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見過嗎?化痰止咳之“專家”,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

紫菀,見過嗎?化痰止咳之“專家”,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

紫菀

來源產地

《本草經集註》陶弘景

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鄲,二月、三月採根,陰乾。

近道處處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細。有白者名白菀,不復用。

《中藥大辭典》

本品為菊科植物紫菀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有節的根莖(習稱“母根”)和泥沙,編成辮狀曬乾,或直接曬乾。

紫菀,見過嗎?化痰止咳之“專家”,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

性味功效

《神農本草經》

味苦,溫。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蹶,安五藏

《本草經集註》陶弘景

味苦、辛,溫,無毒。主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蹶,安五臟治咳唾膿血,止喘悸,五勞體虛,補不足,小兒驚癇。

紫菀,見過嗎?化痰止咳之“專家”,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

味苦辛,性溫,無毒,入心、肺二經。主咳逆上氣,痰喘吐衄,補虛勞,安五臟

水洗淨,蜜炙用

紫菀苦能入心,而洩上炎之火;辛能入肺,而散結滯之氣。行氣養血,專治血痰,為血癆要藥。

《本草經解》葉天士

氣溫,味苦,無毒。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蹶,安五臟。(蜜蒸)

紫菀氣溫,稟天春升之木氣,入手厥陰心包絡經;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經。氣升味降,陰也。

心為君火,火刑肺金則咳逆上氣矣;紫菀入心,味苦清火,所以主之也。心包絡手厥陰脈,起於胸中,手厥陰之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厥陰主散寒熱結氣者,厥陰有或寒或熱之氣結也,結而不散,厥陰病矣;紫菀氣溫,可以散寒,味苦可以散熱也。

紫菀,見過嗎?化痰止咳之“專家”,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

蠱毒者,溼熱之毒,化蟲成蠱也,味苦無毒,洩而殺蟲,所以主之也。痿蹶者,肺受溼熱燻蒸,不能行清肅之令,心氣熱下脈厥而上,上實下虛,樞折挈脛縱不任地,而生痿蹶也;味苦入心,清熱降氣,故主痿蹶也。心為君,主十二官之宰,五臟之主也;味苦益心,心安則五臟皆安也

《長沙藥解》黃元御

味苦、辛,入手太陰肺經。降氣逆而止咳,平息賁而止喘

歸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

歸心、肺經

《本草經解》

歸心包、心經

紫菀,見過嗎?化痰止咳之“專家”,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

《中藥學》凌一揆主編

紫菀 (《本經》)

【性味歸經】苦、甘,微溫,歸肺經 。

【功效】潤肺止咳,化痰下氣

【應用】

1.用於咳嗽氣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等多種類型的咳嗽。本品性質溫潤苦洩,有較好的化痰止咳作用。如外感風寒,痰多咳嗽,可配荊芥、白前、陳皮等;肺虛久咳咯血,可配知母、川貝、阿膠等,如紫菀湯 。

2.本品炙用幹潤苦洩,性微溫而不燥,有較好的祛痰作用,兼能止咳,味辛又能開宣肺氣,故其應用廣泛,

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之咳嗽有痰,咳痰不爽者,皆可配伍應用。

【用法用量】

5〜10g, 煎服

紫菀,見過嗎?化痰止咳之“專家”,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