩的人多,背新詩(自由詩)的人少,為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從三方面作答。

1,唐朝文學空前繁榮,散文、小說、戲劇、詩歌並行,尤其是“詩歌”最為光彩奪目,唐朝被譽為詩歌的“黃金時代”。唐代詩歌有多種體裁、題材,如古體詩、律詩、邊塞詩、田園詩、宮廷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豪放派、婉約派,百花齊放。 清代康熙年間編撰的《全唐詩》總共有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可見唐詩數量之多。

目下,弘揚國學之風正盛,而唐詩,尤其是格律詩,講究平仄和韻律,集音樂美、形式美、精煉美於一身,讀起來朗朗上口。 而清代乾隆年間編選的《唐詩三百首》讀書人幾乎盡人皆知,流傳極廣。

清朝乾隆進士、蘅塘退士孫洙的一句名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流傳二百餘年,更是許多人耳熟能詳。 魯訊曾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後倘非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再動手了”。

所以,人們寫古詩,選擇先背誦唐詩很有必要,另外背唐詩以作為古文之進階首選也有一定的道理。

2,唐詩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無疑是中華以及世界文壇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的人們,把唐詩作為了相對於現代自由體詩歌的古詩的代名詞。

但是,人們記憶、背誦並不僅侷限於唐詩。

古典詩詞比如《詩經》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比如宋詞裡的“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比如元曲裡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卻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比如毛主席詩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等等詩詞名句,許多人都能脫口而出。

3,現代自由體詩歌,不像古詩詞有嚴格的格律,也不像元曲散而有致,便於吟誦。 有些現代詩,其實就是散文的分行排列,語言也不夠凝鍊,很難成誦。 網絡上的一些詩作,有許多根本不能算是詩歌,不說也罷。

所以,人們不會選擇背誦。

當然,現代自由體詩歌也有寫得極好的。比如徐志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比如李叔同的歌詞“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等等同樣被人們廣為傳頌、傳唱。


桐丫



秋風秋雨聽秋聲


唐詩既優於古體詩,也優於新詩,其主要優點是短小精悍,講究平仄對仗押韻,語言錘鍊規範,把內容、意鏡、形式融為一體,讀起來朗朗上口,又回味無窮,自然有興趣去記憶去背誦了。況且唐代是一個祟尚詩歌的時代,是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作好詩者能被皇帝取仕為官,上至朝庭君臣,下到平民百姓,都以賦詩對聯為樂,可以說是詩歌橫流方顯才子本色,能詩歌者多如牛毛,能留傳下來的作品不及千萬分之一,是"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閒"。所以說唐詩令今人喜愛、記憶、背誦,精品誰人不愛呀!

新詩自由,沒有形式約束,篇幅較長,句孑長短不一,沒有外在美,不吸引人。沒有內容約束,可以說是天南海北,俯首隨拾皆是,沒有新鮮感,沒有吸引力。沒有經過大浪沙,充斥網絡的新詩都是粗製泛造的初級產品,無法去與唐詩較高低。 所以說,去學新詩、去背新詩的人很少。


夕陽紅155908541


唐朝詩人之所以能寫出那麼多好作品,和當時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唐朝的物質文化生活豐富,文人墨客的生活多姿多彩。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很多有頭腦🧠,有思想的人都在忙著賺錢,寫不出唐朝那樣的詩,也只好默默地背老祖宗留下來的詩,現代詩寫的再好,也無法超越唐朝的詩。寫不出那麼美的意境。唐朝的很多詩,能憑想象畫出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

唐詩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瑰寶,背唐詩已經成為國人的習慣。能背百八十首唐詩的人很多。現代詩、自由體詩也有很多的好詩,不過都無法超越唐詩,所以人們對唐詩會情有獨衷。




媽媽咪168230167


以我個人的觀點,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槐寶。誰都無法取代她的巔峰寶座。儘管現代詩也有新穎之作,可替代不了流傳至今的經典大作!


走必循牆


背詩多數是青年時代,現在年青人多數看手機,書很少有人看。現代詩的書比較少。唐詩比較精煉,文字簡潔。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被人喜愛。如現代詩寫的很好,也有人背。革命烈士詩抄,毛主席詩詞,魯迅的詩,外國著名詩也被人們喜愛。


梅山425


謝邀。應該說是文言詩與白話詩之比。,唐詩,乃文言詩卓著者。之前的楚辭,樂府,之後的宋詩詞,元曲等誦廣泛。主要原因是它的韻律美,言短意深,易記。白l話詩少了這些優勢,便不能廣泛流傳。例如,,斐多菲那首(自由與愛情)被魯迅譯成,,生命誠可貴,愛請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比原文多了押韻,就在中國流傳了。意境深厚的白話詩,亦動人心絃。須要我們耐心讀下去。


江山石420


唐詩是當時朝野都重視的一種語言表大形式,就和文化大革命出的紅歌一樣,也就歌,為什麼按名紅歌

?因為當時國家太重視了。人人會唱,天天要唱,老幼皆知。唐詩作為當時興起的文風,國家重視,皇帝需求,唐玄宗及武則天宮中行樂離不開歌舞昇平。在國家的重視下出現了李白,杜甫等等優秀詩仙,

詩聖。詩歌成了朝野人人口唱心念的東西。和老孑道德,孔孑的禮義一樣傳至今,幾千百年。當然比現在的詩歌傳流廣而多。現在有精彩詩詞的話,得時間說話。


鄭四爺明舟


唐詩留傳年代悠久,會背的人很多,如果你不會背幾首常見的唐詩,別人講的話你聽不懂,很沒面子。

另外唐詩意境高雅,背一首唐詩,如賞一幅畫卷,唐詩,宋詞,詞藻華麗,修飾優美,背誦詩詞,也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心靈上的安拂。

相反現代詩,很難描寫出唐宋詩詞的意境和優美的詞句,和簡練的手法。


hillhelencat


應該背誦毛主席詩詞,這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