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否將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綠洲?如果它能成為綠洲,中國將會怎樣?

伊藤英明


我的建議,中國目前完全已有能力舉全國之力從東向西開挖一條引海水大運河了,用建闡泵水之法向西無限制地運送海水。海水也有水利,可航運,可灌溉海水稻,可養殖海水魚類和海生植物,根本水利是要讓大西北富水,有水才有蒸發,天才多雨。氣候也才有改善,沙漠中也才有綠色,而綠色才是一切生命的真家。當然,我並不否定其它的工程設想,如紅旗河工程,又如山東省的蓄水發電工程。方案多了,通過對比,就有鑑別,可行性,經濟性,造福性之大小都可以找到。關鍵是人意識上認為是否重要,是否值得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這一千年之困該不該在我們的手上得到有效的解決了,這恐怕也是開發大西北的題中應有之義。可起鼓舞民心,團結一致向前看的作用。


李198588733


剛從南疆環遊回來,最好的線路剛好是從民豐縣進入沙漠公路,最終於第二日到達輪臺縣改道吐和高速,一路經過托克遜返回首府烏魯木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處,它就給了我一記“下馬威”!當時我選擇路基之下停車宿營,原本腳踩起來較硬的沙地,在經過一晚的駐車之後,大清早就發生了嚴重的陷車“突襲”,以至於沙子將車子的地盤託底,車子根本無法動彈,最後不得不通過報警的途徑,通過警民的合力才從沙漠中脫困。雖然生活在新疆幾十年,卻從來沒有對沙漠有過如此深刻的記憶,我想這一次的記憶會讓我一生銘記。對於題主的建議,個人認為是千秋萬代的大好事,但是實施起來至少要經歷3代以上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既然是幻想那我們就一起按照題主的絲路來聊聊這個世界第二大沙漠,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第一大沙漠綠洲的!

記得多年前聽到一位老者建議:用足夠當量的TNT,將喜馬拉雅山炸個大口子,將印度洋的季風引進,同時融化喜馬拉雅山和喀喇崑崙山的冰川,徹底改變天山南麓的氣候,讓南疆成為新疆第二個“塞外江南”!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這個建議最終克服了所有技術性難題得以實現了,那麼對於新疆的經濟提升,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我想那時國家會將內地省份的一部分人口移民過來,至少不能讓這麼大的一片土地閒置荒廢,如果用來種植小麥和玉米等糧食作物,那新疆的糧食產量將成為全國第一;如果種植棉花和甜菜等經濟作物,到那時世界的棉花價格,應該由中國說了算!總之塔克拉瑪干成為綠洲之後,新疆特別是南疆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將得到極大的提升,說不定新疆會成為全國首個“全域旅遊示範省”,哈哈,想想都爽到極點!

站在國家的角度來看,佔祖國1/6國土面積的新疆,全境都成為適宜人類居住生活的地方,那麼大力的開發是少不了的,一時間,人才、資金、技術蜂擁而至,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國家的經濟會因為新疆的崛起,而一躍成為世界之首。33萬平方公里的荒漠變綠洲,單這一項奇蹟作為自然風光旅遊項目,每年的收入都是十分可觀的。到那時也許美國和澳大利亞會邀請我國技術人員,去幫助他們改造科羅拉多大峽谷,以及澳大利亞逐漸沙化嚴重的區域!擋這兩個人類壯舉再次完成,非洲各國紛紛向中國求助:請求對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進行改造。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不用懷疑,中國無論從綜合國力還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方面,都是位列世界首位的國家,就連美國也會畢恭畢敬的承認中國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棟哥遊記


中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33萬平方公里,世界上第二大沙漠。

前幾年中國的有些科學家發表論文和建議,實施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綠化工程,一是從渤海階梯式揚水,將海水引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二是從青藏高原調水入疆灌溉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這兩項設想雖然在設想階段,還沒有進行專家論證上升到國家決策。

從目前中國的經濟和技術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科學。認為應該選擇第二套方案最好,從青藏高原引水入疆距離比較近,利用青藏高原的梯級落差省時、省力、省資金,投資少見效快,20年內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變綠州,還可以改變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氣侯。

建議國家儘快實施青藏高原的梯級調水方案,中國的技術世界先進,經濟不差💰,完全有能力完成這項跨世績工程,期望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早日變成綠洲。











張書明8023


中國有能力在沙漠建立綠洲,但沒有意義,甚至純屬胡扯多此一舉,願意後代到沙漠生活還是去燈紅酒綠的大城市,正常人一般都會選擇城市,修真的,出家的另說。

隨著城市化推進,我國農業將集中到東北大平原和華北大平原,江漢平原,四川盆地等地為輔助,實際僅東北平原的潛力就可以養活全部的14億人口,而西部大部分耕地將廢棄,逐漸成為無人區,荒山野嶺西北風。

至於改變氣候之類純屬胡扯,中國中東部每年過境60萬億方水汽,形成2.5萬億方降水,就憑藉調水幾百億方就想改變環境,沒有這個量幾千倍的水量,都是白給。

隨著現代溫室農業的發展,甘肅,青海,新疆農業會逐漸向節水農業進化。

以色列以不足6億立方米的約旦河水資源養活600萬人口,而且農業還大量出口,他們一個溫室大棚一畝地產西紅柿50噸,而且還在增產中。

黑河年徑流38億方

伊犁河 150多億方

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大河

和田河 23億方

開都河34億方

孔雀河 13億方

阿克蘇河 33億方

葉爾羌河 65億方

喀什格爾河 22億方

車爾陳河16億方

烏魯木齊河 2.5億方---烏魯木齊400萬人口的主要水源

以目前的施工能力,烏魯木齊想從近在咫尺開都河調水都是奢望,還想從渤海西藏往新疆調水,這是月薪3000不到的人定個小目標,先賺它一個億?

溫室節水農業如果能達到以色列目前水平,只要利用好葉爾羌河65億方 一條河的水資源,養活整個新疆人口都要綽綽有餘。

遠期看,國家重點投入的是農業科技,而非擴大耕地,實際再過幾十年,隨著城市化推進,東部會有數以億計的耕地永久拋荒,實際目前拋荒已經過3億畝了。




獵蜂聯盟工作室


塔克拉瑪干沙漠別名“死亡之海”,中國最大的沙漠,地處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面積33萬平方公里,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從目前來看個人覺得變成綠洲的難度較大,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沙漠面積太大,花費人力物力財力不可估量;二是氣候條件惡劣,降水少溫度高,交通不便,無法保障後勤;三是,流動沙丘比例太高要解決相關技術難題不容易。

但是,我國有了改造毛烏素沙漠的成功經驗和“藏水入疆”的偉大計劃,相信以後是可以慢慢變成綠洲的。

那時候中國又將走在沙漠治理的世界前列,改造好的沙漠變成綠洲會提供更多居住地,田地,會慢慢讓生態變得多樣起來造福子民!





四海狂徒


沙漠可以治理成綠洲。

1.形成沙漠的主要問題,是區域缺水。

2.沙漠區域缺水主要是沒有高山,這樣雲彩路過,不會形成引流效應。看看我國長江,黃河水系,基本依託珠峰與天空的雲彩,形成引流效應。

3.為此,要在沙漠中心位置堆砌一座山,在2000-3000米海拔。

4.解決沙漠如何堆砌高山問題。

(1)國內現在白色汙染很嚴重,收集用過個塑料袋之類工業,生活廢品。

(2)用塑料的粘性和一定配比的沙子,擠壓成砂磚。

(3)把這些砂磚堆砌成方圓十公里,高度2000-3000的高山。


那河那江那海


看到平均絕大部分都是覺得這是偉大的工程。好的不得了!

你們忘記了一個重要原因。新疆變成現在這個樣樣子,是自然規律。不是人為。這麼多年,所有的生物都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環境。尤其是農作物。新疆的很多農作物都是超級抗鹼,耐旱的農作物。這些農作物的特性就是不能常年有雨,哪怕是多一些都不行。

舉例,南疆近幾年雨水逐漸增多,導致重大問題。棉花減產,蟲害增多,果園等一樣的結局。開春的時候還有倒春寒,果園的花直接被凍死。這一年就算全部交代這兒了!北疆更不用說了,

我這是說的局部帶有典型的。大家今年吃的蘋果,香梨,價格都比去年高了吧?那是因為,蘋果今年陝西甘肅遭遇倒春寒。香梨也遭遇了。產量減少70%以上。

這都是什麼原因呢?不放告訴你們,青藏高原因為全球溫室效應導致冰川融化,湖泊增多。很多雨水都是這樣帶過來的。

所以大家說變成綠洲。聽起來挺好。實際上有很多我們預想不到的問題發生!


農業服務尋合夥人


塔克拉瑪干沙漠綠化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本人覺得比建設珠港澳大橋還有意義。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對西部地區的投資和政策支持比起東部真是太少了,中國現在發展非常不平衡,中西部嚴重落後,重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區環境惡化,新疆領土佔中國六分之一,gdp還不如一個蘇州,我們要想長遠發展必須大力發展中西部地區,大力改善環境,發展新疆,否則總有一天我們國家會被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撕裂。


明靜致遠


發表下個人看法,我認為人定能勝天這句話,沙漠變綠洲肯定好啊,看了以上朋友的評論我不認同,難道沙漠變綠洲一定要人去住哪裡?既然可以變綠洲為什麼以後不可以大量種植水果之類?人人都知道沙漠缺水,肯定不適合人居住,但是在我們看得見的好處目前至少在氣候方面會大大改觀吧!如果說沒用國家投入那麼多科學家去改善,雖然目前我們這代人看不到,我想問誰敢說一輩子無用,如果照你們的眼光,誰會想到現在的人類可以上太空,歷史為什麼出愚公移山,精衛填海之說?所以改變沙漠綠洲項目是一偉大工程利國利民,不知哪一代一定會大放異彩。


無情軒少


這個問題,很早我就說過,可惜大家不感興趣。

今天我們人類更喜歡“仰望星空”,把未來都寄希望於浩渺無垠的宇宙星空裡,甚至最優秀的科學家,人類中的智者,比如霍金,都說趕快外星球移民。

地球上還有數不清的未知,更有難以打開的奧秘,比如地震,對地球內部的瞭解遠比對外星球的瞭解更有價值一些。比如沙漠治理。與其耗資無數地探月登月,為什麼不先把諸多的沙漠戈壁改變成人間樂園?這總比盼望著月球移民更現實更容易一千倍吧!

事實上,把沙漠變綠洲的行為,人類從沒有停止過,但實效卻微乎其微。個人努力難以實現,為什麼國家不組織大規模行動?因為所有的行動都失敗了,人類沒有能力改變。

這就很有意思了!自己的家園,我們沒有能力改變,但我們寄希望於,可以改變比這個困難一千倍一萬倍的地方,我們說,那裡是人類的禁區,我們一定要打破這個禁區,我們為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做到。

說實話,這樣的行為能不能成功,我相信沒有人知道。政府官員不知道,為此奮鬥終生的科學家們也不知道,各種藉此謀生的人們也不知道,我們這些普羅大眾平民百姓就更不知道了。管它能不能成功哪,不做誰知道能否成功?我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我們努力了,即使最終失敗了,我們也沒有遺憾了。

這就是沙漠治理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