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種植,但是我們買的米主要是東北的,南方產的米都去了哪裡?

天書譯者寒武哥


水稻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種植,但是我們買的米主要是東北的,南方產的米都去了哪裡?

對這個問題我不是很認同,確實東北如今產糧很多,而東北的黑龍江也是我國的第一大產糧大省。但根據去年的數據,黑龍江產的糧食其中還是以玉米最多,產量796.4億斤,其次才是水稻,產量是537.1億斤,最後是大豆131.6億斤。而我國去年的水稻總產量是2.1億噸左右,雖然東北還有遼寧和吉林產的水稻,但總的來說是與南方主產區的總產量比較起來是相差很大的。可見說南方買的大米主要是北方的,這是完全不可能的。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有這三點。



一、南方大米品種多造成的視覺效應。因為南方的品種實在太多,而各處商場米店等基本都有打著東北牌子的大米在銷售,這就造成了一種感覺,好像到處是東北大米。其實這想法很容易理解,因南方的大米品種太多,每個省的品種又各不同,而在這幾十種品種中,卻唯獨東北大米總不會缺場,當然就感覺到到處是賣東北大米的了。可要真是去比起數量來,每個商場或米店東北大米真正的量可能不到十分之一。


二、南方因吃怪了自己的大米而造成的味覺錯誤。南方因天天吃的是自己的大米,突然有一種口感完全不同的大米出現,那肯定就會造成味覺的興奮。這是每個人都所不能改變的。就像一個人如果天天吃同一種食物,既便是山珍海味也會吃膩的,所以就造成了南方人都特別喜歡吃東北大米。其真實情況是,南方人因為吃自己的大米太多而換的一種口味而已。

三、南方單個省能夠出省銷售的大米小造成的數量優勢。南方雖說每個省都產大米,可除了自己食用的之外,能出售到其他省的就都不是很多了。而東北特別是黑龍江又是我國的第一大產糧大省,且自己本省能夠消耗的也不是很多,就造成了東北大米能夠大量的往南方銷售,如此,東北大米就對南方任何一個省都具有銷售的數量優勢。


當然,總的來說還是因為東北大米真正的米質優良而造成的,不然也就不會有南方各個地方的人都說東北大米好吃了。要知道,南方可也是有很多優質大米,可從沒有一個品種有如東北大米名聲那麼響亮的。

最後,大家說南方產的大米都去哪兒了?


湘村小之草


我覺得跟飲食習慣也有關係,北方人主食雜,米飯,饅頭,燒餅,小米粥,雜糧粥等等,而南方人幾乎只吃米飯,題主應該是東北以外省份的北方人吧,以我個人經歷為例,在老家(北方非東北)小時候家裡饅頭米飯煎餅都吃,摻和著吃,吃米飯都是吃東北米,東北米粘性大,煮的米飯黏糊糊比較粘碗,一直以為米飯就是這樣的。後來大了來到廣東生活,才發現廣東人吃的米,是可以攪散的,吃到口中顆粒分明,和東北米口感完全不同南方應該大部分都是種植這種水稻的,大家也都習慣了吃這種米,東北米在廣東有個可愛的叫法,叫肥仔米,煮粥或者做一些腸粉等米類的小吃時才會按比例和南方米混合使用,用量比較小,而最重要南方人,米飯是絕對的主食,可以說三餐都是吃米為主食的,產量大,消耗更大,大部分的本地產的米,供應南方龐大的人口基數吃都不夠呢,還要進口泰國越南柬埔寨的米來吃,怎麼還有富餘賣到外地去。而東北米產量也不少,而東北人也不完全把米飯做主食,還有饅頭燒餅苞米餅子等等,不頓頓吃米的情況下,本地消化不掉那麼多大米,就往外地賣唄,糧食重,運輸肯定按照就近原則賣、也就是東北以外的廣大北方地區吃的米基本都是東北米的原因了


菲的珠寶世界


首先,筆者有必要糾正你的問題,並告訴你一個常識:
那就是水稻有兩大品種,其中一個叫做“秈稻”,一個叫做“粳稻”!
簡單而言,南方種植的大多是“秈稻”,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稻穀種植面積的70%左右,
而北方地區種植的大多是“粳稻”,種植面積約戰全國稻穀種植面積的30%左右。
其次,筆者再從多個方面來為你解答一下,南方產出的大米都去了哪裡這個問題。

南秈北粳——中國稻穀種植分佈概況
水稻作為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更是我國最主要的口糧作物,數千年來一直在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中佔據絕對的主力位置,並且延續至今。2018年,中國稻穀種植面積達到了4.5億畝,約佔我國年度播種面積的40%左右,總產量更是達到了2.12億噸,是僅次於玉米的第二大糧食作物。
長江以南種植的稻穀碾出大米叫做“秈米”,而北方地區尤其以東北地區種植出的稻穀碾出的大米叫做“粳米”。
所以,你所吃的大米,是東北地區產出的“粳米”而已,這種大米由於口感比較好,備受全國消費者的青睞。

南方大米都去哪了?答案:中國人的肚子裡
至於說"南方產的大米都去哪了"這個問題,毫無疑問,肯定被南方的居民所食用了唄。在我國的大米消費市場中,北方人多選擇購買東北粳米,南方人多選擇本地產的秈米。
但是南方產出的“秈米”同樣是南方大多數稻穀產區的人們的主要口糧之一。由於其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熱帶以及亞熱帶地區,在我國,“秈稻”的種植區域幾乎都在長江以南。而且產量也更大一些,主要用途是食用和食品加工,比如說做米粉,米線等使用的大米,大多是用這種南方秈米。東北大米的生產週期較短,這種大米的口感要比秈米更好一些,幾乎受到所有中國人的喜愛。筆者走南闖北這些年,去過南方几乎所有的稻穀主產區,在湖南,安徽,江西這些地區,當地居民也知道東北大米好吃,但是日常消費食用的還是以當地產的秈米為主。

由此可見,南方產出的大米總量要比北方產出的大米更高一些,那麼為什麼多數國人對於東北大米更加青睞,但是對於南方大米卻關注不多,這其中有著飲食習慣,地域限制等多方面的因素。


糧油市場報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我國是水稻生產大國,佔世界水稻總產量的30%,同時也是大米的消費大國,平均每年稻穀的消耗量約2億噸左右,這麼多大米,為什麼在市場上銷售的都是東北大米,南方大米哪去了?

東北大米的品牌效應。

提到東北大米,大家就會想到黑龍江的五常大米、響水大米,吉林萬昌大米、舒蘭大米、遼寧的盤錦大米等等,大米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糧食之一,而東北地區肥沃的黑土地生長出來具有地理標誌的東北大米,憑藉其優質的品質加上口碑相傳,推出自己的品牌效應,在市場上購買大米,東北大米價格高銷量也好,比如東北長粒香大米2.8-3元每斤,而南方大米才2.1-2.35元每斤,東北大米價格遠高於南方大米,市民們卻更樂意購買東北大米,這是由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消費開始從普通稻米向優質的粳米轉變,而東北大米主推的就是品牌優質粳米。

南方大米和東北大米的區別。

水稻種植的優勢產區主要是東北、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3個區域,其中南方秈稻產量約佔50%,南方粳稻30%,北方一季粳稻只佔約20%,但近年來南方秈稻產量有下降趨勢,北方粳稻呈增長趨勢。南方大米大部分屬於屬於秈米,一年兩熟,分早稻和晚稻,北方大米是粳米一年一季。南方大米顆粒細長,彈性稍差;東北大米顆粒飽滿、圓潤,煮飯香、粘稠、油潤、彈性好,一年只生長一次的東北大米生長期長達五個月,較之南方地區一年產兩季或是三季的大米來說,東北大米積累的營養物質更多,更豐富,所以東北粳米是具有地域優勢的高品質大米,廣受消費者喜愛。

南北方飲食習慣不同

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很大,南方溫暖溼熱,雨量充沛,所以種植水稻,而北方四季分明,溫差大,降雨量少,旱田多適宜種植小麥,所以南北方人民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差異,南方人以大米為主食,北方人以麵食為主食。南方是大米的主要消費地區,佔大米消耗的90%,南方每年人均消耗大米160公斤左右,而北方年人均消耗才18公斤左右,所以南方地區的大米主要是自產自銷了,東北大米主要就是外銷到全國各地區了,尤其是華東地區和廣東省是大米主要的消費地區。

東北大米在整個市場上佔比約20%,市場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東北大米呢?由於東北大米市場價格高,許多不法商販將陳米二次加工後售賣或者將價格低廉的本地大米冒充是東北大米進行售賣賺取黑心錢,所以我們在商場上不要購買價格低廉的東北大米,這很有可能不是真正的東北大米。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水稻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種植,但是我們買的米主要是東北的,南方產的米都去了哪裡?

一扯上南北“大米”,大家自然要吐槽一番,互掐是難免的,北方人嫌南方米硬,傷胃,南方人嫌東北米軟,不好消化。事實上南北方的大米品種都不一樣,東北種的叫粳稻,生長期長,蛋白質含量高,所以粘一些,南方種的是秈稻,蛋白質含量低,但生長週期短,單位時間內產米能力強,成了糧倉的首選備用糧,各有優點,為什麼平常我們買的米主要是東北的,南方產的米又去了哪裡呢?針對這兩個問題,小周分析如下:

市場出售的大米多為東北大米的原因

1)、商品大米主產區發生了轉移

幾百年前,江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盛產水產和大米而聞名,那個年代受制於水利、種植技術、種植品種,南方確實更適合水稻的種植,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大米的主產區發生了轉移,特別是商品大米主廠區,如今已經來到了東北。

2)、南方多水稻田由兩季變成一季或者不種

南北大米一對比,東北的大米欣欣向榮,而南方的大米,老態龍鍾。南方農村待過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印象,以前水稻的種植至少是兩季,現在農村的水稻田,大多種一季,很多田還荒著,前些日子,小周就接觸了南方的一個老農,把自家兩畝荒廢的良田(一年四季水充足)請挖機給挖出了魚塘,準備養養魚,給自己創收的同時,順便養老,平時釣釣魚,曬曬太陽。

南方大米相對少了,北方在賣的大米自然就多了。

3)、東北大米好吃,擠壓了南方大米的市場

東北的黑土地,屬於高鈣土,又有多條河流,緯度高,日照時間長,地勢開闊,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既能保證粳稻的品質優於秈稻,又能降低種植成本,各方面條件都優於南方農村水稻種植,加上東北大米超高的商品率,嚴重擠壓了南方市場,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東北大米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產的大米去了哪裡?

1)農村自給自足,多出的進了糧倉

南方人均可耕種面積小, 拿咱們村來說,一戶四口之家,水稻田只有不到2畝,每年種一季的水稻,基本上供家人食用,多出的部分則是拉去鎮裡糧倉出售,價格穩定,也不用擔心糧倉不收。

2)二次加工成食品,合理利用大米

南方的大米因為口感和營養價值遜色與北方大米,特別是主產區東北大米,所以很多南方大米被經過了二次加工,製成了酒、糕點和米麵、粉絲等等,當然了,市場上也是有不少大米出售的,像咱們廣西象州大米,也是很出名的。

3)工業原料

大米也常用作工業原料,是製作酒精、營養劑、澱粉、葡萄糖等的原材料。

總結:時代在變化,魚米之鄉也不再魚米了,這不覺得有什麼可惜,東北成為新時代商品大米主產區,是農業生產進步的必然結果,是農村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農人解說


這你就說錯了不是,水稻不是長江以南的專利,水稻不只是種在長江以南的,在我們東北這旮瘩,也是種水稻的,在東北水資源豐富的地區,也不種玉米,也不種大豆,也不種高粱,也不種穀子,全部都是種水稻的!


東北地區所種的水稻雖然只是一季,但是產量高,質量好,做出的米飯糯糯的,口感非常好,當然吃起來也是非常香的,由於東北地區的水稻產量非常高,東北人是吃不了的,所以,東北地區的大米就大量的向南方進軍,不能說佔領了南方的大米市場,但是也是有了它的一席之地!


東北人過去也是吃米的,也是以米為主食的,但是在很多年以前,也就是在70年代以前的時候,東北的水稻種植面積是很少的,所以,那個時候的東北人是吃小米,吃高粱米,吃玉米碴子的,到了後來,水稻在東北大面積推廣播種,東北人基本上全部吃大米了!


後來,隨著水稻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東北人自己種的大米吃不了,所以,就把東北的大米推向了南方,按你說的,你們買的米都是東北大米,那就說明了東北大米,在南方不是隻有了一席之地,而是有了好幾席之地的!



南方都是大量的吃東北的大米,那麼,南方的大米都哪去了,據我瞭解,南方的米粉,米線,米糕都是用南方的大米磨成面做的,所以,也就消耗了大量的南方大米的,而且還有一定數量的南方人,並不一定吃慣東北大米的,他們還是喜歡吃南方大米的!


也就是說,南方的米粉,米線,米糕,還有一些面制食品,都是用南方大米磨成面做的, 所以,你可能在南方的市場上,就很難看到南方自產的大米了,因為南方大米用途更廣泛,更多樣化了,大部分的南方大米都拿著做麵食去了。



2018年下半年,2019年這個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去南方旅遊的時候,我也去逛了南方市場的,在賣大米的攤位上,有大部分的大米都是東北大米,而且也有我家鄉的東北大米,而做大米買賣的,也基本上都是東北人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這個問題很簡單,從人均土地面積就可以知道,南方產大米數量不少,但是人多,人均地,去掉自己吃的,沒有多少能去賣了,東北土地多,所以有多餘的銷售出去。我老家黑龍江的,我們那裡一戶人家一百畝地左右,按照人頭分的,一個人三十畝,小孩,老人算半個。還有很多農場,就這麼說吧,開車倆小時看不見山,全是平原土地,大米在東北屬於少數人種植的,大部分人種植玉米,大豆,各位南方朋友對照一下自己家裡幾畝地,就知道產量的差距了。所以超市都是東北大米多。東北大米歷史上是日本人培育引進的,滿洲國時期種植,以前東北都是高粱米。因為種大米需要水,東北沒有南方那麼多河,所以大米其實種的不多,多數都是朝鮮人種植的,當年日本人教的,這也是東北大米好吃的原因,這也是當年滿洲國不讓中國人吃大米原因。



考拉123397996


水稻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種植,但是我們買的米主要是東北的,南方產的米都去了哪裡?

水稻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種植,主要原因是長江以南地勢比較平坦,水資源較為豐富,長江以南氣候溫暖,日照時間較長,更適合種植水稻了,再加上南方人一般情況下,都喜歡吃米飯為主,一年四季可以種植三季水稻以上,經濟價值較高。

東北地區種植水稻,東北地區解放以前,只有松花江流域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種植水稻,其它的地區由於舊社會不重視農業,不發展水利灌溉,導致了東北地區年年乾旱,老百姓只能利用旱地種植高粱,小麥,玉米為生了;

解放後,黨和政府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東北地區農村慢慢地習慣了種植水稻了,由於東北土地肥沃,日照時間短,種植水稻只能夠種植一季,但是由於東北屬於丘陵城區,無工業汙染,種植水稻以粳稻為主,生長期又較長,收穫的東北大米以營養豐富,口感較好,米質好,價格高而著名,特別是東北五常大米聞名中外,享譽世界。

長江以南雖然說氣候宜人,是種植水稻的糧倉之地,一年四季可以種植三農作物,歷史以來,南方農民一年以種植稻稻麥,稻稻油,或者是種植三季水稻的模式為主,不過由於南方天氣炎熱,溫度高,種植水稻一般情況下以秈稻品種為主,生長期較短,種植出來的水稻不但產量低,而且米質粗糙,口感不好,所以大家平時把種植出來的早稻穀,一般情況下用來餵豬餵養雞鴨鵝的多,而自己把中晚稻留著自己家人吃。

至於說到市場上現在買的都是東北大米,南方產的米又到哪裡去了

面對這個問題,七星老農只能說是一個消費方面的問題了,既然市場上有東北大米出售,那麼就一定有南方大米出售,只是說現在的人工夫輕,吃飯少,又要求口感好,所以大家在市場上購買大米時,一定要買好吃的是吧,再加上東北大米米質與口感比南方大米確定好一點兒,因為東北大米是粳稻米,口感軟軟的,但不發飯,但屬於高檔大米,差的3塊多錢一斤,中檔的10幾塊錢一斤,好的要100多塊錢一斤,屬於經濟收入高的人家吃的,我們一般老百姓都吃不起它。

而南方大米是秈稻米,米質粗糙,口感差,但很發飯,很划算了,但是南方米因為價格低,一般情況下都只有一塊多兩塊錢一斤,所以大多數南方米都是本地人自產自銷了,主要用來煮酒,餵養牲畜,市場上的南方米一般情況下都是工廠,學校,工地食堂給消費掉了吧!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長江以南是種植水稻的主產區並沒有錯誤,但是南方氣溫宜人,一年四季如春,過去是以種植水稻為主,現在以種植高附加值經濟作物類為主了,再加上南方經濟比北方發達,修建的道路房子也比較多,佔用耕地也不少,所以種植的水稻面積也越來越小了,另一方面由於南方以種植秈稻為主,米質粗糙,口感不好,所以種植出來的大米在市場上無競爭優勢,一般情況下都是自產自銷了,也無形中把水稻種植權讓給了東北人種植粳稻去了,東北大米米質優於南方大米,在市場上佔有了主導地位了,所以大家購買大米時,只見東北大米,很少見到南方大米了是吧!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我國稻穀生產狀況

從全國範圍來看,目前我國每年的稻穀產量約為2億噸,其中粳稻產量約有7000萬噸左右,另外還有1億多噸是早秈稻和中晚秈稻。

那麼,在這7000萬噸的粳稻生產中,粳稻種植共有7個主產省份,其中東北三省約佔整個粳稻的產量的50%。

但我們換個統計角度再來看下粳稻生產,黑龍江加上江蘇的產量,約佔整個粳稻產量的一半!

這說明,東北三省是粳稻的主產區,但並不是唯一的粳稻生產地區,長江以南也有粳稻。

我們的需求狀況

說完產量後,我們再說下需求量。

我們每年的稻穀需求量約為1.9億噸,其中粳稻約為6000萬噸。

我們知道,稻穀只要用途就是食品,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大的消費,從這裡可以看出,粳稻消費僅佔大米消費的30%左右,東北三省的粳稻產量更是隻佔到整個消費量的18%。

魚米之鄉才是大米消費的重頭戲

從地域消費來看,北方主要吃的是麵食,南方才是大米消費的主要陣地。

而且,與北方人不同,南方人更喜歡本地米,此前東北大米在南方很少有市場,這幾年也是隨著人口的流動,才逐漸在南方有了那麼一點的銷量。

而東北大米的最主要的銷售區域則是黃淮地區,在這一地區,東北享有極高的聲譽。


每日糧油


記得小時候,水資源豐富,村裡也是種水稻的。直到土地承包到戶前夕,才不再種植了。山東人大米的消費量不大,不太喜歡吃米飯。大米熬粥還是比較常見的。一個三口之家,幾十斤大米夠吃一年了。

南方以大米為主食,水稻種植面積大。但在北方銷售的大米並不多。本人只買過由贛州拉過來的大米,比東北大米便宜幾毛錢,口感不錯。而東北大米在山東受歡迎,主要因為東北大米一年一季,生長週期長一些吧。

大米可以加工很多副食產品,南方所產大米,有一部分用作這方面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