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百年前五四運動中“打倒孔家店”這個觀點?

阿爾卑斯山下的水


與其說五四運動打的是孔家店,不如說是打朱(朱熹)家店,我們越研究傳統文化越會發現,孔子沒錯,錯的是後人,尤其是宋明理學,他們錯會了聖意,憑主觀猜測,雖然符合了封建帝制的時代特點,卻閹割了文化的精髓。

所以打倒他們,是時代進步的必然,但我們也要注意,拔草可以,別毀了莊稼,潑洗澡水可以,別把孩子也潑了,事實上近百年來,我們已經毀了太多的莊稼,潑出去太多的孩子了。

不信大家可以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心裡除了錢,除了慾望,還剩下什麼?光說人性危機,道德危機,埋怨這個,埋怨那個,上懟天,下懟地,中間懟空氣,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危機的原因呢?

這從根上講還是我們砸錯了店,錯把馮京當馬涼了,以至於如今我們行為有法律管,但我們的心卻沒文可化了,這才造成了道德危機和人性危機,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澡雪堂主


儒家這個問題實際上應該上升至國家學術層面,給大眾一個交待。

有一個現象值得大家注意:抱歉我記不得具體年份,大約2010年左右,在天安門廣場一側立了一個孔子像之後,連夜又被搬走取締。這個事件見諸於當時新聞,我本人非常觀注。後續專門詢問了一些掌握政策的黨校學術派人物,回答是立孔孑沒問題,但隻立孔子有問題。

我想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掌舵者非常謹慎。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其實孔子有說不盡的委屈。

二千年前的孔子,與董仲舒化妝後的孔子,到明清理學閹割版的孔子還是不是一個孔子?

答案不言自明。肯定不是一個孔子。

但是,兩千年來孔子承擔了多個孔孑,那麼這個孔子就可疑,就可怖。貢起來可以澤被後人,拉出來就可以幹壞事,怎麼能不慎重呢?

尤其是孔家店一家獨大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袁天罡奇門遁甲號


五四之前100年,不打倒孔家店,100年間,國家如病貓,群狼圍食。一、二、三次鴉片戰爭,割青島旅順口、割香港澳門,丟海參崴、北海(即貝加爾湖)、甲午海戰慘敗並被迎賠白銀計7億兩,為國家的幾年的財政收入,為日本國7年的財政收入。日本政府白勒索中國7億兩白銀建設自己的國家。

打倒孔家店後,中國趕走了日本豺狼,建立了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十七國聯軍,使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七十年時間,我國超英趕美,已躍為第二大經濟體。不打倒,中國能站起來嗎?勿噴,要用事實來駁倒!


j九華


孔子出生在春秋時代,他和同時代的老子齊名,分別成為儒家和道家的鼻祖。在春秋和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國君都想稱霸,因此孔子的儒家思想不能被各國君王採納,同樣老子的道家思想也行不通。那是君主依賴的是法家思想。直到漢朝漢武帝時期才重視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到了宋代出現了所謂的儒家大師朱熹,他斷章取義別有用心地曲解孔子的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變成了統治者壓迫束縛人民的工具。以後的明清兩朝也是如此。因此五四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就是要砸碎以孔子的名義束縛和壓迫人民的精神枷鎖。現在我們研究孔子和國學就是要客觀求實地還原孔子儒家思想的本來面目。有人把中國受欺壓受侵略的根源是孔孟之道,那麼漢武帝時期尊孔為何國家強大不受侵略呢?孔子及弟子是重視武力和先進科學的,那時的六藝裡就有駕車和射箭,孔子及弟子周遊列國不致被殺,就因為他們都是武功高人。孔子在魯國當政後立即殺了少正卯,看出他並不是無條件的仁義道德。孔子用手扙擊打老人,罵他老不死的壞蛋,現在來看都是不尊老的典範。可見孔子尊老也是有條件的。因此我們研究孔子要客觀全面的解讀孔子,不但看其言論,更要看言論的環境條件和使用原則。孔子講仁義道德,不是不講是非的仁義道德,相反只有對不仁的鬥爭才是真正的仁義道德等等。


彩雲東昇戴寶山


孔子是先賢,被我們稱為“至聖先師”。儒學是國粹,是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五四運動”,也被稱為是那個時代進步的學生和青年的愛國運動。

(孔子)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五四運動”中,進步青年們,還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呢?今天的青年人們,又該怎麼來理解當時青年人們的那種行為呢?

一、“孔家店”成了總出氣筒。

中國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走進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貧窮,落後,愚昧,隨之而來的是國內戰亂不斷,紛爭不休。國際上沒有地位,受欺負捱打。先是和英國打,打不贏。接著和法國打,還是打不贏。西洋人打不贏,連東洋人也打不贏。再接著,八國聯軍聯合打中國,輪番上陣。割地賠款越來越多,中國人也越來越窮,越來越弱,中國已經走到了亡國的邊緣。

“五四運動”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爆發的。中國是一戰的戰勝國,可是戰勝之後,不但沒能獲得應有的利益,利益反而受損。中國人在那時候,徹底看清楚了自己在國家上所處的地位。

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很多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走到那一步,都是在中國傳播了兩千年的“儒學”這種主流意識形態造成的。

當然了,從今天回過頭來看,我們知道,這個結論多少有些偏頗。但不管怎樣,“儒學”和“孔家店”,就成為那個時代的總出氣筒。

(五四運動)

二、“孔家店”遭遇躺槍。

我們之所以說孔子和儒學“躺槍”,是因為五四青年們想要砸爛的那個“孔家店”,並非孔子的學說,也非真正的儒學。

孔子在春秋時期是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一個很不成功的政治家。他對當時戰亂紛爭的社會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只有大家剋制慾望,尊崇周禮,才是解決紛爭和戰亂的唯一出路。當他提出了這種學說的時候,他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努力推行自己的學說。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認可他的主張,沒有一個國君認為他的主張對解決當時的戰亂紛爭有用。所以孔子到晚年的時候,自己都有些灰心失望,不再祈求自己在政治上能有什麼作為,他一門心思都放在教書上,希望弟子們能利用儒學改變社會。

當然,我們都知道,最終改變國家紛爭戰亂,實現統一的,其實並不是儒學,而主要是法家、兵家這樣一些學說。而且法家這些學說的倡導者們,還做出了“焚書坑儒”這樣的行動,對儒學進行了強力打擊。

不過,儒學並沒有就此消亡,它在作為大統一朝代的漢朝開始,重新發揮了作用,獲得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

但很顯然,漢武帝及董仲舒們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已經不是孔子當初主張的那些東西。漢儒們對孔子的學說,進行了大面積的篡改。後來,隨著封建社會往前推進,極權和保守越來越成為儒學的核心內容。而這種內容,顯然與孔子的學說相隔甚遠。只不過,名字還是那個名字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說,孔子及儒學是遭遇了躺槍的。

(漢武帝)

三、“孔家店”嚴重拖後腿。

已經變異,以極權和保守為核心內容的所謂的“儒學”,在那個時代,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進步,必須要廢除,不能讓它再佔據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

實際上,孔子和他的儒學,在春秋戰國那個動亂的時代,都沒能拯救當時的社會。因此,在清末民初的那個時代,也是拯救不了當時的落後貧弱的。何況,還是一個早已被誤讀了的孔子,被異化了的儒學。

因此,就當時的情況來看,五四青年們提出的打到被異化的“孔家店”,確實並沒有錯。不過,在今天我們國家再一次走進了大一統的時候,儒學又將煥發它新的面貌,對時代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五四運動”及其歷史意義》)


張生全精彩歷史


腐敗政府為了維護極少數官僚資本主義者利益,搜刮民財貪汙腐敗只圖享受,不思進取,使民族與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只有民間力量一呼百應起來運動。孔子思想本來有其精髓,也有其糟粕,應當傳承發揚。然而當時統治階級作為統治人民的主要思想,其中不乏愚弄民眾思想,已經與當時社會發展極為不符,也成了革命運動必須先打破的精神桎梏。只有這樣,才能把受壓迫人們從思想上解放,認識到自己被剝削被壓迫現狀,才能掀起混混烈烈的革命運動,推翻腐敗政府,這是歷史必然,也是發展的必然。


元芳觀點


五四運動提出的砸孔家店只是一個比喻特指某些人提取需要的部分的那些儒學,等級制度三綱五常等絕對的忠孝思想。實際上儒學是非常廣泛的,孟子還提民貴君輕約束君主呢,老百姓還有權反抗暴政呢,但是近幾百年權力階層不是越來越拋棄麼?

實際上當年激烈交鋒帶來的好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五四後十年是中國近千年來最偉大的文化開放的時代。當時即使反對五四思想解放的北洋系和傳統立憲派的文人都拿出了很多幹貨,很多還影響到現在,具體哪些大家看看當時的國學大師作品,這點比較敏感,不便追根。

然後就是砸到孔家店才能動搖北洋軍閥和老立憲派的根基,對於國民黨的三民主義和共產黨的共產主義發展起到思想解放的基礎。正是因為砸倒孔家店,全國看清了北洋軍閥及某些仍延續封建的政客(考慮到其中不少人在民國期間功過未有定論,且比較敏感,比如梁啟超還策動護國戰爭但後來的表現。。這個不好說,筆者主張講歷史不能過於成王敗寇的功利),使得北洋政府的聲望掃地。五四後在這一思想引導下,大學生不斷掀起運動,學過魯迅的都明白其中有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從學校管制出發以及維穩出發,貌似今天理解開除學生什麼的也無多違背管制。當時北洋對學生可是比國民黨後來剋制多了。總之就是思想文化上北洋軍閥成為全國青年罵的對象。

正是基於砸掉孔家店,所以北伐才以僅僅兩廣10萬人就輕鬆橫掃100萬北洋軍閥,最後這10萬人死傷還只有一兩萬,足可見大部分戰鬥特別是對皖系奉系都是北洋思想崩潰後無法組織起有效抵抗所致。

五四運動砸掉孔家店的意義重大,非三言兩語所能解讀。


證券五分鐘


什麼叫‘‘孔家店’’?

就是孔孟之道的代稱。孔子被封建帝王一再加封,封號‘‘大成至聖文宣王’’,以我個人粗淺的理解:何謂‘‘大’’?天少一橫為大,意為僅次於天子。成即成就。至聖,即思想成就最高的聖人。文即言之有文采。宣指思想播於四方。

這樣封孔子,說明封建皇帝都希望以孔子思想(包括儒家)統一天下人的思想,尤其是孔子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直接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那麼,‘‘五四’’運動又是什麼目的?要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傳播西方先進思想,救亡圖存。這就難免產生與一切舊思想舊文化舊秩序的激烈衝撞!毛澤東有句話‘‘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所以,在五四時期思想進步的人們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時代的必然!

有的人可能覺得是不是潑水可以,但不能連小孩也潑掉?其實,只要稍稍瞭解一下當時歷史,你就會知道康梁變法就是‘‘改良主義’’,改良主義似乎註定不能救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大大促進了西方進步思潮在中國的傳播,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奠定了現代中國革命的格局。

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這些新文化運動主將,其實也不是全盤否定孔孟思想的,作為中國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觀念誰也不會放棄!



陰陽家6


懂孔孟之道的人,絕不是平民百姓。試想一個整天和土圪垃打交道的人,也去真正研究三綱五常、王臣父子的道理基礎嗎?不是的!工人時時與工具材料打交道,讓他們去研究上尊下卑,極難相及!傳播鼓吹孔孟之道,只有統治者才會去努力吹捧的。孔孟之道.其實就是宗主要求:服從,不管正確與否,服從第一,這是孔孟之道的基礎!因此,孔孟之道是維護舊統治,特別是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封建統治者不可能不為其歌功頌德、樹碑立傳!而時代的進步,總會以摧枯拉朽之勢對其滌蕩!便出現新與舊、先進與落後之紛爭。因此,五四運動的批孔也就是歷史的正常一頁,未出現便不正常!


老孫168570036


如何評價一百年前五四運動中“打倒孔家店”這個口號?

本問題涉及一系列具體問題,下面將分別回答之,以便和朋友們共同探討……

首先,是“五四”前後的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激進的民族主義者,掀起的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影響深遠……

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雖然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但開始了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西方列強加緊侵華,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要求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要求以民主與科學等思想來改造國民思想以便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

西方啟蒙思想的傳播,袁世凱為復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領域,推行復古尊孔政策,掀起復古逆流……陳獨秀首先舉起民主與科學大旗,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誌: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與科學,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

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胡適,魯迅,吳虞,錢玄同,劉半農,辜鴻銘等……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獨裁;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迷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鬥爭矛頭直指維護專制統治的儒家思想道德……

其指導思想是民主與科學;進化論和啟蒙思想……

後期又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要內容……

新文化運動的兩個階段:

以五四運動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提供了思想和人員準備,共同推動中國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和評價:

是近代中國又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動搖了我國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弘揚了民主與科學精神,普及了文化,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等提供了條件,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更多的先進的中國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但是,新文化運動帶有偏激的傾向,對東西方文化帶有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傾向……

其二,關於“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嚴格來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的是“打孔家店”而非“打倒孔家店”……

1921年,胡適在為吳虞的《吳虞文錄》所作序中,稱讚吳虞是“四川省隻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後來演變成“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進而成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打孔家店”與“打倒孔家店”,雖一字之差,但含義卻大不相同,前者是批判反思,是揚棄,後者是徹底拋棄,盲目西化……

新文化運動中,確實有一部分更激進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全盤西化和盲目否定中華傳統文化的激進主張,而且新文化運動的一些親歷者又自覺不自覺的使用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因而,“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就被稱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口號之一而廣為流傳……

“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來看,既有一定的必要性,也是矯枉過正的,是正常滴!……

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前提條件,辛亥革命缺乏對傳統思想文化的批判,新文化運動有為辛亥革命補課的一面……

而儒家思想是我國兩千多年帝制時代的統治思想,受到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推崇,要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就必須反對封建專制政治,也就必須反對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思想工具即儒家思想道德

因此,“打倒孔家店”口號的出現,既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但是,矯枉過正,反映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偏激片面……

其三,“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是否適用於今天?!……

答案是:不適用!!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 批判地繼承發展,並賦予新時代的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任何一個民族、國家,都必須立足於自身民族傳統,傳承創新,與時俱進,借鑑他國,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才能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