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發幾條朋友圈呀?

你每天發幾條朋友圈呀?

作者 |書蝶


朋友問,那天我發的圖片你看到了嗎?我說沒有啊,最近比較忙,手機裡亂七八糟的信息太多,可能沉下去錯過了。

她說,“你也跟我學學吧,只要每次連續髮圈超過三條的,每天發上三次的,我都把他屏蔽了,反正也是亂七八糟的信息,眼不見心不煩。”

我問,為什麼是三三?她說,事不過三嘛!額,有道理。老祖宗的處事哲學看來永遠不過時。

突然想起一句話:後來躺在你黑名單的人,最開始也曾照亮過你的世界。

我竟很理解她。

現在的朋友圈兩極分化的厲害,許多的人把自己越裹越嚴,三天可見,自己可見已是常態;另一部分人卻對發朋友圈熱情似火,一日不見都是奇觀。

雖說現在的朋友圈早不是朋友的聚集地,但能蹲在手機上的,總歸有些原因,所以只要有緣加上的,我都不會刪除人家,也很少屏蔽別人。

但是如此一來,的確有很多重複的無聊信息影響翻閱的進度,聽了她的話,“不看他的朋友圈”功能也被正式派上了用場。

果然,手機頁面清淨了很多。

不過回頭看,發現屏蔽的大都是陌生的朋友,熟悉的朋友因為怕錯過什麼信息而暫且放過,但能留多久取決於他的髮圈頻率是否在容忍的底線,不一定是三三,但每天總不能超過10條吧?

任何東西,足以迷惑你的,就足以毀滅你,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也許頻繁發朋友圈的人不知道,他背後的朋友是多麼努力地在堅持瀏覽,而堅持時間的長短真地取決於友誼的深淺。

有網友總結過朋友圈最討厭的幾件事:

頻繁發廣告。

大量負面信息。

刷屏,矯情。

不得不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的不喜歡很可能就是我們的討厭。

而不管是發廣告還是秀恩愛,頻次是最大的痛點。朋友圈是公眾場地,你的一切行為將影響到別人,所以還是思索下他人的感受。

你雖然發的是自己的手機,侵佔的卻是別人的地盤。人家如果忍無可忍也就無需再忍了。


真的沒人喜歡看廣告

這麼說做微商的朋友可能覺得有點逆耳,但現實就是這樣不容掩飾——真地沒人願意看廣告。

那些勉強還在看的,真的不是因為廣告,而只是因為發廣告的人是你,勉強支撐地是你們的友誼。

如果覺得難以理解,就想一想自己看電視的時候,突然出現廣告的心情,絕對是想去如廁的心情啊。

數量頻次無下限,地毯式輪番轟炸,真的自己感覺不到有點不妥嗎,而且最重要的,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看?

很可能被屏蔽的只有自己在系統裡唱獨角戲了。

不是不能發廣告,而是凡事都有個界限,不能為了一點微薄的利益而葬送掉節操,畢竟人與人的感情是經不起考驗的。


數量決定“質量”

發朋友圈的數量真的決定著朋友在你心中的質量。

就算是發廣告,如果他3天發一次,那麼再無聊的廣告你都能接受,如果他一天發三十次再美的畫面也讓人嘔吐。

還有一種令人生厭的行為是負面信息爆棚,紅塵陌上,誰的人生會沒有痛苦與消極?

天天發一些陰暗的負面信息,彷彿整個世界都虧欠他,這樣的朋友圈不發也罷,因為在別人的窺探裡,你的修為與素養碎了一地。

有的還在朋友圈這個公眾場所罵人,言辭激憤,除了讓人感覺到你的軟弱無力,真的就剩一地雞毛了。

當你學會了控制脾氣,才會證明懂得了什麼叫沒必要。你最終會發現,生活裡那些真正的狠角兒,都不是能言善辯的人,而是謹言慎行;他們不因憤怒而失態,而是不動聲色地給生活一個個下馬威。

假如笑,全世界跟著你笑;假如哭,只能一個人哭。

有些事,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不一定能與你感同身受,何況那些素昧謀面,或者泛泛之交的人?

現實也許會有些殘忍,但畢竟它就是現實:除了愛你的人,真的沒有人會處處留意你的消息。

不管是曬幸福,秀恩愛,曬旅遊,曬自拍等,分享得太多,除了讓人厭倦,真地不會增添半點樂趣了。

有時候,孔雀開屏真不如蜻蜓點水,美好的感覺從來都源於彌足珍貴,而絕不是氾濫成災。

還有那些請求關注,投票,砍價,點讚的,真地就別難為自己了,人家是給你點呢還是點呢?


適可而止才能細水長流

其實自己不是聖人,也會犯些俗氣。

有的時候出去玩,看到好景好物,也忍不住想多多分享,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再美的風景也不分享過三是自己的底線。

如果純粹為了留念,幾個t的硬盤是最好的歸宿。

當然,分享歡樂的心情足可以理解,打擾的節奏最好點到為止。

因為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你怎敢確定別人是同樣歡樂還是隻覺得煩擾?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畫面也不同,但是不管怎樣,對自己的慾望有所節制,過猶不及總是有道理。

不讓自己的歡樂與悲傷變成別人的負擔,是朋友圈裡的基本底線吧。

可以偶爾任性,但不要成為慣性。

因為被屏蔽了的朋友基本就很難做朋友了,所以每個人的羽毛都值得珍惜。

而怎樣有教養地評價別人的朋友圈?有人總結了幾個規律:

1. 好玩有趣的事給予點贊。除了敷衍的“點贊之交”,還有“我在默默關注你”的含義。

2. 不要在別人的朋友圈裡直接發表批評性評論,不同意見可以小窗發送。

3. 不回覆別人的評論是很傷感情的行為,如果不能及時回覆,也最好補上評論。

4. 朋友圈是個社交場合,表達的是禮尚往來、及時關注的態度,所以不要太耿直與犀利。

當然,朋友圈是每個人分享喜怒哀樂的中央,想怎樣做是別人的自由。

我們不能操控別人的行為,就只好操作自己的手機,拉黑、刪除不人道,屏蔽就會粉墨登臺。

有人說,“唯有在朋友圈的圖片與文字之間,你才可以看到你想要的完美世界”,那麼別讓頻繁的雜音打亂這份完美。

如果你只顧把朋友圈當做主攻的戰場,把朋友當成進攻的對象,那麼也就沒人願死抱著舊情不放。

就像有人說的:沒有結局的故事太多,你要習慣相遇與離別。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