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研究,乃至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眾多理論工作者在學習、研究和宣傳中都能夠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經常地、有針對性地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從而極大地增強了論述的說服力、感染力。但是,筆者在10餘年的編輯工作中發現,一些作者在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時,差錯率居高不下,如果編輯把關不嚴,沒有認真核對引文,差錯就會傳播出去,從而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嚴肅性、規範性。這個問題需要引起大家關注和重視。

誤讀或曲解原著含義而主觀臆斷更改。我國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一般是從德文或俄文版原著翻譯過來的,由於中西方語言邏輯和思維習慣的不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經常會出現與漢語的表達和邏輯習慣不一致之處,如果不理解這一特點,未能準確領會所引文字的真正含義,在引用時可能就會出錯。比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有一段經常被引用的話語:“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採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彷彿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裡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5頁)。這段話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引用率頗高,但筆者在編輯書稿中發現,這段話中,“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多次被錯誤地改為“整個大陸的開墾”。究其原因,在於有人對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史瞭解不多,片面地從漢語的語言邏輯和思維習慣來理解,誤以為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出現了編校錯誤,因而刪掉了其中的一個“整個”。實際上,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裡強調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世界帶來的巨大變革,資本主義到世界各地開拓市場,建立殖民地,導致一個又一個大陸被開墾;而如果刪掉一個“整個”,就只是開墾一個大陸,這就誤解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表達的意思了。因此,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要深刻、準確地領悟原著的真正含義。

混淆了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思想的差別。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列寧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他們的思想有很多共性,這是毫無疑義的。特別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很多人更是習慣於把他們視為一個合體,言必稱“馬恩”。在引用他們的著作時,也經常籠統地把兩人一起冠以“合著”之名。實際上,對於馬克思和恩格斯,既要看到他們思想的共性,又要看到獨自的個性。著名學者俞吾金就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兩個人,他們在學術研究上也有不同的側重點。”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上存在的差異和個性,反映在著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可分為以下3種情況:第一種,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如《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等;第二種,馬克思獨著的,如《資本論》《法蘭西內戰》等;第三種,恩格斯獨著的,如《反杜林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因此,在引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時,一定要注意區分是獨著還是兩人合著。此外,還要避免把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論述及思想張冠李戴。

隨意引用未經核實的材料。從《共產黨宣言》發表到今天,170年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仍然是正確的。因此,馬克思主義仍然是哲學社會科學論述的重要論據,在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時,必須做到嚴肅、嚴密、嚴謹,忠實於權威版本的原著,與原著文字包括標點符號保持完全一致。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和規範。但在實際引用過程中,有的人未經核實就隨意引用互聯網上的材料或其他第二手材料,導致經常出現多字、少字、錯字、別字以及標點符號錯誤等與原著不一致的情況。不可否認,互聯網的興起和發展,的確可以幫人們輕鬆、快捷地搜索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但我們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研究紅利時,一定要睜大雙眼,注意去偽存真。因為互聯網上的材料很多是第二手材料,缺乏權威的來源,也沒有經過嚴格的編校,有的錯誤百出甚至以訛傳訛。因此,在利用搜索引擎查閱和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時,對於未知確切來源的文獻,一定要用權威版本加以核對和訂正。有時,即使引用的是權威版本,但在排版或電腦錄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文字性、技術性差錯。要克服這一問題,作者和編輯要養成認真、細緻、嚴謹的學風和工作作風,對照權威版本逐一核對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錯。

版本使用混亂。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重要著作,都是由中央編譯局翻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著作先後翻譯出版了不同版本。例如,《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有3個版本,分別是1972年版、1995年版、2012年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85年完成了第一版50卷的全部出版,隨後不久又啟動了第二版的翻譯,截至2018年年底,已經出版了20餘卷;《列寧選集》有4個版本,分別是1960年版、1972年版、1995年版、2012年版;《列寧全集》有3個版本,第一版共有39卷,在20世紀60年代初完成出版,1982年又啟動了第二版的翻譯出版工作,1990年出齊,一共60卷,2017年又完成了第二版增訂版的出版,仍是60卷;此外,2009年還出版了10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寧專題文集》。在編輯過程中,筆者發現,同一部書稿,有的作者有時引用舊版本,有時引用最新版本,顯得雜亂;有的作者明明引用的是舊版本,在註釋時卻標註的是最新版本。這說明作者既沒有認真核對引文,也沒弄清楚各版本修訂的基本情況。在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時,必須把握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一般情況下都以最新版本為準,因為受譯者自身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的理解和特定歷史條件的影響,舊版本的確存在個別表達不夠準確或理解不夠深刻之處,隨著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深入,最新版本及時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和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更準確、更忠實地表達了原著的意蘊。

(作者單位: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