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州一40畝坑被倒垃圾 水體發黑 環保局:已取樣

新京報訊(記者 康佳)近日,新京報記者獲悉,山東濟青高速青州何官鎮路段附近發現一個被挖出來的大坑,面積上萬平方米,坑內堆放許多農業和生活垃圾等,坑底水體發黑、發臭。附近村民稱,大坑已存在多年,傾倒垃圾的情況也一直存在,最多時一天倒幾十車。對此,青州市環保局回覆稱,該處系農業廢棄物存放點,因隔離不到位,導致旁邊水坑內水體發黑。目前已對水體取樣送檢。

山东青州一40亩坑被倒垃圾 水体发黑 环保局:已取样
山东青州一40亩坑被倒垃圾 水体发黑 环保局:已取样
山东青州一40亩坑被倒垃圾 水体发黑 环保局:已取样

4月22日,多輛車在大坑附近傾倒垃圾。 受訪者供圖

水體黑臭 附近村民擔心汙染

據爆料人洪某介紹,近日其同事途經濟青高速附近時發現異樣。停車後發現有多臺車輛將垃圾傾倒入一大坑內。

據洪某的同事現場發現,大坑的面積有上萬平方米。坑的一側有許多固體垃圾堆放,包含大量植物根莖和部分生活垃圾。“可能是沒有做防滲漏處理,坑底的水都是黑色的,而且能夠聞到明顯的臭味。”與此同時,還有車輛源源不斷將垃圾傾倒進大坑裡。

據洪某介紹,經初步統計,堆放的垃圾有上千立方米,為了方便傾倒垃圾,還專門在一側修了一個斜坡道路。

新京報記者聯繫到大坑附近的一位村民。據該村民介紹,這處大坑是當時修建高速公路時取土方留下的,整體呈正方形,坑底此前一直有清淺的水。近年來,不斷有人往大坑靠北側傾倒垃圾,坑底的水也變得黑臭,上邊漂著許多垃圾袋。近兩年雨水集中,坑底的水位上升,傾倒垃圾的情況更加頻繁。“多的時候一天幾十車,如果堆太多了就焚燒處理,有時候也會挖土埋一下。”

據該村民介紹,附近幾百米外就是農民的大棚。不少村民擔心,黑臭水體有汙染,會影響到附近的大棚灌溉。他曾下到水坑處查看,發現坑底最深的地方有三米多。

大坑面積約40畝深約20米

4月23日下午,據何官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日上午接到反映稱,何官鎮張坡村附近一廢棄取土坑內傾倒了大量廢物,對周邊環境和水體造成汙染,鎮政府和青州市環保局進行聯合調查。

經調查,該取土坑實際位於青州市何官鎮趙陳村(西側緊鄰何官鎮張坡村),是上世紀90年代濟青高速修建過程中取土形成,大坑面積約40畝,深約20米。在高速工程結束後,土坑常年閒置。去年臺風“溫比亞”強降雨過後,坑內低窪處積存了大量雨水,最深處約4米。

據何官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坑內堆存的廢物主要為農作物秸稈,混雜有少量生活垃圾,並未發現大量工業固體廢物堆存或填埋情況。經調查,自2018年9月起,新安潔環境衛生股份有限公司青州分公司與何官鎮趙陳村簽訂協議,租賃此處場地作為何官鎮農作物秸稈集中收集暫存點。截至目前,共收集暫存農作物秸稈約1000立方米。

因新安潔環境衛生股份有限公司青州分公司在收集暫存農作物秸稈過程中,對暫存場地與周邊環境水體隔離和防護不到位,部分秸稈長期被雨水浸泡,導致水體發黑。青州市環保局已現場對坑內水體取樣檢測。據瞭解,該坑附近有農業灌溉機井2處,何官鎮已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地下水水質進一步檢測。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何官鎮已採取措施嚴禁傾倒農作物秸稈及生活垃圾,採取措施對秸稈暫存場地與水體進行徹底隔離,避免秸稈浸泡對水體造成進一步影響。對已受汙染的水體,何官鎮已聯繫專業水體治理公司介入調查,並聯系汙水處理廠進行抽取處理,將根據水體受汙染情況制定下一步治理修復方案。

青州市環保局:已取樣送檢

何官鎮河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農業廢棄物外,因此前大坑無人管理,有部分村民將生活垃圾傾倒至此,但並無化學廢料等。

青州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今日(4月23日)下午回覆新京報記者,經初步瞭解,大坑系農業廢棄物的固定存放點。初步分析,因秸稈存放與水體隔離不當,使部分秸稈浸泡水中,導致水體發黑。目前已對黑色水體取樣送測。關於已傾倒的農業廢棄物的處理情況仍需進一步工作。

新京報記者 康佳 編輯 白馗 校對 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