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諸葛北伐,籌筆驛運籌帷幄

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向後主劉禪呈《出師表》,蜀漢開啟了北伐模式。北伐大軍溯嘉陵江北上,出劍門,到昭化(今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然後過白水關、陽安關,經勉縣,抵達漢中。第二年春,諸葛亮令趙雲做疑兵,擺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態勢,吸引魏軍主力;自己則率主力出祁山,所向披靡,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歸降,一時關中大震。可是,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丟了街亭;趙雲箕谷之戰也不利,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無果而終。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和趙雲

到了十一月,魏國全力進攻吳國,關中空虛。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漢軍立即出征。當時,蜀中不少大臣耽於享樂,反對北伐,非議聲不絕於耳。大軍到達昭化以後,找到一塊地勢相對平坦,又傍山依河、視野開闊的地方駐紮下來,進行短暫休整。諸葛亮則跟將領們籌劃下一步的行動,並寫下《後出師表》,苦心孤詣,向劉禪申明北伐的決心。這裡也因此被稱作"籌筆驛",日後成為漢軍重要的補給基地。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諸葛亮在賬中寫作情形

晚唐再建,籌筆驛成重要驛站

三國歸晉後,籌筆驛失去了戰略位置,但因地處嘉陵江北上秦、隴的要道上,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驛站。天寶十五年(756),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倉皇逃奔蜀州。一眾地方官員跑到籌筆驛迎接,俗稱"朝天子",籌筆驛因此也被叫做"朝天驛"。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朝天驛

貞元二十年(804)左右,唐王朝規劃建設全國驛站。從褒城往南,經過利州到達劍門,設計有17個驛站,籌筆驛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驛站之一。約在唐文宗開成四年(839),籌筆驛全面建成,它地處道路要衝,東西狹長,長度從數丈到十餘丈不等;南北深闊,長約數丈。設有公共活動區、住宿區、雜物堆放區、牲口飼養區四大功能區。前為驛廳,後面和外圍為食堂、倉庫、驛廄等。以驛廳為中心,各部分之間以軒廊相連,構成一個整體。整個驛站綠樹成蔭,景觀亦不錯。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仿古代驛站建築

信手塗鴉,李商隱留下《籌筆驛》

古代沒有發達的傳媒,紙張也非常寶貴,而文人騷客們想表達的心情又非常迫切,於是經常在牆壁、廊柱、石面上"信手塗鴉",成為一種無關文明程度的習慣。比如李白參觀完黃鶴樓,就很想把感受外化成一首詩,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崔顥老哥已經搶先把位置佔了,於是擱筆不寫了。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李白擱筆亭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冬,李商隱離開梓州赴京,途經籌筆驛,聽人講驛站的來歷,瞭解諸葛亮在此駐軍籌畫的掌故,感慨十分,惋惜百分,寫下一首《籌筆驛》:"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古代官員在驛站情形

在這首詩裡,李商隱熱情稱頌諸葛亮的宏大謀略,慨嘆他功業未竟身先死的命運,同時指出他事業未競的主因是後主無能、關羽張飛等大將已死,諸葛亮獨木難支。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諸葛亮北伐示意圖

自取其辱,羅隱被朝廷拉入黑名單

羅隱(833-910),原名羅橫,餘杭新城(今浙江富陽)人,寫詩作文皆不同凡響,被時人所推崇。大中十三年(859)起參加進士科考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867),他將自己的小品散文編輯成書,並在序言裡自嘲道:"我來京城七年,飢寒交迫,幾乎不像一個正常人。丁亥年正月,我拿過這本書來罵自己:'他人用書得榮譽,你卻拿它自取其辱;他人用書取富貴,你卻因此得貧困。'所以,我的書不過是自己讒媚自己罷了,就叫《讒書》吧。"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羅隱詩集

羅隱說的沒錯,他編這本書就是"自取其辱"用的。《讒書》收入的文章或因時因事,或讀書記感,大多議論犀利,見解獨到。比如《英雄之言》一篇就借劉邦、項羽的兩句所謂"英雄之言",揭露了那些以救民塗炭自詡的"英雄"帝王們的強盜本質。這樣敢說實話、敢貶時政、敢發牢騷的羅隱,讓當政者恨恨不已,把他拉入黑名單,永世不得錄用!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羅隱形象

時運不濟,羅隱在籌筆驛感慨人生

落第之後,落寞的羅隱決定出去散散心。他西出長安,沿諸葛亮當年進軍關中的路線,反向蜀地遊歷,初夏時分到達了籌筆驛。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羅隱形象

驛站小棲,羅隱在院子裡閒逛,看到了李商隱的那首《籌筆驛》。羅隱的思想與眾不同,總能別出心裁,獨出機杼。他贊同李商隱的看法,又覺得沒有說到自己的心裡去。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與自己的坎坷經歷何其相似啊!於是,羅隱再賦《籌筆驛》詩一首: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流浪文人寫作情形

諸葛亮拋棄了南陽的隱居生活,出來輔佐劉備建功立業。他北征東討,運籌帷幄,計謀雖好,卻還看時運如何:"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孫劉聯軍雖弱,卻能倚靠長江天險,與曹軍在赤壁對峙。天氣給周瑜幫忙,颳起了東風,大火燒向曹軍戰船,從而取得大勝。而到了諸葛亮北伐之時,國主劉禪昏庸,輕信讒言;"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正所謂大運一去,即使英雄也難以自由發揮。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籌筆驛曾經的繁華

翻新引用,毛主席尤其喜歡《籌筆驛》

毛澤東是偉大的詩人、詞作家,古典文學修養深厚。他圈點最多的詩人,既非李白,也非杜甫,而是這個一生懷才不遇、滿腹牢騷的羅隱。毛澤東共圈點他的詩90多首,尤其是《籌筆驛》,在標題前畫了三個大圈,每句詩末都畫了一個小圈。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毛澤東在讀書和寫作

1967年,時任外交部副部長的王海容向毛主席彙報工作,說"中央文革"小組成員王力的"八七講話",實際是煽動奪權,不得人心。毛主席聽後,沒有多言,而是在信箋上手書《籌筆驛》裡的兩句詩:"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作為對王海容的回答。毛主席引用這兩句詩,意思完全翻新,一針見血,意味深長。王力、戚本禹等人,雖然紅極一時,不可一世,但多行不義必自斃,終將會被歷史的車輪輾壓,成為失去自由的階下囚。

《籌筆驛》:毛主席最喜歡的詩之一

毛澤東手書詩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