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明明看見爸爸媽媽生氣了還在做壞事?

飄搖憶夢


這是因為,孩子在和父母“爭權”。幼年期孩子的四大“惡行”之一,權力鬥爭。

通常,這種情況出現在父母想要展示自己的權威,操控孩子的行為的家庭中。

這類孩子的心理行為是可預見的:你不讓我幹我非得幹!你讓我乾的我偏不幹!因為我不這樣做,你就會無視我,與其被無視,我更情願惹你生氣。

這種情況起源於孩子對被關注的錯誤認知。

而解決方式也是非常簡單,選擇性無視。鬥爭必須存在於雙方之間,而一方的退出,會讓希望鬥爭的那一方打空。

說個案例:到點睡覺了,媽媽提醒了孩子。孩子說:“我把這個節目看完。”媽媽拒絕,一會兒之後媽媽看到孩子還在沙發上窩著看電視,絲毫沒有想進房間的意思。媽媽生氣了,怒吼了起來,孩子卻越發的得意,彷彿在說:“看!你就是不能操控我!讓我乖乖聽話!”

其實媽媽只要堅定而且平和的把孩子抱進房間,告訴孩子該睡覺了即可。若是孩子鬧。那就讓他鬧好了。潛臺詞是:“我不會和你鬥爭,那太愚蠢了,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睡覺,如果你想鬧,那就鬧完再睡吧,我等你。”


熊孩子專治


首先明確一下,個人並不認為孩子是做“壞事”。

青島的天飄落難得的雪花,女兒在院子裡踩雪玩兒。薄薄一層雪花混合著泥漿在鞋面翻騰。

吼叫、呵斥——肯定是笑著的面容讓女兒更加歡騰。

難得休息日,怎麼可能打她?

難得陪伴孩子玩一會兒,抱起來親暱都來不及。

待到女兒6歲回湖南家鄉,發現狗狗都會繞著她遠遠地跑。女兒不依不饒跟在後面攆,抓住了就是一頓揪耳朵,拽尾巴,狗狗只能沉默——7歲8歲狗都嫌的年紀。呵呵。

童年是玩鬧的、快樂的、無憂的——想想我們的童年,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1.

回不去的童年

夢裡卻又重現

怎麼回到那刻?

嬉笑無憂年華

2.

回不去的童年

看著孩子長大

陪伴最美時光

重返童年快樂


馬桂明12


孩子明明看到父母生氣還要繼續做壞事,這是為什麼呢?

每一個孩子,他不良行為的背後都有他的目的。他為什麼要做壞事?他所做的這個壞事有幾種原因。

1.他只是不小心做了壞事,而且他並不知道這是一件壞事。

2.他做這個壞事,是為了引起父母親的注意,他在尋找關注。

3.做壞事之前他受到了打擊他在尋求報復。

當他做了壞事,受到了父母親的責備之後,他會覺得沒有得到父母親的理解。也許他只是希望你關注她也許她只是希望得到你的一個擁抱但是你卻沒有理解他的這個需求,於是,他還要堅持把這個事情繼續做下去。

另外,當他受到父母親的責備之後,他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面子上過不去,於是有一些自尊心強的孩子,他會堅持把這件事接著做下去而不是乖乖的聽父母的話停下動作。

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做了壞事之後,我們應該先去了解孩子做這件事情背後的原因,同時認同孩子的感受,理解他,接受他。幫他覺得自己被理解,被認同之後,她才願意接受父母親的建議,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和做法。


子喻老師說育兒


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孩子還不能區分什麼是生氣,當他看到父母生氣覺得好玩,以為父母在和他玩,於是就會反覆。

2、所謂的壞事在孩子眼裡沒有大的區別,只是好玩,所以,去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沒辦法明白,就不斷的去確認發生了什麼

3、父母對孩子關注不夠,當孩子有這種行為時看到父母能夠關注,所以,就反覆因些來獲得關注

4、和父母對抗,你越說我越做,平時對孩子的尊重不夠

最後,遇到這種情況,需要父母明確告訴他帶來的後果或者不讓他做的原因,而不是簡單的生氣和批評。


豐盛悅讀郭青燕


有幾點可以提供:

1 孩子從爸媽的表情中理解不了爸媽生氣是為啥,所以會若無其事。

2 孩子只是孩子大人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強加在孩子身上以為孩子知道自己生氣的原因。爸媽只是生氣但是沒有其他行為干預,完全解決不了問題。

3孩子想通過這件事引起父母的留意。

4孩子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太多的是非判斷。

作為家長如果生氣了但是孩子還是沒有反應也不能馬上破口而出去嚇孩子,應該制止他,讓他安靜下來自己的情緒,然後問他,他是在做什麼?要讓孩子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是出於什麼原因去做。


美丫日記


孩子的成長階段過程中,會出現叛逆啊,各種敏感期。如果發現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生氣了,還假裝沒聽到繼續進行,可能是故意引起家長的注意,多得到爸爸媽媽的關心。這個時候不能嚷他,耐心阻止他以後,要講清道理,讓他自己反省,別忘記多抱抱孩子。


杉杉亮晶晶


我家的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出現過叛逆,懂事、孝順、乖巧、和孩子們呆在一起是一種快樂滿足的享受,說孩子們是父母的上輩子的情人真是一點不假,在孩子們說話中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優秀品質,我開玩笑說你們盡檢好聽的說,兒子說我來實際的,媽媽冷了熱了我開空調,困了拿躺椅,餓了給麵包,好有愛的孩子,女兒也是電話問侯不斷,時刻關心父母弟弟,想想我還是很快樂的


寧靜致遠dan12345


孩子到叛逆期了吧。可能是為了引起關注,就算你生氣了,但是對孩子來說,覺得不嚴重,反而覺得好玩,才會繼續做壞事,來重複這種好玩感。所以,要麼不要過多的管束孩子,孩子犯錯很正常,但只要不太過分,就隨他,也別假裝生氣,就當看不到他,過會孩子覺得無趣也就不會繼續做壞事了;要麼就很嚴厲的告訴孩子,你們是真的生氣了,他要是再這麼做會受到處罰。就這樣。


育兒不煩惱


我女兒5歲了,很奇怪的年齡,以前我和爸爸說什麼她都屁顛屁顛的執行,現在不行了一件事說十遍也沒用,有時候我急眼了她還是我行我素,感覺孩子又到了一階段,用這種對抗來取得家長的關注。


用戶6001170896


首先要恭喜這對爸媽,孩子並沒有跟著你們情緒的變化而變化,說明這對父母平時沒有打罵孩子。孩子能有自己的判斷。

再者,父母想讓孩子做什麼可以用生氣以外的其他手段,比如另外拿個東西吸引孩子注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