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質量管理的價值

有一個普遍的印象,就是在企業從事質量管理的人總是希望獲得領導重視,其實這種願望背後隱藏著難以推進質量管理工作、不獲其他部門配合的窘迫感,期望求得尚方寶劍增強自己的權威。當我們遇到挫敗時,有沒有站在企業擁有者的層面認真思考過,質量管理對企業的價值是什麼,從其他部門的角度看能為相關部門帶來什麼價值?或者我們先換個角度,看看從事質量管理的人有哪些優勢:

  • 對公司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的全面瞭解。由於工作性質的緣故,從事質量管理,特別是體系管理或流程管理的人,通常是公司內跨部門經驗最豐富的人。
  • 相對客觀性。質量管理的一個主要角色是質量水平的評價(各種檢驗、試驗、驗證、各類內部審核等),我們可以用手頭掌握的數據相對客觀地描述企業內部流程和產品質量的狀態。同樣地,人力資源管理掌握了人的能力狀態、財務管理掌握了資產狀態、市場銷售掌握了“賺錢”的狀態、採購掌握了“花錢”的狀態,在老闆眼裡這些功能的重要性遠超過質量管理,認清這一點,才能認清質量管理在企業內部的地位。
  • 熟悉各類工具和方法。從事QC的,自然會把各類統計工具運用的很熟練;從事體系管理的,則是擅長對標準的理解和應用;從事質量改進的,則一定要把6-sigma、精益之類的玩弄於股掌之上;從事流程管理的,不到專家水平的,沒幾個敢做這個職位。

基於上述優勢,再來看質量管理能給企業、給企業內部的其他部門帶來什麼價值,就比較容易了。我總結了兩個最重要的價值:

1. 通過質量水平評價企業內部流程運作,相對客觀地描述流程與產品質量狀態(這雖然不是管理層眼裡最重要最急迫的,但也不可缺少);如果止於評價,顯然是不能實現PDCA閉環的……

2. 利用我們掌握的工具、方法和理念營造一種質量文化。挖掘和了解各部門對各類管理工具和方法的需求,並提供專業支持(授之以漁,且不越俎代庖)。全員質量管理TQM是終極目標

【胡說2】如何看待各類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肯定是起不到決定企業生死的作用,最多也就是錦上添花的作用(決定性的因素,是通過參與的人群體現出來的組織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些工具和方法真實地反映了我們在管理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下面分別說說大家都知道而我也比較熟悉的工具和方法:

統計質量管理

流程和產品質量管理中基礎部分,也是從業人員建立質量管理思維模式的必經之路,我認為永不過時。

管理體系

以ISO9001為基礎,可以延伸到特定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如TL9000、IATF16949)和其他如ISO14001、ISO45001、ISO27001、BCM(業務持續性管理,ISO22301)等等所有管理體系標準。管理體系是大質量的範疇。當我們成為了ISO9001的專家,再去看這些標準真的是輕而易舉。作為一個管理體系的專家,即使不負責在企業內推行某個標準,我們依然可以以管理體系專家的身份提供專業支持。

注意:沒有從事過流程和產品質量管理的人直接進入管理體系領域,猶如在流沙上蓋樓基礎不穩,強烈不推薦。

6-sigma

就是一個統計質量管理(源自貝爾實驗室)的tool box,北美企業比較喜歡這個東西,有文化因素在內。我所見到的推行結果,形式大於內容,過於追求數據而忽略了實際效果,往往都是事情已經解決了在套用6-sigma寫個報告撐門面,而不是用6-sigma來解決問題。

工具就是工具,不是神器,用好了助力,用不好傷己

總結一下,質量管理是一個專業領域,可以像人力資源、財務那樣跨行業就職。質量管理在企業內的地位取決於其價值,重要性肯定排在銷售、財務、採購、人力資源之後。要想穩固質量管理在企業內的地位、樹立權威性,除了自身專業修養之外,一定要搞清楚我們的工作能給企業、給其他部門帶來什麼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