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長虹”以變應變”:營收利潤雙增長 主營鞏固競爭力

[釘科技述評] 2018年,家電業整體承壓嚴重。一方面,彩電市場整體基本處於量額雙降的局面,頭部品牌集體受到衝擊;另一方面,白電、廚電等此前保持高增長的市場,增速大幅滑落,甚至出現負增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動承壓者多,迎難而上者寡。釘科技注意到,積極應變的四川長虹,2018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營收利潤雙增長,冰箱壓縮機業務在全球和國內市場的銷售份額穩居第一,彩電、冰箱產品銷售量額居國內前五, IT綜合服務業務規模位居行業前三……

週期性的波折未來不可避免,但站在建業60週年新的起點上,不斷夯實技術創新實力、深化營銷組織變革、加快製造服務轉型的四川長虹,有足夠的能力去迎接新的挑戰,創造更大的輝煌。

四川長虹”以變應變”:營收利潤雙增長 主營鞏固競爭力

營收利潤雙增長 主營向好趨勢明顯

在上家電市場增長遲滯的大環境下,保持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的頭部品牌,屈指可數,四川長虹就做到了。

釘科技注意到,四川長虹發佈的2018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3.85億元,再創新高,同比增長6.68%;同期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同比上漲22.52%,主營業務向好趨勢比較明顯。

分產品線來看,四川長虹各主要業務線都在穩步增長。比如,長虹在冰箱空調、冰箱壓縮機等主營業務上均呈現出上漲趨勢。其中,冰箱內銷增長速度領先行業,市佔率持續提高;冰箱和空調業務共計為四川長虹貢獻150.1億元的營業收入,佔總體營業收入18.4%,並貢獻了33.4%的毛利率;冰箱壓縮機2018年共銷售4786萬臺,同比增長10.51%,其中變頻壓縮機銷量為554萬臺,同比增長51.3%,此外商用、高效壓縮機也各有增長。

電視業務的盈利水平雖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但這主要是受到電視行業週期性調整的影響,比如換新需求疲軟、面板價格波動較大等,階段性震盪是行業共同的表徵,不影響電視業務的長期表現。

除了家電版塊,四川長虹的IT綜合服務業務則依然堅挺,連續14年保持增長,全年共實現銷售收入187.04億元,同比增長2.85%,實現淨利潤2.28億元,同比增長7.91%;電源業務實現銷售收入6.36億元,同比增長26.44%。

以市場份額為參數維度來看,四川長虹在行業內具備顯著的競爭優勢:2018年,冰箱壓縮機業務在全球和國內市場的銷售份額穩居第一,彩電、冰箱產品銷售量額居國內前五, IT綜合服務業務規模位居行業前三,陸軍近程防空雷達、軍用航空電源、鹼錳電池、LED照明等業務在行業細分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數據不會撒謊,可以看出四川長虹在2018年進一步鞏固了主營業務的競爭力,為下一個增長週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川長虹”以變應變”:營收利潤雙增長 主營鞏固競爭力

重資源技術投入 提升跨業融合競爭力

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之所以取得上述良好的業績數據,是四川長虹在產品、技術、營銷、組織變革等方面協同創新的結果。

以技術投入來看,2018年四川長虹研發投入大幅增加,相比去年同期增長61.5%,達到19.6億元。如此大幅增長的研發投入,確保了四川長虹取得了一批創新成果:

完成“信息安全”燈塔實驗室的籌建,圍繞“AI安全技術、智能電視可信體系應用、智能終端可信執行技術”深入開展研究;在畫質、變頻、降噪、保鮮等20個技術領域取得26項重大技術突破,其中人工智能雲端識別、網絡視頻優化等技術為行業首創,遠場降噪、電場保鮮、無感驅動等關鍵技術達到行業領先地位;全球率先發布家用三色4K激光電視,推出全球首款聲紋識別人工智能空調;-40℃低溫高倍率圓柱鋰電池開發成功;全面掌握小型變頻冰箱壓縮機的關鍵製造工藝;在行業內率先實現砷化鎵工藝射頻開關器件在模組上的批量使用……

在技術領先的同時,四川長虹持續推動智造服務的轉型。例如,除了發佈了CHiQ系列智能家電產品之外,四川長虹2018年還發布全球首款打通一三產業的智慧廚房系統,完成了互聯網運營業務的虹魔方的公司化改造,讓製造與服務深度融合,在家電、房地產市場形成跨業融合競爭能力。

可以看出,無論是智能化、平臺化還是服務化的轉型,技術都是四川長虹的核心推力,技術基礎上的商業模式轉型也便水到渠成。

此外,在品牌建設方面,四川長虹也表現得十分活躍。2018年,簽約紅魔比利時借勢世界盃、牽手最具商業價值的天貓晚會深耕品效結合、聯動最美動漫與國際時尚週提升品牌形象……品牌與市場IP的深度互動,讓長虹品牌更具時尚感、溫度感和年輕化。

技術是內,品牌是外,內外同時發力的四川長虹2018年取得良好的業績,也就不難理解。

四川長虹”以變應變”:營收利潤雙增長 主營鞏固競爭力

營銷服務一體化 向2000億目標加速衝刺

2018年對於長虹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因為這一年恰逢長虹集團成立60週年。從年報來看,四川長虹在行業形勢並不樂觀的大環境下,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但對於這樣一家有著光輝歷史的科技型工業企業來說,必須有新的更宏大的目標。

實際上,這樣的目標已經確立。在2018年的“長虹建業60週年戰略轉型暨產品發佈會”上,長虹宣佈了其在2025年實現“做強、做大、做優”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長虹集團的利潤總額要在2020年20億元的基礎上實現倍增;銷售規模在2020年1500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達到2000億元。

如何確保2000億營收目標順利實現呢?進入2019年,釘科技發現,四川長虹在營銷服務方面展開了新一輪組織變革,用實際行動加速向新的發展目標衝刺。

具體來看,長虹新一輪的營銷組織變革,將四川長虹、長虹美菱兩個上市公司平臺的家電營銷業務進行整合,組建長虹美菱中國區營銷總部,統籌負責長虹電視、空調、廚電業務,及美菱冰箱、洗衣機等家電消費業務在中國市場營銷工作。

在釘科技看來,這樣的組織變革將產生兩大積極影響:

一方面,主營業務品類將實現營銷服務的一體化。長虹與美菱營銷業務的整合,將進一步整合聚焦資源,實現集團資源的協同運用,實現營銷和服務的一體化,有助於在C端市場建立更加清晰的品牌認知和更加豐富的營銷通路,實現1+1>2的效果。

另一方面,加速品牌的年輕化轉型。營銷變革的背後是與時俱進的內在要求,品牌年輕化正是這一要求的具體體現。4月15日,長虹集團與NBA中國簽約,成為“NBA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在電視、冰箱、空調等領域展開合作,這也正是長虹營銷整合後的首次統一行動,而類似這樣的行動未來會成為常態,助力長虹品牌年輕化轉型。

釘科技認為,通過內外協作,四川長虹在產品、營銷、效率、戰略等多個維度進行主動變革,有望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向“做強、做大、做優”和2000億元營收的發展目標加速衝刺。

整體來看,雖然行業顯示出週期性波動的特質,但四川長虹處變不驚,與部分企業被動承受行業壓力或者用透支未來的方式執著當下的“收穫”不同,四川長虹主動進行智能化、平臺化、服務化等轉型,以變應變,彰顯出自我革命的勇氣和創領未來的實力。可以預見,任何新目標的達成都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方向正確、篤定前行,就一定會雖艱必至。(釘科技原創,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釘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