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京劇,“京派”和“海派”的那些紛爭你瞭解嗎?

說起京戲,一直有南北之分,所謂“京朝派”、“

外江派”,也稱之“京派”和“海派”。“海派”也叫“南派”,但海派與南派卻有所不同。

個人認為,南派是主要與京派相對立,京派主要指北京天津之地,而南派則是特指江南地區,“海派”似有貶義,相對於“京朝派”而言,那些野路子,只為混口飯吃,舞臺上一招一式不按規矩,討好觀眾,無端撒狗血的演員被京津地區的演員統稱之“海派”。

菊壇走馬 | 關於京劇,“京派”和“海派”的那些紛爭你瞭解嗎?

但近些年,“海派”京劇雄起,觀眾市場不斷擴大,似有壟斷之意。對於京劇來說,我認為“京朝”該向“海派”學習了。迄今為止,京劇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不斷髮展,不斷創新,以至於到達如今的局面。但目前來看,京劇的未來到底如何?我想應該是要好好考慮的。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中華的文化也是百花齊放。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被淘汰的藝術不勝枚舉,能堅持走下去的藝術必定有其獨特的魅力。

菊壇走馬 | 關於京劇,“京派”和“海派”的那些紛爭你瞭解嗎?

縱觀過往,一門具有長久生命力的藝術必定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堅實的觀眾基礎。二百多年的時光對於人而言,已經足夠長了,但對於歷史來說,可能只是彈指一揮間。

對於京劇而言,我想,無論是“京派”還是“海派”,只要能接受住歷史的考驗,被年輕的觀眾喜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夠長久的存活下去。是京派還是海派也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菊壇走馬 | 關於京劇,“京派”和“海派”的那些紛爭你瞭解嗎?

談到“京朝派”,不得不提朱家溍、劉曾復、吳小如、吳同賓、歐陽中石等諸位先生,這些先生是“京派”名票,而且都是京劇研究家,甚至得其梨園名宿們的真傳。他們是地地道道的“京朝派”擁護者,也是堅定的“頑固派”。他們對於京劇也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這樣的先生們常人認為他們一定對“海派”京劇持有懷疑態度。但先生們不僅不排斥“海派”,而且極其支持海派。吳小如在《京劇老生流派綜說》一書中提到麒派發展的時候,說到很多京派演員比不過南派演員。明確的支持贊同海派。

菊壇走馬 | 關於京劇,“京派”和“海派”的那些紛爭你瞭解嗎?

這裡想到一件事,吳小如先生對天津的武生厲慧良一直不贊同,認為他路子太野,隨便改戲,實則毫無戲理。其評論五十年代厲慧良的《拿高登》:

侍先母在北京吉祥戲院看厲慧良演《拿高登》(前場有楊寶森的《洪洋洞》,這大約是我最後一次看楊的《洪洋洞》了),厲此戲是以有“醉打”身段為號召的,並以“南功北戲”兼於一身自我標榜,厲這出戏連唐韻笙反串的高登都不如,因為這出戏要緊的還是“樣兒”。

可見吳對厲的指摘。但無可厚非,厲慧良的武生可謂之頂尖了,但吳小如先生勇敢說出自己所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評論家就該這樣,尤其是京劇評論家,對名家演員不一味奉承,自己認為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這才是好樣的。(本文轉載頭條號-戲苑奇葩)

菊壇走馬 | 關於京劇,“京派”和“海派”的那些紛爭你瞭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