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的蛻變

通訊員聯宣

只要龍馬集鎮逢場,65歲的村民高長芝都會載著滿滿一“麻木車”蔬菜來賣。

隨著蔬菜一點點減少,300多元鈔票便裝進了腰包,高長芝一臉笑容回家。

村民彭志揚說,高長芝現在是當地有名的殷實戶,“他存了多少錢沒人知道,但都曉得他有錢。”

恩施城北35公里處的龍馬,曾流傳著一段順口溜:“龍馬一條河,兩邊是陡坡,吃糧靠供應,用錢無著落,年輕人往外走,老傢伙守窮窩”。

如今,殷實戶高長芝印證了這裡的變化!

龙马的蜕变

龍馬曾經有多窮

龍馬,曾經是恩施市最貧窮的鄉鎮:集鎮人口千餘人,人均0.33畝耕地;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經濟十分落後。

近日,筆者來到龍馬,與60歲的村民彭志揚攀談。

“原來的龍馬有多窮?”話音未落,彭志揚先是誇張地將臉扭向一邊,然後搖頭感嘆:“那時過喜事要蒸扣肉,沒得肉怎麼辦?南瓜切成條塊,蒸熟,看起就像肉了!”

李氏三兄弟曾經住著四處漏風的房屋,穿著補丁連補丁的衣褲,吃飯有了上頓無下頓。

如今,兄弟三個都住上了三層樓房,有著收入不錯的營生。他們不願回憶過去——貧窮,是刻在骨子裡最深的痛!

龙马的蜕变

聯投帶來鉅變

2013年9月,聯投集團恩施分公司成立。幾經探索,聯投恩施分公司與恩施市政府達成一致,採取代建模式全面推進龍鳳綜合扶貧改革工作。

從破解“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飲水難、居住難”入手,聯投恩施分公司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

這裡的一切迅速改變——

3個月後,2013年12月,龍馬綜合扶貧改革試點首個工程項目——龍馬九年一貫制學校新建工程落地開工。

緊隨其後,龍馬衛生院和龍馬大街改擴建工程、龍馬攔河壩和龍馬風情街工程等12個代建項目和1個自建項目陸續開工。

聯投集團和當地幹部群眾一道“戰天鬥地,決戰貧困”,快速刷新著龍馬小鎮的面貌。

2017年7月,龍馬土苗風情街開街,龍馬風情小鎮成為綠色崛起的新高地。其後,借勢土家女兒會、“賽龍舟·品玉露”等文化旅遊節,一連串的動作,全國媒體不間斷傳播,龍馬風情小鎮一舉成名。

在產業投資中,聯投集團探索出了一條“企業+專業合作社+村民”聯動發展的路子。新型農業專業合作社、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生態文創體驗園、茶葉專業合作社基地相繼在龍馬落地開花。

這些項目和產業,不但解決了當地部分群眾的就業問題,還吸引了大批青年返鄉創業,更帶動了其他產業發展。

高長芝就是龍馬綜合扶貧的眾多受益者之一,靠種植蔬菜,每年保守收入兩萬元以上。

龙马的蜕变

甩掉貧窮富起來

2017年,龍馬周邊6個村宣佈脫貧出列。

如今,龍馬集鎮常住人口已達5000人,看病再也不用走幾十裡山路,上學再也不用翻山越嶺。平坦寬闊的馬路四通八達,新修的漂亮民居成片連線,學校、醫院煥然一新,電力、通信城鄉同步,村民足不出戶就能辦事。

5年多時間,聯投集團紮根龍馬,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運營,共完成投資3.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資2億元,產業投資1.2億元。

據瞭解,未來,聯投集團將繼續追加投資建設龍馬風情小鎮,爭創國家4A級景區,使其成為華中地區康養旅居聖地、中國土家文化第一鎮。

蛻變的龍馬,希望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