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草坪:“三區建設”的生動實踐

尖草坪:“三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4月21日,恰逢週末。位於尖草坪區崛圍山之巔的莊頭村景色宜人,前來踏青的遊客讓這座寧靜的小山村頓時變得熱鬧起來。據村幹部介紹,由於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近年來,莊頭村大力啟動農家樂工程,經過數年的發展,莊頭村的農家樂旅遊已經成為省城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大力發展農家樂旅遊是尖草坪建設人文生態休閒區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尖草坪區委、區政府始終保持“兩轉”後的清醒頭腦和政治定力,以“強富美旺”北部新城為奮鬥目標,以建設人文生態休閒區、創新轉型產業區和現代都市宜居區的“三區建設”為發展戰略,形成了優一產、強二產、興三產的生動實踐,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建設取得新成就、城鄉面貌實現大改觀。

抓好鄉村振興 擦亮金字招牌

一進入莊頭村,記者便被它的風景所吸引。錯落有致的農家樂、隨處可見的花草、流水,頓時讓人感到身心愉悅,彷彿世界一下變得安靜下來。

一位正在自家院裡幹活的村民告訴記者,院中的幾間窯洞房,節假日常常爆滿,只有提前預約才能夠訂上房間。通過開辦農家樂,讓他過上了幸福富裕的新生活。

莊頭村只是尖草坪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尖草坪區制定了“三年三步走,三年大變樣”發展規劃,實施了“美麗鄉村創建、新農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產業興旺”四大工程。

通過發展全域旅遊,尖草坪區做足“山水田文林”的大文章,進一步擦亮了“上風上水”的金字招牌。特別是太原北部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拓展“觀光、休閒、科普、健身、體驗、示範”六大功能,開展了“尖草坪區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等農遊活動,累計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

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產業的優化升級,為此,尖草坪區持續優化種養結構和產業佈局,不斷擴大特色產業發展規模,九牛、老智、金大豆等龍頭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城鄉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奶瓶子”日益豐富。與此同時,尖草坪區還按照“崛圍增紅、全域增綠”的總體思路,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工程,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推進創新轉型 奠定工業基礎

尖草坪轄區內工業基礎雄厚,不僅有太鋼等國有大中型企業,而且有中北大學等綜合性大學及科研院所。這為該區推進傳統企業創新轉型,不斷做強實體經濟,奠定下紮實的工業基礎。

通過堅定不移走“區區融合”發展道路,尖草坪區從土地保障、項目招引、協助徵拆等方面,全面支持不鏽鋼園區發展壯大。目前,新編制的“區區融合”發展方案已獲太原市委、市政府正式批覆,兩區融合在體制機制上取得重大突破。

通過編制《軍民融合基地概念規劃方案及起步區的規劃方案》,進一步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軍民融合”項目落地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目前,該區已落實建設用地4125畝,儲備“軍民融合”項目17個,總投資達1055億元。

為了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尖草坪區通過強化民營經濟在區域經濟中的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向特色產業和基礎產業。著力破除民間資本投資的政策障礙,幫助解決融資難、用地難、用能難等問題,營造公平競爭、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實施領導幹部聯繫民營企業制度,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20條措施,全面增強民營企業發展活力。

提升城市管理 建設宜居新區

去年以來,尖草坪區以興華片區為標杆,統籌推進柴村片區、迎新片區、汾東片區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城市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如今,漫步在興華片區,嶄新的門頭牌匾、漂亮的文化牆面、整潔的小區環境,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從最關鍵的問題突破,以集中整治帶動長效管理,促使轄區城市環境得到全面提升和改善,“興華經驗”已成為太原市城市管理的標杆和典範。

通過帶動效應,尖草坪區的城市管理水平顯著提升。該區累計投入資金2.52億元,對涉及的35條背街小巷、33個老舊小區和所有集貿市場、“五小門店”、窗口單位進行全面整治;通過開展“兩違四搶”百日攻堅行動,共整治“兩違四搶”141處,拆除99處,拆除面積4.5萬平方米。通過開展“公廁革命”,對100處公廁進行了維修改造。數字城管工作連續2年穩居全市第一。

不僅如此,尖草坪區還不斷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強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快速完成多福路、太白路等10條道路工程的徵拆任務,共拆除27萬平方米,城市主幹路網延伸17.2公里。

風正濟時,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還需策馬揚鞭。下一步尖草坪區還繼續加快現代宜居都市區建設步伐,以城市化建設為方向,以“民生事業提升年”為導向,不斷強化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和公共基礎服務設施提升等工作,打造“15分鐘生活圈”,促進“現代”“宜居”融合發展,努力形成“一河兩岸、三地連片、產城互動、宜居宜商”新格局。

本報記者王雁 王波 通訊員盧斌 楊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