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部署的臺灣“天弓”3防空

開始部署的臺灣“天弓”3防空/反導系統有多大本事

臺“中科院”公開展覽的“天弓”3導彈

從“天弓”3導彈的尺寸看,發動機功率和燃料容量明顯增大。臺軍宣稱,“天弓”3導彈對戰機攔截距離達到200千米、攔截高度30~25 000米,對戰術彈道導彈攔截距離應在5~30千米。單從數據上看,“天弓”3導彈射程較遠,超過了“愛國者”2,即使彈道導彈攔截距離也超過了“愛國者”3。但如果參考“天弓”系列導彈和“機動長白”雷達探測能力,這些數據水分很大。“天弓”3導彈的飛行速度為5.5馬赫,較“愛國者”導彈大,這可能得益於發動機功率的增大,但由於其較大的戰鬥部和缺乏側向和姿控系統使末段機動能力較低,因此對高機動目標的攔截能力並不強,特別是對彈道導彈類小型高速目標,威力有限。

由於用戶有限,為降低開發成本,並儘可能實現裝備通用,從“天弓”3計劃啟動開始,臺就將其定位為海陸通用。為此臺軍規劃了“天弓”3海陸通用、兩彈合一部署的發展策略。“天弓”3在設計上兼顧了軍艦配置,不但可搭配“標準”1/2型導彈,還可和目前的“愛國者”2/3及“天弓”1/2型防空導彈混合部署。這要求“天弓”3系統的彈體設計要兼顧艦射發射系統,而且指控和通信系統還要兼容現有導彈系統的數據軟硬件標準,並能與海空軍“寰網”與“大成”等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融合。由於需要兼容多個自動化指揮系統,且“機動長白”相比原來的固定“長白”無論是功率還是信道數量都大幅減少,導致系統引導導彈數量和監視目標數量都有所降低。與“天弓”2相比,“天弓”3接戰目標數從24個降為9個,抗飽和攻擊能力有所降低。

開始部署的臺灣“天弓”3防空/反導系統有多大本事

演練中的“天弓”3發射系統

開始部署的臺灣“天弓”3防空/反導系統有多大本事

正在發射的“愛國者”2防空導彈

從系統構成來看,“天弓”3與“天弓”2最大區別在於“天弓”2的射控系統和“天弓”1共用,且固定“長白”雷達與指控中心建於同一處。這種集中固定部署,降低了戰時生存力。而“天弓”3系統採用了與美國“愛國者”系統類似的地面機動的雷達和發射系統,且指控與雷達及發射車獨立設置,不但戰時可機動,而且分散配置也增大了打擊難度。應該說,從“天弓”3系統開始臺軍才真正掌握了地面機動防空系統的設計,但這種設計似乎又不徹底。從“機動長白”雷達照片看,其與“愛國者”MPQ-53雷達不同的是,MPQ-53雷達天線車與射控車(接戰控制中心)是分開的,射控車上的人員可以避免反輻射導彈攻擊,而“機動長白”雷達車上配置了部分雷達控制設備,這使其抗毀能力較之“愛國者”系統仍顯不足。

外界認為,“天弓”3導彈的單發攔截概率約為70%,雙發攔截概率超過90%。美軍透露“愛國者”3系統的攔截概率為83%,雙發攔截概率達95%。因為“天弓”3導彈缺少側向發動機無法實現末段高速機動,因此其不可能達到“愛國者”3的能力,外界估計其最樂觀只具備改進型“愛國者”2(PAC-2+)的能力。因此“天弓”3總體性能介於“愛國者”2和“愛國者”3之間。但從目前情況看,這一估計可能有些樂觀。據曾目睹“天弓”3導彈測試人士稱,該型導彈在攔截彈道導彈目標時先爬升至一定高度,之後轉而向斜下方俯衝加速,至來襲目標預期飛行路徑的下方時,又轉為向上拉昇,並啟動主動雷達導引頭,以迎面攔截的方式引爆彈頭炸燬(撞毀)來襲的導彈。這種奇怪的彈道主要用於應對速度和攻擊傾角不大的短程戰術導彈,而對於高速大傾角目標無疑無能為力。臺媒稱,由於“天弓”3俯視、鎖定低空小型目標的能力不錯,因此其應對巡航導彈和中低空飛機的能力要比反彈道導彈能力顯著。

開始部署的臺灣“天弓”3防空/反導系統有多大本事

臺灣媒體報道的“天弓”3試驗照片

開始部署的臺灣“天弓”3防空/反導系統有多大本事

“天弓”3系統使用的“機動長白”雷達

“天弓”3系統採用的“機動長白”雷達比原來的“長白”雷達陣面要小得多,這意味著其收發陣元要少很多,探測距離也要比“長白”雷達的480千米小得多。這與臺軍透露的該雷達探測距離2~270千米是相符的,但又比“愛國者”160千米的探測距離要高出110千米。此外,“機動長白”雷達水平探測範圍和“愛國者”2的MPQ-53雷達同為90°,而非“長白”雷達的120°,底座也與MPQ-53雷達一樣可旋轉,以增加接戰範圍。推測其對戰術彈道導彈探測距離應減少到160千米。雖然其探測距離較遠,但是從固定“長白”雷達的情況看,“機動長白”雷達的可靠性估計並不會太高。由於固定“長白”雷達是臺“中科院”將美國幾家公司的技術強行攢到一起的,導致系統穩定性較差,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短。據稱,當初“長白”雷達射控系統的整合曾經多次發生重大故障,在試驗中計算機甚至頻頻死機。時任“中科院”院長劉曙唏曾透露稱,“長白”雷達的可靠度只有60%。雖然在“機動長白”雷達研製時,臺科研人員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但由於核心技術仍從美國引進,且雜糅了諸多“愛國者”2和“愛國者”3技術,導致了整體可靠性降低。

▼歡迎購買《兵器知識》雜誌獲取更多詳細內容▼

開始部署的臺灣“天弓”3防空/反導系統有多大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