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但一開動畫片就不哭,你們會經常給孩子看動畫片嗎?

註冊營養師瑰夏


我想說為什麼孩子一哭鬧就給孩子看動畫片呢?面對孩子的無理哭鬧,我們很多時候都走入了教育的“死衚衕”。孩子“耍熊”時,我們很容易就大腦短路,看動畫片或者玩手機就成為了我們對付孩子的的“殺手鐧”,而且屢試不爽。殊不知我們正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養成了一種壞習慣:以哭鬧達成需求。

“好多孩子都是故意哭鬧給你看,以達到某種目的”。看,多麼腹黑的熊寶!爸媽寶媽們千萬不要再著了孩子的道。並不是說孩子看動畫片的行為不對,只是需要糾正孩子表達內心需求的方式。另外,孩子還小,長時間看電視對眼睛的傷害也是很大的。那麼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我們究竟該怎麼辦呢?

1.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不搭理孩子的無理無理取鬧,大人該幹嘛幹嘛,等到孩子平靜下來再與孩子說事。(讓孩子知道總看動畫片的不好之處,規定什麼情況下可以看電視)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逐漸讓孩子忘卻此行為。

3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要撒潑耍賴。

4.大人以身作則,儘量少看電視。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有意見歡迎留言。我是小米粒育兒,期待您的關注!

(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小米粒育兒


不會,孩子一哭就讓他看動畫片是在強化他這種壞的行為,這次達到目的,下次他還會這樣做,因為嚐到好處了。家長的妥協就是變相地“鼓勵”孩子這麼做。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做的就是“別理他”。


1、在孩子越是哭鬧的時候,你越是要保持冷靜,不要動搖。這時,你可以繼續做你原本計劃要做的任何事,比如做飯、洗衣服、拖地。當然,你也可以說,“哦,我得打個電話了”,然後走開。這個過程中,孩子一定會向你哭訴,而你一定要拒絕妥協。不要讓孩子的情緒來左右你的情緒。


2、當你不理他之後,如果孩子的哭鬧升級,你需要用中立的態度來回應他。

這裡的中立態度並不意味著你要表現出消極的一面。相反,這是你主動決定的結果,什麼也不說,因為你不需要做任何解釋。孩子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在體驗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你只要順其自然就好。請記住:每一次哭鬧都是彼此受教育和成長的機會,不僅對孩子,對家長也是一樣的。


3、家長要做的是溫柔而堅定。

等孩子哭半天,看你還沒有反應的時候,他自己也會覺得很無趣,自然就停止哭泣了。這時,家長可以走過來輕輕地抱抱孩子,溫柔地跟他說話,告訴他想看電視可以,但不是用哭鬧的方式來達到要求。而且每天只能看一會電視,不能超過時間。


4、孩子哭鬧的時候,還可以用其他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一定非要看電視。比如帶孩子出門走走,去公園去遊樂園,當有其他東西吸引他的時候,自然就忘記看電視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我是輕煙說育兒,專注育兒理念的傳播,歡迎關注交流!

<strong>


輕煙說育兒


<strong><strong>

孩子哭鬧時,一看動畫片就不哭了,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注意力被轉移了,所以我們有很多其他方法來代替看動畫片。但是這只是表面暫時解決孩子哭鬧問題,長期這樣做,會堵塞孩子發洩情緒垃圾的出口,對孩子成長不利。

所以,分析孩子哭鬧的背後原因,幫助孩子疏通情緒,管理好情緒才是關鍵!

我記得女兒小梅花1~2歲哭鬧時,大部分都是在午覺起床,很明顯就是“起床氣”,那種哭鬧真是無理取鬧,哭鬧時間可長達40分鐘,最初我感覺自己情緒被她嚴重影響,幾乎崩潰,內心充滿無力,沮喪,挫敗感!

事後,我每次不斷分析,思考,總結,得出的結論是:

首先,我需要學會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不允許自己情緒被影響,失控,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在此之前,因為面對孩子長時間哭鬧而一點辦法也沒有,深深感覺自己很失敗,內心充滿挫敗感。繼而忍不住情緒失控,對孩子吼叫,現在想想這才是真正的教育的失敗。

其次,與孩子共情,允許孩子哭鬧,宣洩內心的情緒垃圾。孩子哭鬧時,我會耐心地一邊抱著她,輕拍她的背,同時訴說她內心的情緒:寶寶沒睡好,睜開眼睛,沒有看到媽媽在身邊,心情不好,就是想哭一會兒,把內心的情緒小怪物釋放出來......隨著我幫她把情緒疏通了,她哭聲越來越小,逐漸停止。經過這個與孩子共情的過程,孩子的情緒被理解了,釋放了,內心自然平和,舒暢了。

再者,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隨著小梅花逐漸長大,我慢慢教她一些簡單,管理情緒的小方法。例如,當她因為一點小事不滿而生氣時,我教她去拍打枕頭,撕紙(其實這些宣洩法背後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壞性最小,不影響別人的方式發洩情緒),或來回做幾次深呼吸(把小怪物吹出去),等到心情平靜一點時,將情緒不滿表達出來,從而避免了大哭大鬧。現在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逐漸好了很多。

以上是我的回答,喜歡就點贊,並關注我吧~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今天的話題哦,說一說孩子哭鬧時,你們是如何處理的呢?


梅花媽媽育兒


(1)控制看電視的時間。
兩歲以下的孩子控制在15分鐘以內,2到3歲的控制在30分鐘以內。三歲以上的可以和寶寶商量,一天看一集。
(2)選擇合適的節目。
三歲以下的寶寶最好選擇畫面轉換比較慢,臺詞比較簡單的節目,小朋友更能理解和接受。
(3)和孩子一起看節目。
我們可以指著屏幕上的東西和寶寶一起來探討,這就變成了不是被動的看,而變成了由媽媽來主導,讓孩子去思考問題的一個過程。
(4)把節目和閱讀聯繫起來。
很多動畫片,你可以給他看一些對應的圖書,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樣也會使小朋友感覺到很親切。
(5)要多提供電子產品以外的活動機會。
親子游戲、親子閱讀,戶外活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看電視的時間過長,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很多的。
·身體肥胖。
·由於閱讀時間減少導致的學業落後。
·和同齡人交往的時間減少。
·與人交往情緒控制能力得不到最佳的發展。

小狼媽講故事


孩子哭鬧就給孩子看動畫片,這種家長真是夠懶惰的。


小時候,孩子哭鬧看動畫片。再大一些,孩子遇到困難,打遊戲。成人後,遇到麻煩事,喝酒罵娘。我都能想象出這條路徑來。這種辦法是好辦法嗎?明顯不是,都沒有解決問題,只是擱置了問題。


另外,動畫片也不能多看。第一對眼睛不好,第二,由於電視節目都是按固定頻率播放,小孩會跟不上節奏,慢慢大腦就只是被動吸收,不再主動思考,大腦會變懶惰。


作為一個正常的家長,應該是搞明白孩子哭鬧的原因,能解決就幫孩子解決,不能解決就安撫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學到真正的處事方法和情緒調節的方法。


他山石家長部落


一哭就給看電視當時是哄住孩子不哭了,如果不搞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相信經常這樣也沒用的

首先要分清楚孩子哭是無理取鬧,還是受委屈了,或者是身體不舒服了

如果是無理取鬧,顯然更不能縱容,也許就是因為不讓看電視就無理取鬧呢!

如果是受委屈了,不能只讓孩子去看電視就想萬事大吉了,時間長了,孩子大人不經常溝通,大人不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對以後成長的心理影響很大

最後一點是最重要的,孩子如果身體不適是不知道怎麼表達的,家長更要耐心些

總結:想教育好孩子,是一個長期不斷總結的過程


俏皮層


有時很忙沒時間會讓他看,但不會讓他看太久,因為傷眼睛


鄉間娟子


不會,一看上感覺整個人都傻了,但是也不能什麼都不看。我跟她爸不給她手機,找奶奶要。後面把她奶奶視頻軟件刪了。又找爺爺要,爺爺回家就搶手機,晚上看兩三個小時,叫睡覺收手機還經常哭,癮大得很。後來我生氣發飆了,只能中午看一個小時。現在堅持了一個禮拜了,感覺癮沒那麼大咯。孩子可以寵著,但是不能慣著。大人要有原則


你說啥9083



第一點,大人要為寶寶制定看動畫的規則

第二點,挑選低幼動畫很重要。第三點,爸爸媽媽平時要做好示範第四點,豐富寶寶的日常生活

動博士


孩子習慣了這種方式,每當他想看動畫片時,只要一哭你就給看了,時間長了孩子會認為,只要我哭了,您什麼事都要答應我,形成了一種惡習。你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對身心健康發展有幫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