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結婚了,你怎麼不結婚”,別人跟我有什麼關係?

點擊關注“魚堂主愛思考”每天帶你一起思維成長。

“大家都結婚了,你怎麼不結婚”,別人跟我有什麼關係?

公眾號:魚堂主(ID:yutangzhu2018)


荒謬的邏輯太多,被折騰的人真難受。

上個月去廣州玩,好久沒見的朋友晚上吃飯,還叫了其他人一起。

邊吃邊聊真是開心,還喝了點啤酒。有一個朋友不喝酒,另一個朋友也是熱心,覺得應該陪好大家。

給朋友倒了一杯酒說:“給我面子就把酒喝了”。

朋友愣了一下,還是拒絕了。氣氛瞬間尷尬,後面在哄哄鬧鬧中敷衍過去了。

回去後想,喝酒=面子,這樣的鬼扯邏輯,你聽過多少?

給面子要用一杯酒表達,這個面子也太不值錢了。

概念:強盜邏輯;先給你下一個結論,回頭在找證據。

生活中有很多人,用強盜邏輯說事。比如:“是說男人你就上、愛我就跳河、不是你撞的人,為什麼去扶?等等”

用一個框架把人鎖住,然後反過來讓你證明他的理論。愛就要跳河證明,不跳就不愛,先把跳河跟愛聯繫一起。

聽著很有道理的話,其實是一種底層的思維謬誤,平時應對起來要小心。

今天我們就聊聊,最常見的5個強盜邏輯,並且很容易中招的那種。

“大家都結婚了,你怎麼不結婚”,別人跟我有什麼關係?

Q1,忽悠你沒商量,說了,心誠才能靈

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沒成功是你不夠努力。

這樣的話聽過多少了,也害了不少人。那麼多人就是因為信了,這句話拼命去努力。

國人從來不缺努力,每天拼命的工作,瘋狂的學習。看到很多人,真的已經把自己獻祭給了努力。

最後,還是沒有成功,以至於崩潰了。

這就是把成功和努力畫“=”號了,本來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變成了線性程序了。

在簡化一點後跟去廟裡,燒香拜佛有什麼區別。許願怎麼能實現?心誠才能、怎麼證明心誠?實現了就能證明。

這樣一個自我循環證明過程,前提就是結論,結論就是前提。

怎麼講他都是對的,成功了說明夠努力,沒成功就不夠努力。

沒成功怎麼能證明努力,根本沒人能證明到底怎麼樣算努力。

循環論證,一個說破天都不會錯的強盜邏輯。

“大家都結婚了,你怎麼不結婚”,別人跟我有什麼關係?

Q2,你不是計算機畢業嗎,電腦都不會修?

經常把知道當全知,要明白知識是有侷限的。

表弟是海南大學計算機系,放假在我家玩。有一個老哥拿著筆記本,跑過了說電腦壞了幫忙修一下。

表弟說:“我不會修電腦。”

老哥說:“你不是學計算機的嗎,電腦都不會修。”

表弟說:“我是學計算機的,不是學修電腦的。”

弄得我一臉尷尬,身邊有很多人把知識當成全知。

人物你既然是學什麼的,就應該會什麼知識。不瞭解知識本身就是有侷限的人,最喜歡用這個強盜邏輯。

你不是大學生嗎?這個奧術題都不會解,有些以此為證據貶低別人。

這種把知道當全知,認為你既然是學什麼,就應該懂什麼就是一種邏輯謬誤。

知識是有邊界的,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不代表全能。

“大家都結婚了,你怎麼不結婚”,別人跟我有什麼關係?

Q3,相信我,北方人的不是吃大蒜長大的

那裡人就一定什麼樣,應該是最大的邏輯謬誤了。

這種以偏概全的論據過程, 把地域歧視穩固的死死的。

上次出差吃飯的時候,我提議吃麵食。中間同事就拿了兩個蒜頭給我,說聽說你們北方人吃麵條要吃大蒜。

我頭頂一隻烏鴉飛過去,是北方人可我不是吃大蒜長大的。

在不瞭解一個地域的時候,我們有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這個觀念可能是聽來的,就以為是事實。

生活中有很多都是,以少數人的行為判斷整體人的行為。

像什麼東北人天天燒烤,四川人喜歡吃辣,新疆都是沙漠等等。

還有人說那裡人壞人多,這種一般瞭解之後就知道,每個省都有好人也會有壞人。

跟省份沒關係,只跟人有關。

另一種以偏概全比較可怕,就是我們喜歡捷徑,喜歡乾貨的知識。

其實也是一直邏輯謬誤,把多種因素帶來的成功,簡化成“只要你怎樣做,就可以怎樣的結果。”

大部分課程,書籍都是講這樣的套路,他們把成功定義成,做到這些點才能成功。

就算他是用這個成功的,請你也不要相信,這只是一個以偏概全的結果。

“大家都結婚了,你怎麼不結婚”,別人跟我有什麼關係?

Q4,大家都結婚了,你還不要個孩子,真有道理嗎?

大家都結婚了,就你還沒結婚。

每個人都經歷過這個質問,平時家長也喜歡用這個邏輯。

就是“大家都。。。”

因為大家都。。。所以是對的,你也應該這樣做。

聽著還是有道理,但依然知識邏輯謬誤。

大家都這樣做,所以自己就要這樣做。這個邏輯都有問題,你能力強可以去500強賺錢。

然後,周圍的人都去搬磚,能因為大家都去做,就要跟著做。

應不應該要看對自己有沒有用,而不是看多少人做了。

你本來不抽菸,因為大家都抽菸。就要跟著抽菸,這算什麼道理。

大家都。。。就是一種從眾心理在作怪,根本不管自己是否需要。

堅守自己獨立思考,根據自己需要做決定才是正途。

“大家都結婚了,你怎麼不結婚”,別人跟我有什麼關係?

Q5,這可是千年古方,皇帝內經出來的偏方,能信嗎?

從小接受的都是填鴨教育,比較習慣聽權威意見。

如果熱衷於權威,就容易被人忽悠,就是信權威效應的結果。

小時候奶奶生病,不去醫院就喜歡找偏方。錢沒少花身體反而更差,有一次又有人推薦偏方,說多年的方子,百歲老中醫家傳。

被家人罵走了,奶奶還不高興,說怎麼厲害幹嘛不給她吃。

這樣的權威背書,生活中到處都是。

生產白酒一定要有幾百年前的古方,藥材一定要名貴,祖傳最好是黃帝內經裡出來的。出來社會後各種專家就更多了,今天推薦你吃這個治病。

學習要用這個方法,從哈佛大學傳出來的幾句話等等;

這些都是套用一些權威,去兜售自己的產品。一不留神就中招,覺得好厲害其實跟他的產品一點關係都沒有。

今天我們主要聊這幾個強盜邏輯,他們用的套路和技巧基本上都是自證其說。

理解之後就明白,其實邏輯漏洞很多。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稍不留神就被忽悠。

先確定結論,在尋找有利於結論的證據,是強盜邏輯的底層思路。

只有獨立思考能有效避開邏輯陷阱,不盲從權威,相信邏輯事實,少道聽圖說。

以自己需求為準,不被別人影響,掌握自己的人生走向。

【魚堂主愛思考】系頭條號簽約作者,用思想肉身碰撞現實的魚大大,每天帶你深度思考者,專注思維分析,個人成長方法論。

更多我的故事,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魚堂主(ID:yutangzhu2018)

關於思考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