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雲端的十大變化

如果說2017年是雲供應商群雄爭霸中各自為戰一年,那麼2018年的重點將是雲供應商跨越邊界的一年,他們將會在數字化轉型、客戶中心的營銷和AI落地等方面進行全面創新。中嘉和信也為大家帶來了2018年雲端大戰的十個方向。

2018年雲端的十大變化

一、處於雲端高速公路上的數字化轉型

2018年我們不忽視數字化轉型給企業帶來衝擊,那些將自身服務直接對接的雲計算公司將率先完成轉身,並在市場中搶佔先機。因此所有規模的公司必須對自身進行重構以參與到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同時他們也必須建立數據聯繫、優化數據運營並僱傭世界級的相關人才。當然,最重要的是供應商需要在數字化轉型的環境下,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企業數字化雲服務。

二、客戶希望雲供應商能夠圍繞他們需求而制定技術路線圖

一家廠商數字化轉型服務如何使自己在零售世界中脫穎而出呢?同時這家廠商在金融、物流、醫療保健這些行業中又如何表現?如果想在2018年的雲端大戰中取得一些優勢,那麼廠商需要的不僅是去發佈一些新產品,而且還需要在垂直行業內進行優化,因為客戶需要更加專業化與個性化的知識與技能。客戶往往會想到;“如果你不能專注於我的行業和我的需求,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把雲端和數字化轉型策略的賭注壓在你身上?”。

三、AI成在雲端成為主流

我們身邊世界變化的速度與程度遠超乎想象,隨著客戶需求變得愈發苛刻以及各種創新將我們帶入了許多從未涉足過的領域中,僅是人工和簡單的自動化已經不足以支持大量的工作內容。前沿科技公司總是會希望能夠擴展和加速他們現有的AI計劃,而成千上萬的傳統公司也會意識到自己會困於過去,除非他們能夠充分利用AI能力以進行數據挖掘與篩選;進行危機與機會洞察;加快決策、溝通、營銷、採購、招聘、風險管理、團隊部署等業務流程的速度。所有這些都要求雲供應商具有世界水平的AI能力。

四、軟件真正地開始吃掉世界,專業化與深度化的軟件知識將統治2018

如前文所述,AI將成為全球經濟的催化劑,而且它也具有很大的需求缺口。所以,我們並不奇怪於Microsoft、IBM、SAP、Salesforce、Oracle以及Google這樣的巨頭都在這方面具儲備了大量的專業技術與知識,準備一展伸手。但是他們能否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並且依客戶為中心的需求去創建產品,而不是目前這種相對孤立的產品組合?他們能否克服內部種種的明爭暗鬥,從而專注於將AI和雲產品無縫的融入到以客戶為導向的服務中?他們能否在這場數字化革命中始終不斷改變自己以適應市場發展,而不只是追逐市場的熱度?能夠解決上面這些問題的供應商很有可能在2018年的雲端大戰中笑到最後。

五、聯盟將變得異常重要

大多數的雲供應商都在彼此之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關係。例如,Amazon是大多數頂級SaaS服務商的首選底層IaaS合作伙伴。而在2017年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更具吸引力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比如IBM和Salesforce在於AI方面的強強聯手,以及最近Microsoft和SAP的攜手。2018年這種現象將更為常見,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客戶會明確或暗示要求供應商去結成這種聯盟,而這也將讓客戶的工作變得更為容易,讓他們的雲部署過程變得更為成功。比如對於可口可樂公司來說,Microsoft與SAP的合作就使得它受益無窮。可口可樂公司的CIO和高級副總裁Barry Simpson表示,這兩家巨頭的合作可以加速他們數字化的進程,因而是一個非常積極和令人興奮的進展。

六、網絡安全依然重要

Oracle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Larry Ellison最近表示,Equifax發生的災難性的數據洩露事件“絕非個案”,而且他也十分憂心於日益嚴重的網絡攻擊問題和其所造成的破壞。雲服務的本質就是連接海量的人員、設備與應用,因而其產生的數據與信息量遠超於傳統時代。這種互聯互通具有明顯而高價值的好處,但是也讓網絡犯罪變得日益猖獗與嚴重。Ellison的擔心很有道理,2018年,供應商們也必須將網絡安全問題上升到公司戰略層面。

七、機器學習和物聯網將加快創新速度

我們把IoT稱為物聯網,但是它目前的發展方向似乎更應該被稱為“洞察和決策優化服務”。由於雲連接著數十億的各種設備,公司和員工都面臨著被數據淹沒的風險,他們無法去分析、理解、操作或使用這些數據。但隨著近來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商業應用的不斷出現,商業人員也能夠較為容易地去利用智能設備的強大分析能力,而且這些智能設備還可以進行學習與數據積累,從而為整個公司帶來足夠的洞察,讓公司可以在數據洪流中從容不迫地進行機會地發覺和相關決策地快速制定。當然,雲將是這些技術的一個完美孵化器。

八、PaaS將成為雲中轉型的基礎

最近,連Workday這樣的純粹SaaS供應商都表示,自己的客戶迫切希望公司能夠創建與擴展出Workday平臺服務(PaaS)以允許他們進行應用程序的創建、擴展和配置。實際上,我們也看到早就入局平臺服務的Salesforce也正試圖將其在SaaS領域中的成功也複製到PaaS中。PaaS服務當然具有很大的機會,但同樣它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專業知識和專業的銷售人才。同時,Amazon正在加大在數據庫產品和相關服務方面的投資力度,而IBM也改造了其Db2產品線以滿足客戶對於相關雲工作負載的需求。隨著雲應用日益成為主流,甚至進入了那些傳統的關鍵業務領域,頂級的雲供應商必須能夠為其客戶提供世界級的平臺服務。

九、隨著時間的推移,私有云將成為變革的加速器

頂級的雲供應商正愈發關注於私有云,而IBM最近發佈的私有云服務也顯示出私有云的重要性,至少私有云將成為一個本地部署系統轉移到雲端過程中的 “臨時安置所”。

沒有人會小瞧這一領域,而IBM也創造了一個價值70億美元的業務,公司通過可以被稱為“雲搬運”的服務幫助用戶將本地部署的系統遷移到私有云中。在這一過程中,IBM既幫用戶延長了傳統系統的使用壽命並保留了相應的價值,又為用戶帶來了他們所需要的全新功能和特性。

十、每個人都將是開發者

Microsoft的CEO Satya Nadella說道,無論是在哪個行業中,微軟客戶中的“每一個人”不僅成為了雲軟件的消費者,而且還成為了自身軟件的創造者。“我們所強調的不是我們的技術,而是我們可以將我們的能力帶給客戶。無論是在零售、石油天然氣、金融服務或是其他行業,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足夠實力去建立自己的軟件,我們有能力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

在2018年,那些純粹的技術將不再是雲計算背後的主要推手,取而代之的將是商業客戶及他們的需求。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為核心的重點還是客戶,無論是2000年還是2018年,“得客戶者得天下”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