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話書法納入教師考核資格,您怎麼看?請說說您的看法?

PEP人教版英語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深知書寫的重要意義。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一定要寫一手漂亮的字,以此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榜樣。

1、老師的書寫的確非常重要,特別是小學老師的書寫,更是對學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優秀的語文老師在給孩子啟蒙時,非常注重書寫,孩子們的書寫也就很不一般,但是有的語文老師本身的書寫不太好,如果當孩子的啟蒙老師的話,孩子的書寫真的不怎麼樣。

我記得我侄女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給他家長建議,讓他們選擇一個字兒寫得漂亮的語文老師。因為見字如見人, 雖然這話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2、現在小學老師的書寫現狀是什麼樣兒的呢?

現在學校的老師,特別是80後,90後,如果沒有進行專門的寫字訓練,很多老師的書寫真的不太好,反而70後,特別是70後的中師生,因為師範裡開設了專門的寫字課,對他們的書寫影響是非常大。


3、書寫非常重要,但是有沒有必要讓老師進行書法考核呢?

我覺得是沒有必要進行書法考核的,因為書寫和書法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我們要求學生把字寫工整,規範,美觀,老師當然也應該寫工整,規範和美觀,但是書法的要求高得多。

先不說書法的要求老師們能不能夠達到,書法是練出來的,老師哪裡那麼多課餘時間來進行練習呢? 大部分老師的工作時間都是695,晚上回到家,很多時候就是夜深人靜了。白天在學校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還有許許多多的雜事。如果要讓老師們成為書法家,這是不太可能的。

4、應當要求小學老師,特別是小學語文老師寫工整字、規範字和漂亮字。

前面已經談到了,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那麼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更應該注意寫一手工整字、規範字和漂亮字。所以,在選拔老師、考核老師的時候,應當作為一個標準。 但是也不要拔高要求讓老師寫書法,因為書法。不僅僅需要強家訓練,還需要一定的天賦。

我們要在寫規範字,工整字和漂亮字,以及書法之間做出很好的界定。 讓書法為我們的課堂服務,但是也不能逼著老師都去成為書法家。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將書法納入教師考核資格,猛一看,這是對教師素質提出的一項新要求,但是細一琢磨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書法是藝術審美範疇,而平常教師書寫只要規範美觀大方即可,兩者完全不是一碼事。如果非要生硬地讓教師人人都練一手好書法,那簡直有點太難為廣大教師了。

我練過多年書法,深知想練好書法之不容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練好的,需要有天賦,需要有興趣愛好,最為重要的是要有練書法的時間保障。現在基層教師每天的工作日程安排滿滿的,還有時間去練書法嗎?如果沒有時間練,又如何通過考核呢?

退一步講,假如在教師招錄時,把書法納入考核項目,倒是可以理解,但是那會有多少年輕人因為達不到書法考核標準而拒之門外呢?如此說來,將書法納入教師考核資格並不現實。最現實的做法,就是要從寫好字著眼,我們都知道,好看的字,並不一定遵從於書法審美,但是練好書法,那一定是字寫的不錯。

如果採取一刀切的方式,顯然有點過於生硬,或者缺乏理性。那不妨對語文教師給點高標準吧,可以考慮對語文老師進行書法考核。這樣一說,可能其他學科老師笑了,但是笑歸笑,寫好字還是需要花時間下功夫去練的。

總之,將書法納入對老師的考核資格需慎重,不要給教師製造麻煩,或者工作負擔最好。畢竟教書育人才是最主要的工作內容,絕不能因為走形式,或者搞一刀切,讓某些考核被異化了初衷。


寒石冷月


我練習書法已經有二十多年,是某省書法家協會理事,也是一名中學社團書法老師,擁有高級語文教師資格證,作為一個受過正規師範教育的教師來說,我要為教育部將書法納入教師資格考核的決定點贊。


有些朋友認為:將書法納入教師資格考核就是要每個老師都成為書法家,這不免太過牽強。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學校都會開一種課程叫書法,首先老師就是教大家怎麼把字寫好,至少讓別人能認識,再進一步才會追求書寫美觀,目的是讓大家在實用書寫中能夠文筆兼美。寫好字的人很少有人能成書法家,但並不妨礙通過秀美的書寫給學習和考試錦上添花。有的人因為字寫的好倍受用人單位青睞,有的人因為字寫的端莊而深受閱卷老師喜歡,然而他們都不是書法家。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書法是我們幾千年的國粹,作為教師不要求都成書法家,但是都應寫一手好字。試想如果教師的板書都東倒西歪,又怎麼能給學生做出良好的表率和榜樣,學生又怎麼能養成寫好字的習慣呢?


教師資格證考核一直以來不僅包括了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課的考試,更包含“三筆字”(硬筆、粉筆、毛筆)、普通話等基本功的測試,所以將書法納入教師資格考核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做教師應當有過硬的本領,也應當寫一手好字,否則有什麼資格稱作老師,又能拿什麼去征服學生,你們說呢?

我是潤心雅正,歡迎評論。


潤心雅正


這樣要求老師顯然有點過了?人的才能各有不同?不能拿一種標準去衡量每一個人?也不能拿每一項專長去要求每一個人?

教美術的,甚至擴展出來教語文的老師,可以要求學會書法。對不同課任老師不應該統一模式的必須要會書法?

數學老師教數學,不能要求數學老師對學生教學一定用書法寫字?教音樂的、體育、物理、化學、英語等,不應該要求老師一定要會書法。這樣統一要求,對教育工作有些過於死板了。不符合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做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而不是說風就是雨,盲目規定,盲目行動,耽誤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

書法是國粹,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之風,是應該大力普及和發展,而不是走必須和絕對化的道路。

現代化社會,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都非常之高,與過去還有所不同。過去,老師只要認字、會寫小楷毛筆字,會念書,會加減乘除和算盤,就可以當一名好老師。

現在人們對知識的含量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廣泛。人不但要好學數理化,還要學會外語,甚至要懂法律、德育等。過去,教育沒有的課程,現在都有了。

特別是隨著國家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和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外語學習是不可避免的國家教育組成部分。

國粹要保護,要發展,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力所能及,與時俱進。而不是死搬硬套,盲目要求,脫離現實,貽誤教育,誤人子弟。

都讓老師課餘時間練學書法,誰來備課?誰來批改學生作業?書法並非一日之功?現在,老年人無事可以練習書法,老師教學忙的要死,何來時間天天練習寫書法?古人云,寫書法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日積月累,方可成行。

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這個規律,學好書法,每年3000元投資,購買書法用品,筆墨紙,每日3小時學習練習時間,7年功夫準能寫的差不多。

作為一名在職教師,具備這個時間嗎?





關山楓葉


還別說,我所在學校,教師年年都要考基本功,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說課。年輕老師不行,老老師的三字都寫的很好。

個人倒是認為沒有必要。我教書多年,遇到的老師很多,大部分老師的字還不錯,也有一部分老師的字就寫的很差,但教學能力很強。用電腦蒐集信息啊,製作PPT啊,這些很厲害。

現在上課基本都用多媒體,寫粉筆字的已經很少了,會寫毛筆字的就更少了。

比如,我知道的一個老師,每次開例會都在練字,到現在為止字還是寫的很差。

這個老師不努力嗎?不,很努力。寫字雖然要後天練習,但也有天賦,與性格也有關係。

所以,書法寫得好的給予表揚就好了,沒必要所有人的書法都要達到字帖的水平。


鈉鎂鋁老師


說普通話,寫規範字,這是對師範生的一項基本要求,在我們就讀的師專校園裡,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不過,那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事了。我們那一代畢業出來的老師,特別是中文老師,能寫得一手好字的大有人在。學校裡的社團中,書法協會會員人數最多。

但那也只不過是要求師範生們可以寫一筆規範字,具體來說,就是用規範的方式寫規範的簡體字。只要做到書寫正確、工整、清晰,不潦草,也就合乎規範了。

如果要求把書法納入老師考核資格,那就是又走上了另一個極端了。書法不同於漢字的規範書寫,這是兩個概念。書法是一門藝術,藝術需要天賦和深厚的興趣,而這恰恰不是人人都可以具備的。一刀切地要求老師都來學習書法藝術,並將其作為資格考核的硬性條件,那就是違背了藝術的規律,不客氣地說,就叫以權壓人,亂彈琴!

客觀地講,老師能寫一筆好字的確能給自己加分不少,我本人在這一點上也獲益匪淺。無論是考高中教師資格證還是贏得學生的尊重,我能寫一筆有點兒功力的硬筆字、粉筆字,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過去,電腦尚未普及的時候,不管到哪裡去,只要掏出筆來寫上那麼幾個字,別人對你的態度立馬就有所不同!

但老師人人都來學書法,就不大實際了。一來,沒這個天分,的確怎麼學都是白費力氣;二來,花費頗豐,除了錢還有時間,很多人不願意付出;三來,老師也不是非要寫一筆好字才能把書教好,字寫得好能增色,但不是最主要的,也不是必要的。我們讀師專的時候,中文系課講得最好的教授,那一筆字寫得簡直不堪入目!但不影響他課講得生動耐聽。

作為一名教師,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才是最重要的。而才裡面,怎麼能把書教好才是應該排在第一位的。書法於老師而言,只能是錦上添花,實不該以之作為考核手段,不然,很可能出現為了考核過關,而勤練書法荒疏教學的現象。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這一方面用心思,在另一方面勢必要減少投入。特別是對於沒有藝術細胞的人來說,讓他們練習書法那就是折磨。

如果認為字寫得好書就能教得好,那乾脆從此不要板書,全部用PPT就好,什麼印刷體、書法體都能找到。


劍客談教育


書法對教師這個職業來說確實十分重要,但絕不可以推而廣之,比如以書法替代學識,以書法論人,以書法評業績……甚至不可以經老師之手,對學生片面強調書法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助於學習,是件好事。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書法確實是有天賦的,雖說通過不懈努力可以獲得一定的提高,但無法取得理想的結果。因此,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把書法當成掌握漢字的練功行為,輔助學習而已。一個人的書寫,於科學來說,並不是十分重要,對思維發展也沒有什麼幫助。我覺得有的人有個性化的傾向,不必去進行所謂的“糾正”。大家很清楚,各種書法體,就是各種個性化書法創造的,在評價高水平的書法作品時,還強調其個性或獨創性。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也不少見,比如美前總統奧巴馬的書寫習慣,就有別於常人,早些時候還看見一則新聞,報道一個女孩左右手同時可以寫不同的字。還有,我們強調一般習慣,絕不要去限制個性化的發展,有時可能就抹殺了一個人才的未來,他可能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然而,於國家,民族,那就是巨大的損失。大家都在討論中國的創新為什麼比西方的少,我想,教育的環境是不是有關聯,很多時候規則越多,思維就越是受限,過多地強調規則,過多的規範,限制了創新的可能。學校很多的“統一”,其實是沒有什麼必要的。搞這些統一都是為了滿足一個視覺感官,或者為了管理簡單化而為之,但這樣消耗的是思維的積極性和行為的創新性。當然,不得不說,作為教育,規範小學生書寫,以達到學習語文,傳承漢字文化,是絕不可輕視的,也絕不可以打著個性化的幌子拒絕規範的書寫習慣,這也是最容易混淆視聽的。


格子布衣


真的不能一刀切,做什麼事也得分類和對號入座才行,現在每位老師要會電腦,這必須的。但每個人都會書法那不得了,每個人自小到大都已會書寫了,講到書法是一輩子的事,目標也是做書法家。如;我們不能要求姚明等體育明星學好了語政數史地生物化等科目,考上了大學才可打一藍球吧!!!!!做老師也有分科藝術類,科學類,體育美,語言類等分科,各有側重,一個人不能教全科吧!就象醫院醫生,現已有全科醫生,但更多的是內科、外科丶五官科、小兒科丶婦科等等等眾多醫科。科研也一樣,天文學、海洋學、地球物理學等等,一個人雖可博學,但必須專才行。過去,我們的教育走過一樣的彎路,考任何一學科必須與英語掛鉤,雖然取到一定的作用。但多年來,我們中國的教育毀掉了多少專材!!!悲劇不能重演,書法傳統很重要,但畢竟不能一葉障目,不識泰山啊!


黃偉雄20


教育部發話書法納入教師考核資格,“咬文嚼字的魚”認為正逢其時。這不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也不是頭腦發熱一時興起,而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迴歸。

一、書法教育納入教師資格考試,符合教師職業技能要求。

國家教委師範教育司在[1992]39號文件中提出了《高等師範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基本要求》,該文件中指出:“高等師範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基本技能訓練係指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書寫“三筆字”和書面表達、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能訓練。高等師範學校學生的職業定向是教師,在校學習期間,必須積極、自覺、主動地進行教師職業技能的訓練,掌握教師職業基本技能。”字如其人,教師應把書寫作為自己另一形象示人,在學習期間多加訓練力求提高,彰顯自己對教育教學基本功的孜孜以求,對嚴謹治學、嚴格治教的身體力行。

二、書法教育納入教師資格考試,適應現代藝術教育形式。

我國現階段實行的《藝術教育課程標準》中提到:“藝術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價值。”與此同時,教育部頒佈的《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也把中小學開展書法課程的相關政策提到日程上來,為從事中小學書法教育的老師提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書法教育納入教師資格考試,並不是要求教師人人成為書法家,而是要人人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提高美育水平。

三、書法教育納入教師資格考試,滿足中華文化傳承需求。

教師是培養優秀文化傳承者的啟蒙人,尤其在小學教育中,這一點就顯得更為重要。教師的書寫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如果教師教學時書寫混亂,經常出現筆順錯誤、錯別字,不僅會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還會誤導學生,使其養成不良的書寫習慣。例如在語文課堂中,不僅要求“寫對字”,還要“寫好字”;在美術課堂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薰陶,學生可能對書法產生很大的興趣,從而打下良好的基礎。

書法教育是鍛鍊意志品質、培養道德情操的最好方式,在完善人格修養、提升心靈境界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如今教師隊伍的主幹力量集中在七零、八零一代的年輕教師群體,尤其在中小學,這一現象表現的更為突出。

書法教育的意義不只在於培養教師專業技能,還在於培養教師的文化修養,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也增添一份責任感、使命感和民族感。教師提高自身書寫能力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發現、自我審視、自我完善的過程。

綜上所述,書法教育不是語文老師的專利,而是各科教師的盡力追求,寫好中國字,修身養性,是傳承中華文化的必然需求,是弘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此文多引用自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書法真的太爭氣了!教育部發話書法納入教師考核資格!》,僅供學習交流,若有侵權立刻刪除。


有爭鳴,歡迎轉發分享異議!


咬文嚼字的魚


寫字早就納入考核了。

教師資格認證除了考教育學、心理學、普通話……還考三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對於教師的書寫,特別是板書有很大的促進。

現在從寫字提升到書法,我覺得對於教師的藝術修養提出了要求。

可從另一面看,則如果納入考試,被考核者們又會搞“應試教育”,去書法班惡補。

一個教師的文化藝術修養和造詣,還是像過去那樣自然而然為好。

書寫會直接影響學生,但寫字規範即可,欲速則不達,何況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書法天賦,搞得不好就會附庸風雅甚至走火入魔,給學生帶去不良影響。

一個寫隸書的,教學生寫楷書,橫畫收筆頓筆往上翻再往下回收,我看了覺得真不是滋味!

藝術真不是一日之功,是一輩子的事——書聖也是這樣。

何況據我所知,現在很多學校,教師是用麥克風和電子黑板上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