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期貨操盤手到20億新三板基金的打造者,只隔一條創業大街!

剛開始工作就能給公司掙9000多萬,辭職進行第一次創業賠了近500萬,現在的他第二次創業做業股權眾籌平臺,同步還有預計公司16年底可管理20億的新三板基金。一份工作,你的閱歷不足與你的能力相匹配,這時候創業,會死得很慘。e人籌CEO、力久基金總裁王國旭告訴了我們一個這樣的故事。

1000萬期貨操盤手到20億新三板基金的打造者,只隔一條創業大街!

2013年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陪客戶吃飯,忽然電話響起, “王總,期貨暴跌,我們下一步怎麼辦?還要加倉嗎……”

掛完電話之後,他拳頭握緊幾分,邁著沉重腳步回到飯桌,擠出笑容說:“來來來,咱們繼續喝……”

那一晚,他期貨損失160萬……

凌晨兩點半,拖著醉醺醺的身體回到家,進門看到父親仍舊坐在客廳等他,“喝了這麼多?怎麼臉色這麼差!”

“我沒事您早點睡吧!”

“砰”父親看著他冷冷的表情關上門,好像再說一句話,火山就要爆發。

……

26歲,風華正茂的年紀,白手起家的他,一夜之間白了少年頭……

初生牛犢不怕虎,拉班底建公司

王國旭,安徽阜陽人,畢業於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現在是e人籌CEO,力久基金創始人之一。

從小到大,王國旭就是老師家長眼中的“優等生”。高考的7分之差,讓他與北大擦身而過,進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就讀IT專業。

他是一個看起來內向,實則非常喜歡熱鬧的男生,喜歡打球,熱愛運動,大學期間擔任過學生會副主席,團支書等,愛折騰的個性使得他成為校內響噹噹的“風雲人物”,“讀研”一直是他的目標。

大二暑假,北京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他拿了全市二等獎。

這時候的兩個月的時間,每天泡在實驗室裡對著機器跟電烙鐵,看著周邊的朋友都過著繽紛的大學時光,他問自己:“今後我的人生就天天要面對這些機器了嗎?不,那不是我想要的。”

於是,他決定不再讀研,走向社會,參與各類社會實踐,做兼職,哪裡人多、熱鬧就去哪裡。

就這樣,2008年,王國旭剛大學畢業,就憑藉豐富的實踐經驗,很快進入一家金融公司並且擔任市場總監。

血氣方剛的他帶領團隊,半年多給公司創下了將近一個億的營業額,第一桶金數目就是幾百萬,小小年紀就能拿到高出同齡人幾十倍的工資。

於是,他萌生了自己創業的念頭,年輕氣盛,他做起事情來也雷厲風行,很快,他便拉來了將近四五十人的一個團隊,創辦了自己第一家金融公司。

1000萬期貨操盤手到20億新三板基金的打造者,只隔一條創業大街!

▲王國旭接受邱恆明採訪

閱歷能力不匹配,公司“內分泌失調”

“經營一家公司很不容易,出現的問題超乎想象的多”王國旭說到這裡顯得很激動,“因為沒有足夠的閱歷,trouble一個接一個的來,打得我措手不及。”

“我們公司整個方向把控比較亂,雖然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但是我的年紀確實還小,閱歷與自身能力不匹配,沒有足夠的經驗來避免這些問題,就像醫學上講的「內分泌失調」,我們公司目前就是這樣的狀態。”

喝了一口茶,清清嗓子,他淡然地說:“公司的死亡,其實是可以預見的,在經歷這麼多的事情之後,我的心境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那段時間是什麼心情?怎麼走出來的?”

“諸事不順!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錯,各種虧損,各種瑣事,覺得整個人的心情鬥志都變得非常糟糕,真的!開始懷疑自己,一直不停地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的極限?!非常消沉,一直在想從創業到現在的經歷,到底為什麼最後會變成這樣!”

“甚至你一度認為會陪你走到最後的兄弟,不但不幫你,反而過來踩你一腳,真的嚐遍了人情冷暖,認清了社會殘酷的本質。”

“好在心態慢慢調整了過來,我還年輕,前方依然有那麼長的路要走。就這樣,不斷安慰自己,有幾個人,能在二十五六歲的時候白手起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其實賠個幾百萬也是挺了不起的事兒,我就當交了學費了! ”

王國旭半倚沙發,平靜地跟我講著話,這一刻,我才開始真正地去端詳他。

身著淺藍色的襯衫,三七分的意式“油頭”,鋥亮的皮鞋,表達成熟內斂,活脫脫一枚充滿著時尚總裁氣息的歐巴。

“這才是這個年紀該有的模樣呀!”我心裡默唸,忽然想起進門時他說的話:“我27頭上就全是白頭髮,現在是打了髮蠟,所以你們看不出來……”

頓時,心裡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建立e人籌,成立新三板基金

2014年12月份,王國旭建立了股權眾籌的平臺——e人籌,定位於中小微企業的股權投資。2015年5月9日,他們舉辦了網站上線發佈會和天使輪融資發佈會,12月份,舉辦 pre-a發佈會還有2.0版網站發佈會。

1000萬期貨操盤手到20億新三板基金的打造者,只隔一條創業大街!

關於投資:

他笑了笑,“這是上海徽謹創投給我們投的,他們也比較看好這個行業,其次我們在一起合作過,對我人品還有各方面的能力也比較看好。15年底新三板業務力久基金成立,這個將來會是我未來的重心,預計會管理20到30億的資產規模。”

關於業務規劃:

“現在業務分3大板塊,第一個塊是線下的孵化器,我們在唐山、秦皇島以合作的方式開了分店,全國各個地方也會陸續佈局,像車庫一樣吸收優秀的初創企業,免費提供場地。”

“第二塊是線上股權眾籌和FA業務,當我們孵化器的初創企業成長為小型企業的時候,比如說拿到了天使輪,我們眾籌或FA業務會幫他去對接;當它成長為一箇中小型企業想上新三版或對接資本市場,我們新三板基金會幫助企業對接,所以我們做的是一個產業鏈。初創企業、小中企業、中型企業但凡跟股權對接的,我們都可以去做,包括初創的時候我們自己參股進去的企業,可以拿到新三板市場我們來變現,形成了一個股權投資迴路。”

“第三塊是新三板和PE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