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礦業一把虧25億元!19萬投資者躺槍,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A股黑天鵝多,讓投資者防不勝防,即使損失慘重,但是還不能找人賠償,只能自己默默承擔,

西部礦業曾經有一個業績公告,那就是18年利潤下降1.6億元,而17年是2.6億元左右,也就是說18年利潤大約是1億元。

但是平靜的後面潛伏者巨浪,有色巨頭西部礦業突然業績爆雷,公司發佈公告,大幅下修業績預期,2018年度淨虧損約20.63億元。算下來等於一口氣虧掉了過去7年的淨利潤,這讓19萬股東猝不及防。

當天股價跳空低開,收盤下跌7.25%,投資者損失頗大。

西部礦業緣何鉅虧?

幸福的家庭原因相似,不幸的家庭原因各異,西部礦業鉅虧在於計提資產損失, 對於前後兩份業績預告預測的淨利潤相差超過20億元的原因,西部礦業表示,因公司根據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公司存在的減值跡象,在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協助下對該股權投資的可回收金額進行了評估。經評估,公司對青投集團股權價值的可回收金額為零,因此確認對青投集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 25.22 億元。

交易所問詢和投資者的憤怒

面對盈利一億元到到鉅虧20多億元,投資者一片憤怒譴責之聲,股吧上面有頗多的吐槽,筆者也就不舉例了,監管層也難以坐得安穩,上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公司在財務管理及信息披露事務管理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等。

這一詢問只是一種理性問詢,上市公司也很容易回答,因為有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但問題是緣何不在年報預告披露,讓投資者有一個準備可以規避損失,現在是在沒有一絲絲任何防備下,利空就突然襲來,搞得大家全軍覆沒,投資者心裡怎麼可能好受,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業績預告是一個很嚴謹的事情,是作為重大信息披露的,來不得半點馬虎,因此上交所面對突然來襲的資產計提損失,要求公司回覆一個問題,公司在前期業績預告中,未預計該項重大減值損失的原因、決策機制和主要決策人。

這問題問到點子上了,公司業績預告僅僅過去了幾個月,緣何當初沒有任何的資產減值計提,突然之間就要來一個業績大洗澡而鉅虧,這樣的決策是不是太突然了。當初 年報預告是不是嚴謹,又是如何做出年報預測的。

18年年報預測與年報公告之間從盈利到鉅虧不在少數,關鍵是商譽減值和財產計提損失,讓投資諮飽受股價過山車之苦。如何遏制這種商譽減值帶來的股價暴跌,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監管方向。


杜坤維


西部礦業有點坑投資者,年報披露前一週,突然宣佈業績變臉從預盈1億變預虧20.36億元,但是從鉅虧的主要原因來看,和年初的那些業績大變臉的企業一樣,都是由於大額的資產/商譽減值所致,並非經營性鉅虧——

其此次業績變臉主要是因為對聯營企業青投集團的全額計提,稱經評估,公司對青投集團股權價值的可回收金額為零,因此確認對青投集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25.22 億元,直接導致了公司業績的大變臉。

這種鉅虧存在巨大的“貓膩”,有趁機財務大洗澡,把虧損都計提到2018年報中,方便往後輕裝上陣的嫌疑,這種手段在A股上市公司中並不罕見,公司也因此火速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但是縱使被上交所關注,上市公司往往也就是回覆一番罷了,這也是當前A股市場監管的一大缺陷。整體而言,西部礦業2018年報鉅虧格局難改,重大利空下,相關的這以去年三季度末的近19萬投資者只能自求多福了。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