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趣憶》系列 扒車

《少時趣憶》系列 扒車

熱度 7已有 3491 次閱讀2011-11-19 10:42 |系統分類:生活品味

《少時趣憶》系列    扒車

小時候,常在馬路邊玩。身邊路過最多的是牲口駕轅馬車和平板(俗名排子)車,鮮有汽車經過。當時拖拉機才剛剛興起,非常稀罕,主要有匈牙利產的一種拖拉機和國產的“東方紅”等品牌,漸有(按柴油機類型和位置區分的)立式、臥式拖拉機,還有手扶拖拉機等種類,速度都不快。我喜歡挑戰,特別羨慕《鐵道游擊隊》裡“飛虎隊”扒火車的奇技,不敢扒火車【只扒過一次,從沙河城端莊車站到褡褳之間,那時拉貨的黑箱火車速度慢多了,尤其剛啟動時】,就常追趕著扒拖拉機玩。

有時候相約幾個夥伴,聯合作戰;有時候單槍匹馬,一人獨行。

每當遠遠聽見拖拉機響,看見拖拉機開過來,我的潛意識裡就條件反射般的馬上進入準備狀態。吸著氣,小跑墊著碎步,餘光觀察著情況,逐漸向後邊來的拖拉機靠攏。等拖拉機剛到身邊,突然接近車斗,猛地先用手抓住車斗的檔板,跟跑幾步,騰身一躍,翹起腿就輕鬆扒上去了。

扒車玩,很有趣。許多時候,我們扒上車很久,司機毫無發覺,等到發現時,我們已經接近目的地,就該跳或已經下車了。偶爾在車上被發現了,遇到善良和藹的司機,他會扭頭對我們友好地笑笑,然後繼續開車前行;遇到脾氣不好的司機,會立即停車驅趕我們下去。我們不服氣,就會故意逗他。先下了車,他前行,我們再扒車。司機發現就再停,他一停,我們馬上跳下跑開,司機停下車也不便久追。他再開,我們再追。如是反覆一段,覺著把司機逗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停追。

有時候,一些司機見路邊有我們這麼半大的男孩子,會繞遠提防著我們扒車。為了不讓司機發現我們想扒車,我們故意裝作幹別的,一番若無其事樣子。

經常扒車練就了我一身非凡的扒車本領。我剛上班時候騎自行車,為了省勁,上下班途中就常常扒拖拉機。時間久了,覺得扒拖拉機太慢,不過癮。於是我壯膽嘗試著扒汽車。

扒汽車和扒拖拉機不同。扒汽車具有更大的危險性,需要更高超的扒車技術和過人的膽量智慧。汽車的速度快,本身就是一種危險。路況複雜多變,無形中增加了扒車的危險係數。但最危險和令人發怵的,是汽車司機通常比拖拉機司機要孬,發現你扒車,他會故意使壞。

我扒汽車,一般是趁著汽車剛啟動速度慢,趕緊蹬幾圈飛輪趕上,左手抓住汽車後箱的把手。隨著汽車加速,我也漸漸飛起來,飄飄然,路旁大樹和行人飛快滑向身後,不覺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甚是得意。當時的石子路面坎坷不平,手被震盪得很不易駕住車把。

不久抓控車把的手臂就會感到發麻,畢竟自行車輪窄,也沒有減震裝置。速度飛快,為了穩定不搖擺,我的手臂需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

汽車飛速跑著,儘管震得我雙臂發麻,但不敢稍微鬆懈。我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精神緊張。既要觀察左右的各種車輛會車,注意個人自身的安全,還要預防和擔心是否會被司機發現,一隻手牢牢抓控自行車的車把。

某次,一位司機從反光鏡發現我扒車,想甩掉我。他把車開得忽快忽慢,驟開驟停,我的雙臂就得使勁讓我身體、自行車和汽車“三位一體”全部保持一股整體勁兒,但又不能過分僵硬,我必須保證自行車與汽車有適度的緩衝餘地。必須控制住自行車,絕對做到汽車突然停,我就隨之馬上停,時刻保持同步性,以免追尾傷害到我本人。結果他看到無論如何也甩不掉我,就只好悻悻地往前開了。

記得還有一次,一個老司機發現我扒車後,故意把汽車開得忽左忽右,或超車時候故意緊靠被超的車輛,不給我留空間,想逼迫我放手;或將車輪向路邊擠靠,想把我擠掉到路邊排水溝裡去。不想我本領高超,非他所能降服。

我左手死死抓住車斗的把手,右手緊緊握住自行車把,即使手臂通麻也絕不放棄。同時眯縫眼睛(防備塵蟲迷眼)觀察前邊路況,大腦隨時預先分析。耳朵聽著身後,判斷是否有汽車超車等,據此不斷調整扒車姿勢。他汽車在裡邊走,我就身體坐直,外露在汽車右側,與車身並行,這樣比較瀟灑放鬆。他超車或使勁往路邊擠靠,我則左手和棍子一樣放直,身體後弓、左收,與汽車外緣保持平齊。右手將自行車把縮進汽車箱下的右側外緣線內,整個形狀如同蒙古騎手的“鐙裡藏身”。我身體和自行車始終與汽車保持縱向一條線。只要汽車輪子在路邊掉不下去,我的自行車輪子絕對也掉不下路基。

我憑著這般扒車技藝,把自行車控制得隨機應變,伸縮自如,得心應手。

我們雙方在公路上演繹著一幕幕驚心動魄、充滿刺激的“自行車和汽車駕技表演”,引得路人紛紛駐足旁觀,瞠目結舌。事後據說後邊車的司機也為之膽顫心驚,減速或停車觀賞。

無論這位老司機如何發孬,使盡渾身解數,怎樣也甩不掉我。他最終無奈地停車下來對我說:“我服了老弟你了,你是我10年開車遇到的扒車技術最高的,今天我請你算認作朋友。”

以前,我和汽車司機曾在路上多次“秀技鬥豔”,常常驚險不斷,驚心動魄,引得路上行人大聲驚呼。憑著一身非凡過硬的扒技和卓越驚人的膽識,儘管扒車無數,卻從未被一個司機能成功甩掉過我。這真得感謝當年練武讓我渾身是膽,身手敏捷。

多年之後的現在,回想起來倒是心有餘悸了。

2011-03-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