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搞不懂”的樓市需要了解這些事


面對“搞不懂”的樓市需要了解這些事


1、房價是一種貨幣現象。只要一個國家的“M2增速減去GDP增速”為正,這個國家中心城市的房價就會上漲。禪宗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心在動。我說,不是房價在漲,而是錢在貶值。

2、只要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是中國的投資主體,中國大城市的房價就會上漲(人民幣計價模式下).

3、輕易別碰商鋪,它已經被網絡摧毀。前輩告訴我們:一鋪養三代;現在是:三代養一鋪。不信?你可以買北上深核心商圈的天價鋪試試看,到你孫子那代人,都不一定能還完按揭。

4、在大城市,看起來最NB、最豪華的房子是高檔商務公寓,絕對保值。但我告訴你,這是被閹割了的住宅,他們再豪華,也不過是身穿錦袍的太監,生不出孩子。記住,買房子:住宅!住宅!還是住宅!

5、中國最危險的幾種物業:傳統商業旺區的天價商鋪、普通商業旺鋪、郊區新區的寫字樓、養老地產、旅遊地產、商務公寓、郊區新區的住宅。

6、買房子要跟著權力走,一看城市行政級別,二看片區地位,三看鄰居。選好了位置和小區,你旁邊的學校不行,將來也會行的;你旁邊沒有地鐵,將來也會有的。垃圾站永遠不會建在你的小區旁邊,高壓線繞著走。這叫坐轎子,懂不?

7、再小的城市,也有傳統的中心區。這裡的房子,也有抗通脹的價值。只是價值有大有小。

8、剛需該什麼時候買房子?我的回答永遠是,只要能承受,就明天吧。

9、剛需該在哪裡買房子?我的回答是:你幾乎沒有選擇,只能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裡;其實你也有點選擇:儘量在市中心、軌道站附近,選擇學位中等偏上的房子。

10、郊區、新區的房子要小心,中國幾乎有所的城市都存在“郊區陷阱”和“新區陷阱”。比如廣州、重慶、天津、成都、武漢都是這樣,北上深略好,至於地級市簡直沒有例外的。

11、北上深房價,以人民幣計價很難有“頂部”,它們的頂部是“美元頂”。

12、一名經濟學家,賣了北京唯一住宅賭房價下跌,他身體力行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值得尊敬。但我相信他會輸得很慘。

13、北、上、深的住宅已經資產化,它是全國人民投資的優質標的。

14、不要為一個城市房價過高而擔心。在一個足夠大的關稅區裡,不會有一個城市因為房價過高而衰落,市場會搞定一切;相反,房價低往往是一個城市衰落的標誌。

15、別為北京、上海房價過高而擔心,他們擁有中國最好的發展機遇,所以他們匯聚了中國最多的錢。北京的錢相當於4.5個天津,上海的錢相當於3.5個重慶。所以,他們的房價可以任性。

16、為深圳房價擔心的人,都是吃飽撐的。深圳至少有4.28億平方米的天然廉租房(城中村+違法建築),足夠安置2000萬人口,這在全世界幾乎是唯一的。深圳的高房價,是一小撮富人的遊戲,影響的面積不到1.5億平方米。那些對深圳高房價痛心疾首的人,都是想砸低房價抄底的傢伙。

17、深圳、東莞、香港的總面積只有上海的89%,北京的35%,但這裡生活的人口超過了4000萬,是澳大利亞人口的1.6倍,是加拿大人口的1.1倍。這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中國大城市房價高是有道理的;第二,大城市化才是中國發展方向。

18、城市的競爭首先是人口的競爭,不能持續做大人口總量的城市,是沒有未來的。只想只吸引高端人才,不增加低端人口,這是非常幼稚的。香港過去10年人口增速只有北上深的10分之一左右,所以它衰落了;現在上海正在重蹈覆轍。

19、房產稅會抑制房價嗎?看看美國就知道了。

20、房地產泡沫的最大貢獻,是讓絕大多數城市的年輕人擺脫了房價陰影(中心城市例外)。所以,80後這一代是最苦逼的,00後基本上解脫了。

21、北上深房價正在調整,但長遠看仍然有較大上漲空間。

22、國家為了減輕北上深人口增長、房價上漲的壓力,醞釀建設10個承擔全國功能的中心城市,所謂建設“10個北京”。這將是未來10年中國城市發展的最大機遇,也是最大的變局。這可能意味著行政區劃的調整。

23、中國大城市樓市會重演東京大崩潰嗎?這要看央行的貨幣政策了。如果中國敢於把M2增速降低到跟GDP增速差不多,甚至低於GDP增速,那麼東京大崩潰必然上演。如果繼續維持M2增速為GDP增速的2倍,則只能參照莫斯科模式了。如果你沒有看懂,可以翻翻我之前的舊作。

24、去國外買房子?那你要研究一下目的國的城鎮化率,M2增速,以及市場經濟水平。我個人認為,未來20年,如果評選全球房地產最值得投資的10大城市,北上深都必然會在其中。

25、怎樣才能抑制住中國大城市房價瘋狂的上漲?只有改革,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讓創業更容易,讓做實體經濟的能賺錢,讓金融資產更有信用。否則,資金只能待在樓市裡,因為房子是看得見摸的著的。至於股票、鈔票、信託、債券、P2P,都是電腦裡的數字,如果沒有信用,隨時蒸發得無影無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