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日前,英國《自然》雜誌最新評選出名為“中國科學家之星”的十位中國科學家,以表彰和肯定它們在各自領域為全球科技發展做出的貢獻。

他們分別是 空間科學家吳季,現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對於推動科學衛星在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我國已經發射了三顆科學衛星,一是2015年12月17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二是2016年4月6號發射的我國首顆微重力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三是2016年8月16日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並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衛星可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吳季

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現中科院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經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王貽芳及其團隊也因此獲得了2015年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據悉,王貽芳希望能在中國建設一個周長達到50-100公里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不過,考慮到該項目耗資額將比大亞灣項目多250倍達到600億人民幣,該項目最終能否得以實施,還是個未知數。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王貽芳

極地探險家秦為稼,現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工程技術負責人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秦為稼

基因組史學家付巧妹,現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及中科院德國馬普學會古DNA研究中心主任,由其領銜的關於“古DNA解密現代人起源”的研究入選《自然》雜誌“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之一。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付巧妹

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現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家知道人類基因組中編碼蛋白的所有基因約有百分之三十是編碼膜蛋白,而膜蛋白在一切生命過程重起著關鍵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美國FDA批准上市的藥物中,約有百分之50的作用靶點為膜蛋白,因此,對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的研究具有極高的生物學意義及醫藥應用前景,2014年6月,顏寧首次揭示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顏寧

神經生物學家葉玉如,現任香港科技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20多年來,葉玉如一直在研究腦功能以及腦神經相關的疾病,她和她的團隊發現了一系列新型神經營養因子,並闡明這些蛋白如何作用於神經細胞上的受體,揭示其應用治療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葉玉如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設計師崔維成,現任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崔維成 成功完成7000米級深海挑戰,目前崔維成正在研製11000米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希望向地球表面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進發。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崔維成

陳吉寧,現任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長期致力於環境系統分析方面面的研究工作,特別是如何解決複雜環境問題的綜合性評估及其中的不確定性問題。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陳吉寧

量子物理學家陸朝陽,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今年僅37歲,他對多光子糾纏,光學量子計算和基於量子點的光子和電子自旋操縱領域的多個關鍵性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同時取得了一系列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因素的實驗成果。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陸朝陽

農作物科學家高彩霞,先負責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她最早在小麥和水稻等農作物上使用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同時,她在禾穀類植物遺傳轉化平臺分離控制該類植物發育,生殖,環境適應性等方面都有著深入的研究。

登上英國《自然》雜誌的中國頂尖科學家

高彩霞

上述中國”科學家之星“的報道策劃屬於《自然》雜誌其中一期的中國特輯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