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微距是許多攝影師的最愛,所有微小的細節都被放大到平時看不到的場景。但是進行微距拍攝時,攝影師通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照片往往會不清晰!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微距攝影的清晰度。

​請勿超過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每個鏡頭都有一個最近對焦距離,這個距離就是焦距對象最接近鏡頭,同時仍然是清晰銳利的。如果你的手指非常靠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根本無法聚焦在距離太近的物體上,鏡頭的工作方式也是一樣的。最常見的錯誤是攝影師為了拍到更清晰的圖像,往往靠近再靠近,這種做法恰恰是錯誤的,當將鏡頭推到可以對焦的極限時,鏡頭就不能非常清晰地對焦。如果攝影師將鏡頭略微偏離拍攝對象,則拍攝的照片會更清晰。以下是幾款微距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

尼康105mm 微距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0.31m

尼康60mm微距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0.185m

騰龍60mm微距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0.23m

適馬180mm微距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47m

騰龍90mm微距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0.29m

佳能 EF 100mm (新百微)微距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0.3m

使用三腳架拍攝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在近距離拍攝精細細節時 ,相機如何抖動都會導致細微的細節模糊。我們可以試驗下你拿過一個激光筆並將它照射在房間的牆上,這時你就會看到人的手是多麼的顫抖。當手持相機並按動快門按鈕時,相機會變得更加不穩定。當拍攝微距時,儘量用三腳架拍攝,當然這樣可能會使拍攝變得不靈活,但這可以消除相機抖動,避免照片不清晰的所有潛在原因。為了獲得更清晰銳利的圖像,還可用微距聚焦軌道來輔助拍攝。

確保風不會對拍照產生影響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如果您按照以上2點做了,可以確定不會因為對焦距離和相機抖動而是畫面質量變差。然而,如果這時照片銳度還是有問題,那麼可以確定模糊是由拍攝主體移動引起。其中風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拍花時我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即使是最輕微的風也會導致花朵迅速移動,這種移動會破壞照片的清晰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用成像清晰的鏡頭拍攝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有時候你會盡一切努力解決模糊問題,最後卻發現發現模糊不是你的錯, 而是你鏡頭的錯誤,各種鏡頭的成像質量是有差別的。好多攝影愛好者想學習微距攝影,讓推薦物美價廉的鏡頭,佳能和尼康提供的50mm 微距鏡頭就很好,而且它們的最近對焦距離都很近,所以是初學微距攝影很好的選擇。

用較小光圈拍攝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有許多微距攝影作品,整個拍攝主體並沒有完全成為焦點。而是選擇性聚焦(只對主體的一部分聚焦),雖然對攝影藝術的所有解釋都是主觀的,但我個人更願意清楚地看到整個昆蟲,而不是隻看到一隻昆蟲的眼睛。儘管大光圈具有較淺的景深,可以使主體跟背景分離,為了取得整體清晰可適當減小光圈。在某些情況下,即使使用最小光圈,也可能無法使整個拍攝對象清晰對焦。在這種情況時,可以嘗試從將焦點放在主體的不同位置,然後後期進行堆疊處理。

使用實時取景對焦的方式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相機實時取景對焦(Live View),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是最精確的對焦方式,而新型數碼單反相機的實時取景模式則使用對比度檢測進行對焦。因此在進行微距攝影時,用實時取景對焦是明智的選擇。在實時視圖中,可以在LCD查看器上放大圖像,能夠通過調整實現精確對焦。得到準確的對焦按動快門,可能會造成相機輕微的移動,最好將相機安裝到堅固的三腳架上,使用快門線完成拍攝。

用閃光燈輔助拍攝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使用小光圈和/或相機非常靠近拍攝對象時,可能不會有足夠的光線以產生良好的圖像。這是使用環形閃光燈輔助拍攝可提供均勻照明,幾乎沒有陰影。即使沒有三腳架,手持拍攝也可以定格移動物體(假設環境光線不太多)。

另一種照明選擇是雙閃光燈組合。在鏡頭的每一側都放一盞燈。作為主光和補光,它們不僅可以讓您接近拍攝對象,還可以在圖像中表現出縱深的感覺。

微距攝影不清晰一定是設備原因?原來這些才是決定因素

​當然使用好的相機和鏡頭也是成像清晰的一個因素,但是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最先進的設備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擁有的,因此只能通過以上因素進行內部挖潛,儘可能的消除影響成像質量的因素。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祝你拍出清晰漂亮的微距作品,如果有問題或者作品請發評論中一起談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