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你可能見過大理白族婦女崇拜的阿央白,瀘沽湖摩梭女崇拜的女神山,麗江傈僳族崇拜的男性石柱。但是,你見過僾尼人龍巴門下木雕的裸體男女及男女交合的神嗎?

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僾尼人,哈尼族支系,生活在西雙版納及瀾滄的大山中。解放前,過著“砍倒燒光、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稍遇荒年,顆粒無收,飢寒交迫。

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他們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和祖先崇拜。定期祭祀天神、地神、龍神、寨神(祖先),求其護佑。一個村寨一個龍巴門,即寨門。龍巴門是村社神的象徵,神聖不可侵犯。住在門內的人,可以得到村社神的保護和同寨人的幫助。離開龍巴門,意味著離開神和集體,就會受到懲罰。

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龍巴門內有龍巴頭,僾尼人叫儒瑪,是寨子裡的宗教首領。它既是原始宗教的傳播者,又是原始民間文學的繼承者,有很高的威信。另有巫師,唸經驅鬼、開路送魂,還給人占卜吉凶,以巫術和草藥為人治病。門內如有婦女生雙胞胎,或生有五官不全的嬰兒,被認為是最不吉利的事,會給全寨帶來不幸和災難。“儒瑪”(龍巴頭)逼令處死嬰兒,燒燬房屋傢俱,把嬰兒的父母趕出龍巴門。弄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是60年前的故事。

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勐海南糯山,在綠色的群山中,一座龍巴門豎立在路邊,奇特的裝飾和雕刻引人注目。門上飾有動物、植物、刀劍等圖案。門下一旁,誇張的裸體男女及男女交合木偶,令人會心一笑。

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每年的二月,播種前更換寨門,全寨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人們用粗糙的手製造裸體男女及男女交合雕像,代表祖先神和社神,即是生殖神。用最粗獷的形象表現最細膩的情感,用最古樸的方式和誇張的手法,表現人的力量和男女高尚的意願。萬物有靈,祖先是神,神即是祖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非是神造出來的。天地交合而生萬物,男女交合而生子女,祖先神就是生殖神。用龍巴門祈禱祖先神的保佑,就是祈禱生殖神護佑村寨人畜興旺、豐收吉祥、驅邪鎮宅。

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南糯山是住竹樓、尚耕織的僾尼人家園。人們用一道龍巴門,好像在給人們講述一個古老、遙遠、敬重生命的故事。

哈尼族支系,僾尼人每個村都有的龍巴門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