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媒體的時代,你如何寫作?


人人自媒體的時代,你如何寫作?

自媒體最核心的關鍵就是具有極強辨識度的持續穩定的內容生產能力。

內容始終是自媒體成功的核心競爭力。

要提升做自媒體成功的概率,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剖析:

一、選擇​平臺

自媒體平臺之多難以計數,就光主流媒體就可以大致分為:深閱讀平臺(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知乎、豆瓣、簡書)和淺閱讀平臺(今日頭條、趣頭條、一點資訊)等,按照表現形式又可以分為圖文平臺(微信公眾號、知乎、豆瓣)和音頻平臺(喜馬拉雅、蜻蜓FM)、視頻平臺(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抖音、快手、火山、西瓜視頻)、直播平臺(陌陌、花椒、映客、一直播、YY、虎牙、熊貓TV)等。

針對自己的特點,來打造自己的自媒體矩陣。比如,你不喜歡拋頭露面,很有文采,那你就可以選擇圖文平臺來佈局,再根據內容的深淺程度來匹配自己的淺閱讀平臺頭條號來展示自己的形象,品牌、文化,不斷向外發出自己的聲量,達到一個先讓外界知道的效果,引起關注進一步的深層次交流就佈局深閱讀平臺微信公眾號,分答問答類平臺與用戶形成互動,增加粘性,然後隨著鐵桿粉絲的不斷增加,就需要進一步形成自己的社群文化時就需要利用知識星球類社群工具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社群,形成更多的交互和探討以及內容沉澱。

又比如九零後或者零零後有顏值,又有某一項才藝,就可以按照網紅的路徑去打造,在微博上形成聲量,通過直播進行禮物打賞,實現最短的變現路徑。

二、選擇領域

定位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在剛開始的內容生產過程中不要有太多的障礙,熟門熟路最好,否則很容易在開始的階段因為一些小困難而放棄。能夠基於興趣愛好的寫作是最好的。

這個內容生產,基於兩個原則。

(1)、內容生產的難度要儘量的低。

怎麼降低,一個是喜好,一個是擅長。

自媒體寫作一般有兩種形式,自我表達式的寫作和大眾媒體式的寫作。

自我表達式的寫作,在於向世界發出自己獨有的聲量。打造個人IP,包裝個人品牌,多用的是這種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喜好,發揮自己的特長,激揚文字,肆意揮灑。

而大眾媒體的寫作方式就是以咪蒙為代表的有一定的調查和數據支撐,對需求的挖掘也有自己的渠道的一種標準化內容生產流程的寫作方式。

這種內容的生產方式,內部有明確的分工,咪蒙團隊文章的產出流程就相當嚴苛:先是50選題選一,選題選定之後就要進行4級採訪,調查與該選題有關的人和事來儘可能廣泛深度的收集素材,之後是五小時模擬寫作,再之後就是非常重要的文章標題部分,要取100個標題後5000人進行投票,最後還要針對結果進行復盤。

從這個過程可以明顯看到,其表達的立場和視角來源於調查,取材於大眾。你也就完全可以理解為何她的每篇文章都深諳人性,直擊部分人心了。

(2)、生產的內容要最大程度上易於變現。

定位不明確的自媒體人很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寫作完全基於愛好和熱點,什麼火寫什麼,沒有聚焦,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和變現途徑,導致的結果就是熱鬧完後一地雞毛。

自媒體一定要學會漏斗式的變現模式。

所有的寫作都是直擊我們的解決方案的散彈槍,靶心一定是圍繞我們的解決方案,服務內容來展開的。可以在擊穿用戶心智模式的路上層層推進,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南轅北轍節外生枝的事情少幹。

自媒體行業的機會確實非常多,從業者雖然也有艱辛,但自媒體的工作模式和個人的商業模式是很多人趨之若鶩的,原因就在於自媒體是為自己工作,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自己的未來做積累,都可能成為自己以後“睡後”收入的基石。

你擁有的不僅是個人品牌和不斷積累的商業價值,而且從事的工作完全不同於傳統行業日復一日的高重複率工作屬性,自媒體行業每天面對的都是高速運轉的商機和快速迭代的資訊,開創性的工作屬性會加劇個人快速成長,而更多創意性的內容,又會讓你在行業內更加優秀,良性互動更容易讓你到達人生巔峰,這也正是新媒體行業的魅力所在。

人人自媒體的時代,你如何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