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2019年4月中旬,全世界的網絡媒體都被巴黎聖母院的一場大火刷屏。雖然網友們對此事件有著各種不同的態度和觀點,但全世界對於這座教堂的共同關注是不可否認的,在當今的歐洲,教堂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宗教場所,同時也是熱門的旅遊景點,更是成為了城市地標乃至國家象徵,如果想要了解歐洲,那麼教堂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一場大火讓巴黎聖母院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在巴黎聖母院火災發生後媒體鋪天蓋地的新聞稿中,我們屢屢可以看到哥特、巴洛克等字眼,對於不瞭解歐洲歷史文化的讀者來說,都是陌生的詞彙,讓我們通過接下來的文章對這些概念逐一進行說明,沿著歷史的長河認識歐洲教堂建築。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火災發生前的巴黎聖母院

古希臘時期

嚴格的說,古希臘時代是沒有教堂(church)建築的,當時的希臘人民信奉多神教,修建了大量用於供奉神明的神廟(temple)。這類神廟建築年代久遠,又歷經歷史變遷,到今天幾乎都只剩一些殘垣斷壁了,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其中感受到其當年的壯美。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裸露的石柱是古希臘神廟建築最標誌性的特徵

小時候看過動畫片《聖鬥士星矢》的朋友可能會對希臘建築有一些初步的認識,那就是建築內部無窮無盡的石柱。從帕特農神廟遺址的圖片可以很容易看出古希臘神廟建築的特點,通過巨大的石柱矩陣來撐起屋頂。這是一種原始而低效的結構模式,屋頂的重量直接作用在柱頭上,石柱之間的距離受限於屋頂的材料強度。隨著建築面積的擴大,石柱的數量會隨時上升,而建築物內部很難有大的空間。另一方面,古希臘神廟建築結構應對切變的能力有限,只能通過下粗上細的石柱來使得整體結構更加穩固,這又進一步佔用了本已不多的內部空間。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美國林肯紀念堂是近現代建築師對古希臘建築的致敬

古希臘神廟建築從工程學上來看並不優越,但它卻是後來的古羅馬建築的雛形。

古羅馬時期

西方建築在古羅馬時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特別是混凝土工藝和拱券結構的大規模使用,使得古羅馬人能夠建造較古希臘更高、更大、更堅固和更多樣化的建築。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古羅馬建築中常見的半圓形拱券

古羅馬人最初並不信奉基督教,而是信仰自古希臘宗教發展而來的古羅馬多神教,所以早期的古羅馬宗教建築也都是用於供奉羅馬諸神。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羅馬萬神殿有著巨大的圓形穹頂,由混凝土澆築而成

萬神殿是一座很有代表性的古羅馬建築,也是迄今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羅馬建築。萬神殿在建造中大量使用較石材更輕的混凝土材料,同時數學和工程學的發展使其能夠突破古希臘建築的固有形式,在建築頂部建造了巨大的圓形穹頂,使得這座神殿擁有了以往無法想象的巨大內部空間。對於宗教建築而言,高大的內部空間更能使位於其中的人感受到神性的偉大和人類的渺小,所以在後來的教堂建築中,高大的內部空間一直都是建築師和工匠們的追求。拱券結構可以將上方建築結構的重量傳導到支撐柱上,不僅能在建築外牆上開出較大的門或窗,也使得建築師們能夠在建築內部製造出水平跨度更大的空間。除此以外,扶壁等建築結構也在古羅馬時期得到了發展,為後來更高更大的教堂建築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現在已不多見的羅馬式教堂,造型樸素,有著標誌性的圓拱

耶穌在耶路撒冷殉難後,他的門徒前往羅馬帝國傳教,並將羅馬城確定為他們傳教活動的中心,教會的雛形就在羅馬城出現了。基督教最初在信仰多神教的羅馬帝國一直受到壓制,特別是尼祿皇帝在位期間,基督徒更是常常遭到屠殺,這一時期基督徒並不公開活動,所以也沒有留下知名的教堂建築。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浮雕:耶穌和他的門徒

狄奧多西一世皇帝登基後,宣佈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基督教在羅馬的活動正式浮上水面,按理說教堂建築也應得到迅猛的發展,但好景不長,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歲月裡,羅馬帝國迅速衰落滅亡。

羅馬帝國時期的教堂雖然很少有保留到現在,卻為後來的教堂提供了一個模板,即“巴西利卡(basilica)”,指的是一種外側有柱廊的長方形的平面建築佈局,類似於羅馬帝國時期的集市,這種形式在後來的教堂建築中極為重要。

中世紀時期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經歷了漫長的中世紀。在這一時期,基督教也發生了分裂,誕生了以羅馬為中心的公教(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正教(東正教),這兩個派別的教堂建築從此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東正教的教堂保留了更多羅馬時期建築的特徵

在這段被稱為“黑暗時代”的漫長曆史階段中,歐洲並沒有再出現像羅馬帝國一樣的統一國家,而是由“蠻族”日耳曼人建立了一系列小國。作為歐洲新主人的日耳曼人開始迅速學習羅馬帝國的文化知識,基督教也成為了這些日耳曼野蠻人的信仰,也成了連接這些小國家的一道強有力的紐帶。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布拉格的提恩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由於羅馬教會勢力的強勢,教堂建築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原本沒有文字的日耳曼野蠻人迅速學習消化了古羅馬的文明成果,並開始在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自己的文明。在建築領域,日耳曼人首先改進了古羅馬的拱券,由原來的圓拱變為尖拱,拱券的跨度和高度的比值不再固定,建築師可以通過調整拱券的形狀來設計同樣跨度下更加高聳的建築;這一時期的建築師還將十字拱結構框架化,使其本身的重量大大降低,建築頂部能夠修建更多的附加結構(如尖塔),由羅馬時期的扶壁發展而來的飛扶壁結構則可以有效地平衡拱頂對支撐柱和牆面的側向作用力,使得建築結構更加穩固。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改進後的拱券能夠製造出令人驚訝的內部空間

在如此眾多的新技術加成下,歐洲大地上無數有著尖尖角的高大教堂拔地而起,這些尖銳高聳的教堂不僅代表一種建築風格,更是成為了一種審美,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哥特風”。哥特式的教堂不僅有著獨特的宏觀結構,教堂內外精美而又帶有一絲詭異氣息的裝飾和雕塑也是一大特點。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精緻、冷峻、詭異、黑暗都是哥特式建築的氣質

教會勢力在中世紀十分強大,並且從各國人民手中掠奪了巨量的財富,所以這個時期的教會總是有資源修建各種壯觀的大教堂,我們今天能夠在歐洲欣賞到的著名教堂中,有不少都是從中世紀開始建造的。中世紀的建築風格對天主教教堂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之後的數百年裡,天主教教堂中多少會帶有這個時期的影子。

此次成為話題的巴黎聖母院就是來自這一時期。巴黎聖母院平面佈局為十字架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巴西利卡教堂建築,具有十字尖拱、飛扶壁、高聳的尖塔和精美的雕塑等哥特式教堂的特點。和多數著名大教堂一樣,巴黎聖母院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之後的歷史中,這座教堂還經歷了多次改、擴建。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巴黎聖母院外部的飛扶壁被裝飾得很精美

文藝復興時期

14世紀,隨著文藝復興的火種從意大利蔓延向整個歐洲,人們開始追求思想的自由,科學和藝術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教會勢力被削弱,宗教在歐洲人生活中的統治地位有所降低。在經歷過黑暗的中世紀後,歐洲的學者們開始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並且提倡“以人為本”的思想。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無不突出“人”的概念

在建築領域,古希臘和古羅馬建築的特徵大量被加入到新修建的建築中。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教堂當屬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這座大教堂正面的石柱讓人想起古希臘的神廟,而頂部的巨大原型穹頂又傳承自羅馬風格的萬神殿,教堂內部也大量使用圓拱,並且佈置了很多希臘、羅馬式的人物雕像,完全見不到哥特風格的影子。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聖彼得大教堂是天主教建築的光輝頂點

不僅僅是在意大利,歐洲各國都出現了古典風格的教堂建築,因為數學、工程學和材料的進步,這個時期的教堂比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建築更加高大、精緻。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聖彼得大教堂擁有巨大的內部空間,堪稱世界教堂之最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與新教教堂建築

16世紀初,因反對羅馬教皇兜售贖罪券收刮人民財富,馬丁·路德發起了宗教改革運動,在德國得到了廣泛的響應,並確立了獨立於羅馬教廷的基督教新教。

新教由於在教義、教規上都不同於天主教,教堂也有很多相應的變化。由於新教反對偶像崇拜,所以教堂內外都不會出現人物和動物的雕像,而是把十字架作為一個符號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新教教堂一般沒有固定的形式和固定的風格,較天主教、東正教更為簡單,較少有複雜的曲線和華麗的裝潢,僅僅是作為開展宗教活動所需的場所。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新教教堂一般較為簡約樸素

與組織架構嚴密的天主教不同,新教更多的是鬆散的小教會甚至家庭教會組織,對場地和流程的要求也較為簡單,所以也並不需要建設華麗壯觀的大教堂。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新教認為,教堂的本質不在建築形式,而在功能

拜占庭與東正教教堂建築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後,基督教會也隨之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為中心的東正教走上了另一條發展道路。為與羅馬教會(天主教)劃清界限,東正教稱自己為基督教正統,並著重於保持羅馬帝國時期的宗教傳統,所以東正教的教堂普遍具有羅馬建築的特徵。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位於亞歐交界處的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拜占庭帝國首都

由於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位於歐亞兩大洲交界處,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落入天主教徒和阿拉伯人之手,所以這一地區的很多東正教堂又帶上了一些其他宗教建築的特徵。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四個角上的宣禮塔顯然不是基督教堂的固有結構

東羅馬帝國滅亡後,莫斯科成為了世界東正教中心,大量具有俄羅斯民族特點的東正教堂出現在了這片寒冷而廣闊的土地上。俄式教堂是對原有羅馬式東正教堂的發展,最明顯的不同是教堂頂部的洋蔥頭狀塔尖。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辨認俄式教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洋蔥頭

巴洛克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主要是對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再現,其能夠提供的變化和發展的空間是有限的,隨著思想的進一步解放和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歐洲人開始在文藝復興的基礎上尋求更多的創新,巴洛克風格就此誕生。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巴洛克風格的教堂融合了多種建築風格,並且更加華麗

這一時期的建築師不再尋求對中世紀風格的反叛,也不再刻意致敬古典時期的建築,而是把已有的各種建築風格都當作素材進行使用,再加上自己的獨特的想法,構造出一種複雜的、創意的、奢華的新建築風格。與過去的教堂不同,巴洛克風格的教堂本身就有強烈的向外展示自己的傾向,脫離了教堂本身的宗教功能,也並非是為了營造出神性的氛圍,而是通過教堂這一形式,向觀看者展示建造者的技巧與擁有者的財富。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巴洛克風格的維也納聖卡爾教堂,在古典主義建築的框架上,又增加了很多複雜的裝飾

由於巴洛克教堂自帶“炫富”屬性,所以也引起了歐洲各城市之間的一輪攀比,幾乎每一座歐洲城市,都有好幾座奢華張揚的巴洛克風格教堂。巴洛克風格突破了一直以來歐洲教堂建築的形式限制,給了建築師更多自己的表現空間,為之後歐洲建築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從外觀來看,巴洛克教堂更像是宮殿

殖民主義時期

隨著歐洲列強的勢力在全世界的擴張,基督教和教堂建築也被帶到了世界的其他地區。教堂作為必要的公共建築,多數時候都被寫在殖民地城市建設清單的顯著位置,無論是在美洲、非洲還是在東亞,都出現了教堂建築的影子。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廣州聖心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教堂

多數情況下,殖民者都將歐洲已有的教堂建築模式直接搬到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城市,並且根據本國已有教堂的名字進行命名。通過對殖民地的掠奪,列強除了在海外建設新的教堂,同時也對本國的教堂建築進行改、擴建,不少原本破舊的教堂也在這一時期重新煥發光彩。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巴黎聖母院的塔尖在十九世紀中葉的修繕中才達到失火前的高度

現代教堂建築

現代社會的去宗教化和現代建築技術的發展共同催生了現代教堂建築。在歐洲老牌強國,基督教的影響力越來越低,信徒數量也逐年遞減,教堂的宗教功能也逐漸被削弱,教堂更多地作為避難救濟場所、慈善機構和民族精神圖騰而存在,修建新的大教堂的需求不足。從另外一面來看,由於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出現,建築師們又希望能夠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教堂,所以現代教堂多是實驗性質的建築作品。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冰島雷克雅未克大教堂,形狀取自管風琴

建築師們使用鋼結構、玻璃和更多材料創造出了一系列教堂建築作品,但是從傳統的角度來看,這些建築未必就是真的教堂,而是使用了教堂名義的建築實驗品。對建築師而言,教堂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並且還能滿足功能需求的建築類型,在宗教色彩日益淡化的世界上,教堂建築以另一種方式保持了活力。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安藤忠雄設計的光之教堂,其建築學意義遠大於宗教意義

結束語

對於巴黎聖母院的大火,我們沒有必要難過,也沒有必要高興,這場大火本身,也將成為這座教堂漫長曆史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節點。與其在輿論的狂歡中迷失自己,不如靜下心來,多學習思考,用更多的知識和閱歷來了解世界。巴黎聖母院終將重建,就像歷史中那些歷經劫難又煥發生機的建築一樣。希望當巴黎聖母院再次打開大門迎接遊客時,我們能夠放下悲傷與憤怒,以更純粹的態度來欣賞建築藝術之美。

從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看歐洲教堂建築史

至今仍未完工的巴塞羅那聖家堂,精美程度超乎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