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血脂檢查,怎麼看報告?

手機用戶73971072386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朋友,血脂檢查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通常可以檢查血脂四項或血脂七項,不管檢查幾項,血脂報告單還是比較容易看懂的,今天就來為大家解讀下血脂檢查報告單上這些數字的意義。

在血脂檢查的報告單上,通常都標註了參考值的上限或者下限,如果出現了某個或多個指標的異常,也會用向上或者向下的箭頭標註,當然僅僅知道這些指標偏高了還是偏低了,也還不太足夠。

在血脂檢查的幾項指標中,通常對心血管影響最大的指標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總膽固醇的參考值是5.2mmol/L(以下單位同),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參考值是3.4,如果是總膽固醇超過了7.9,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了4.9,不需要其他的輔助指標評估,就可以判斷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了,所謂高危,就是這類朋友10年內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超過10%。通常情況下,對於這樣的血脂情況,應該及時的進行相關的生活幹預和藥物干預,把血脂控制下來。

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上面兩個指標的水平未超標,也並不算達標,通常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應該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到1.8以下,或者應該至少在原有的基礎上降低50%以上;而如果是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卻屬於高危風險的朋友,也應該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2.6以下才算達標。

說完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我們再來說說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主要作用是轉運體內外周組織中多餘的膽固醇回到肝臟,有個肝臟分解代謝後排洩出體外,因此,相對於前面談到的兩個指標,這個指標如果偏低(一般參考值是1.04),對心血管方面是一種風險因素。通常我們用總膽固醇減去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來作為評估心血管疾病患者風險的第二指標(第一指標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最好低於2.6,而對於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者,這個值最好低於3.4。

甘油三酯是獨立於這三個指標外的一個指標,甘油三酯的值高低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長期過度節食、或者檢查前飲食過度油膩,未嚴格保持空腹12小時,都有可能會使甘油三酯的測定值偏高,因此,在血脂檢查前,一定要正常飲食,並嚴格保持空腹12小時以上,這時測得的甘油三酯水平,反應的主要是人體內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這個值通常參考值是1.7,超過這個值就算超標了。甘油三酯的升高同樣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

如果是單純甘油三酯超標,在未超過5.8的情況下,屬於輕中度的甘油三酯升高問題,這種情形下,可以通過加強生活控制來降低,而如果對於超過5.8的重度升高的情況,就更應該引起注意,甘油三酯重度升高,除了影響心血管健康,還常常會辦法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問題。

除了這4個常見的血脂指標,在血脂檢查七項中,還有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以及脂蛋白a三個指標,載脂蛋白A1指徵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載脂蛋白b指徵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用於輔助診斷和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脂蛋白a比較特殊,是一個獨立的指標,這個指標受飲食、運動、藥物等外界干預因素影響很小,而往往與人的體質和遺傳因素有很大關係,對於脂蛋白a升高的朋友,特別是高出很多倍的朋友,一方面應該排查肝臟問題,如果肝臟沒有問題,那麼多是遺傳和體質原因,通常生活幹預和服藥對其沒有好的降低效果,控制好其他血脂指標,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好。


李藥師談健康


血脂檢查是我們的常規體檢項目,正常的血脂可以使我們免受諸多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困擾,而異常的血脂不僅會導致高脂血症,還會增加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病。那麼,拿到血脂檢查報告後,怎麼確定自己的血脂是否正常,怎麼確定自己是否需要治療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疑。

怎麼確定血脂是否存在異常?

拿到血脂檢查報告以後,我們通常重點觀察四個項目: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膽固醇。膽固醇是我們機體合成細胞膜、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的重要原料,但高於正常範圍的膽固醇卻可引起、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增加腦卒中、心梗、腎動脈狹窄的風險,所以,正常範圍的膽固醇可避免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膽固醇的正常範圍為不超過5.18mmol/L為宜。

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稱為“壞膽固醇”,之所以說它壞,是因為它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就是它,將膽固醇轉運至動脈內膜下,引起一系列血管病變,導致血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有助於預防冠心病、腦梗死等疾病的發生。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範圍為不超過3.37為宜。<strong>

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又被稱為“好膽固醇”,它與低密度脂蛋白是兩個冤家。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作用是將膽固醇從血管內膜下轉運至肝臟,減少對動脈內膜的損害,它和低密度脂蛋白從事著相反的工作,故被人們冠以“好膽固醇”的名號。高密度脂蛋白的正常範圍為1.04-1.55mmol/L之間,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密度脂蛋白允許超過1.55mmol/L。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可以為我們人體代謝提供能量,但它也是我們血管中奔跑的“肥肉”,多餘的甘油三酯會已脂肪的形式儲存在我們的皮下,同時,多餘的脂肪也會加重我們的血管病變,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所以,“肥肉”太多了,不好。甘油三酯的正常範圍為不超過1.7mmol/L為宜。<strong>

發現血脂異常以後,我們首先應再次複查一次血脂,與上次血脂檢查時間最好間隔一週,但不超過2月,測量前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晚8點以後禁止進食,次日早晨空腹抽血檢查。若複查仍異常,再考慮治療方案。治療方案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

改變生活方式主要為減少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的攝入。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動物脂肪中,故血脂異常的患者應少吃肥肉及動物類油脂,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為宜,低於7%更好;膽固醇主要存在動物內臟、蛋黃、蟹黃等食物中,故血脂異常的患者應少吃上述食物。其次,可適當增加穀類、豆類、水果、蔬菜等食物的攝入,因為這些食物有助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此外,血脂異常的患者應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游泳、快走、打太極等,每日30分鐘,每週最好5次。

藥物治療。當膽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明顯升高時,可給予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降血脂,療效不佳時,可與依折麥布(抑制腸道膽固醇的吸收)聯用,療效不錯;也可加量他汀,但不良反應發生率也增高。當甘油三脂明顯升高時,可給予貝特(非諾貝特、苯扎貝特等)降血脂,療效欠佳時,可聯用海魚油。如果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他汀、貝特等藥物均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但作用有限,建議以改變生活方式為主。

綜上,血脂檢查重點關注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膽固醇不超過5.18mmol/L為宜,低密度脂蛋白不超過3.37為宜,高密度脂蛋白的正常範圍為1.04-1.55mmol/L,甘油三酯不超過1.7mmol/L為宜。當出現血脂異常時,首先應改變生活方式,減少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入,多吃豆類、穀類、水果、蔬菜。當膽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明顯升高時,可給予他汀降血脂,療效不佳時,可與依折麥布聯用;當甘油三脂明顯升高時,可給予貝特降血脂,療效欠佳時,可聯用海魚油。

<strong><strong>


醫學莘


一、血脂檢查中都有哪些結果?

常規的血脂檢查大多數包含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等幾項。當然可能還會包括其他一些項目和內容,我們拿到體檢報告以後,多數看的內容是以上這些幾項結果。血脂檢查很常見也很普遍,對於許多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消化科疾病等科的患者來說,血脂檢查非常有必要。

二、怎麼樣查看血脂結果?

在拿到血脂檢查的化驗單以後,這些結果在檢查單上,都會給出具體的數值和參考標準。往往參考標準還會給出患者這些血脂,正常範圍的上限和下限。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可以簡單的看出患者的血脂對於正常標準,是否高和低,是否有其他異常?但事實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三、血脂正常就一定正常嗎?

即便是我們的檢查結果,就在所給出的參考範圍以內,有可能仍然需要調整藥物,或者是調整治療方案。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有好多疾病,比如已經罹患冠心病的患者來說,其對血脂的要求可能會更為苛刻,所以對其檢查的結果,可能會有另外的參考標準。對於正常人來說,如果氣血值稍微升高,也不盡然都需要進行治療,仍然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使用藥物。所以說,即便是看到參考範圍以內的結果,仍然在有必要的時候進行專科的諮詢,以便進行進一步治療。



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很多人拿到自己的血脂檢查單,面對一大堆的指標往往是一頭霧水,看到某個數值超標更是擔心的不行。今天,“問上醫”就跟大家講講這些檢測指標的含義,以及如何防治高血脂。


血脂檢查單上的常見指標

通常一張血脂報告單上會出現以下幾個指標:總膽固醇、甘油三脂、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這些指標都代表什麼意義呢?

1.總膽固醇

總膽固醇是組成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如果沒有總膽固醇或總膽固醇不足,許多營養物質就無法被細胞吸收利用。

此外,膽固醇還是合成性激素、皮質激素等重要激素的原材料。如果膽固醇不足,也會影響各器官正常工作。

2.甘油三酯

甘油三脂主要是以脂肪的形式存儲體內,為人體供應能量。甘油三酯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食物的消化吸收產生,二是肝臟自己合成。

3.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脂蛋白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溶性低,只有被脂蛋白包裹起來,才能通過血液運送至全身各處。脂蛋白就相當於一個“航母”,裝配有不同類型的“運輸船”,主要包括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極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負責運送肝臟生成的甘油三酯。如果甘油三酯進入脂肪細胞,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脂肪細胞就會增大,人就會變胖,體重就會增加。

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負責轉移肝臟生成的膽固醇。如果低密度脂蛋白過多,就會招來巨噬細胞,當巨噬細胞也無法清除這些膽固醇的時候,巨噬細胞就會變成泡沫細胞,沉積在血管中,變成斑塊,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也叫作“壞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負責把周圍組織的多餘的膽固醇運回肝臟,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所以我們常說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脂蛋白”。


  1. 總膽固醇超過5.18mmol/L,說明血管中的脂質分子偏多,需要及時干預。一旦高於6.22mmol/L時就得服用降脂藥物,常用的降脂藥有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等。

  2. 甘油三酯超過1.7mmol/L,就需要注意了。一旦超過2.26mmol/L,建議選用貝特類藥物降脂。

  3.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大於3.37mmol/L,需要及時干預。一旦超過了4.12mmol/L,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來降血脂。

  4. 高密度脂蛋白如果低於1.04mmol/L,也容易發生危險。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最好的方法是堅持運動。




你好,血脂檢查是在體檢和疾病篩時,都是常規則檢查,好多患者看作血脂檢查報告,疑問重重!其實,若是瞭解血脂檢查報告的特點及相關意義,即怎麼看血脂報告,不必過分擔心的。
血脂檢查報告如圖
一般我們說的血脂檢查通常包括四項:
1,甘油三酯(T):如圖,2.03,箭頭朝上,表示升高,因其超過了正常範圍(0.2~1.71mmol/L),這個值最易受飲食的影響,若檢查前幾天沒有素食者,有可能升高。一般偏高問題不大,若明顯升高幾倍達10mmol/L(飲食、肝、小腸等疾病引起),就有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2,總膽固醇(TC):如圖,4.51,其在3.25~5.2mmol/L之間,為正常的。
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如圖,2.37,其也在2~3.12mmol/L,為正常的。

以上3個血脂總稱為“壞膽固醇”,其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其中以LDL-C最為重要。

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如圖,0.88,箭頭朝下,表明低於正常值1.1~1.55mmol/L。而HDL-C則被認為是“好膽固醇”,即對身體好的,是冠心病的保護因素,所以降低後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大。

若是前三個的結果偏高偏低大家不要擔心,可能是飲食等因素影響,沒有大的疾病。若是大大超過正常值,醫生會幫助找原因。

另外,若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吸菸、早發缺血性心血管家族史、高齡等,各個血脂的值的意義不一樣,要求降到某個值的標準又不一樣,是否需要吃調血脂藥物,這些複雜的事情交給專業醫生處理。
作為患者,切記以下兩點:

1,血脂異常是通過實驗室檢查而發現、診斷及分型的。測定空腹(禁食12~14小時)血漿或血清TC、TG、LDL-C、HDL-C。抽血前的最後一餐應忌食高脂食物和禁酒(否則檢查不準確的)。

2,血脂高低,正常,不要自行亂吃藥物,以免發生不良副作用。若有異常,一般應注意生活調整,1個月後複查,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血脂。
最後,有的血脂報告還包括其他的一些脂蛋白,其作用不如這4個應用廣泛,醫生會根據具體問題分析。

餘千蘭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很多人拿到血脂的報告,就一頭霧水了。和血糖不一樣,血脂報告不是一項指標的報告,而是一組指標。基本的血脂檢查至少包含四項指標,分別是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些單位的血脂檢查還有極低密度脂蛋白。

這裡要說明一下,現在很多人看到膽固醇三個字就感覺不好。其實血脂檢查當中的四項都是人體必須有的物質,在新陳代謝中都有各自的作用。只有指標超過了正常範圍,才會對健康有不利影響。我們先看一下血脂的正常值,如下圖。

各個醫療機構的檢測方法有一些不同,所以正常值也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差別很小。超出正常值一般會用箭頭表示,箭頭向上表示超過正常值,箭頭向下表示低於正常值。

血脂四項包含兩種脂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甘油三酯就一項指標,受食物影響非常大,所以查血脂前一天不能大吃大喝大量喝酒,早晨要空腹抽血。膽固醇受食物影響很小,包括3項指標,其中高密度脂蛋白俗稱好膽固醇,我們希望這個指標高一點。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膽固醇,低一點好。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之間有蹺蹺板關係,一個高另一個就低。



高脂血症是一個統稱,四項指標可以組合成很多種類型,如單純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膽固醇血癥、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等。高脂血症的嚴重程度除了看血脂的指標,還要結合患者有沒有合併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病等高危險因素。所以,高脂血症的治療不是那麼簡單的,最好找專業醫生和營養師指導。


福爸聊營養


臨床上檢測血脂的項目較多,血脂的基本檢測項目為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當您拿到自己的血脂化驗結果,主要看這四項指標:

1、總膽固醇

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受年齡、家庭、性別、遺傳、飲食、精神等多種因素影響,總膽固醇的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危險因素。隨著總膽固醇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病危險增高。《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指出:總膽固醇<5.18mmol/L為合適範圍;總膽固醇5.18~6.19mmol/L為邊緣升高;總膽固醇≥6.22mmol/L為升高。總膽固醇升高可見於肥胖症、糖尿病、腎病綜合徵、甲狀腺機能低下、黃色瘤、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粥樣硬化以及肝外膽道阻塞性疾病、膽汁性肝硬化等疾病。

2、甘油三酯

隨著甘油三酯水平上升,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病危險有所升高。甘油三酯在1.70mmol/L以下為合適範圍,1.70~2.25mmol/L為邊緣升高,≥2.26mmol/L為升高。

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隨著LDL-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病危險上升的趨勢及程度與總膽固醇相似。LDL-C<3.37mmol/L為合適範圍;LDL-C在3.37~4.12mmol/L之間為邊緣升高;LDL-C≥4.14mmol/L為升高。LDL-C又被叫做“壞”膽固醇。“壞”膽固醇會進入血管內,潛伏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而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研究結果顯示:隨著HDL-C水平的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病危險增加。HDL-C<1.04mmol/L為減低;HDL-C≥1.04mmol/L 為合適範圍;HDL-C≥1.55mmol/L為升高。HDL-C被稱為“好”膽固醇,其主要功能是將膽固醇從周圍組織細胞轉運到肝臟,將過多的膽固醇代謝及排洩,以維持血漿正常膽固醇水平,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它的含量越低,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就越大。


糖尿病之友


你好!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鍵關注,或許過往的內容能夠幫到你。

節日好!簡單告訴你一些原則。

看報告前看看自己的體型

亞洲人的身材基本都是蘋果型身材,就是四肢細但肚子大,有些人不脫衣服見不到隆起的肚子,一脫了不得。

另外,要看自己的腰臀比,用腰圍除以臀圍的數據。如果男士超過0.9,女士超過0.8,要考慮內臟脂肪超標的可能。

同時,要考慮你的甘油三酯超標的可能。

如果你體重和體脂都超標,BMI指數屬於超重,同時身材不是健美運動員身材,你的體脂也一定超標。

另外,看看你有沒有宵夜、熬夜、吸菸、喝酒的習慣,如果有加上以上情況,你的血脂不會好看。

如果你的身材符合上述情況,不要做血脂檢查,基本上也要注意你的血脂了。

這三個指標不能高

在你去做血脂檢查時,至少是血脂四項,也就是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快速瞭解一下膽固醇。膽固醇是身體必須的重要營養素,具體作用不在這裡贅述,並且不是我們講的重點,自己百度一下優點。

我們今天講的主要是它不是一個好東西,因為大部分人對於膽固醇來說,處在膽固醇超標或者代謝失調的狀態。

它會導致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等。

它的正常參考值是3.1-5.7mmol/L,對於冠心病的潛在威脅的臨界點是5.18mmol/L,這個數據也在提示冠狀動脈硬化處於中度,要低脂低碳飲食干預了。

當膽固醇超過5.7mmol/L,就在提示患動脈硬化處在高度風險。這是低脂低碳飲食干預很重要,如果做不到飲食干預,一定要吃藥治療。

如果膽固醇達到7.26mmol/L,要高度重視,並且藥物治療必須介入。

快速瞭解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主要給身體功能。不僅高脂食物,包括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都會導致甘油三酯超標。

檢查時,如果甘油三酯超過4.52mmol/L,是要降甘油三酯的重要臨界線。

甘油三酯被確定是冠心病的獨立因素,也就是說,不需要其它條件,單純只靠甘油三酯升高就會導致冠心病。

快速瞭解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把肝臟中的膽固醇運送到全身血管,多餘的積累在血管的末梢部位,影響血管,促進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如果膽固醇接近上限,同時,高密度脂蛋白偏低,低密度脂蛋白又高,要建議採取低脂低碳飲食。

這個指標不能低

不能低的是高密度脂蛋白。它俗稱叫做好膽固醇,它的工作是將身體血管裡的膽固醇蒐集回肝臟後,經過轉化從腸道排出。所以,有它很重要。

血脂異常且有可能導致冠心病的一個信息是:你的高密度脂蛋白偏低。

先把正常值給你:

男性:1.14-1.76mmol/L

女性:1.22-1.91mmol/L

冠心病的警報數據是:

男性小於0.91mmol/L,女性小於1.03mmol/L。這個時候,即使膽固醇在正常範圍都依舊有冠心病的風險。

同時也有動脈硬化、高甘油三酯血癥、糖尿病、肝損傷的風險。

你有沒有其他的狀況

你在看血脂檢查報告時,你要看你現在處在怎樣的身體狀況。如果有其他的疾病,需要綜合考慮。

同時,雖然我在上面已經把一些關鍵點跟你說了,但是無法做出完整診斷,這需要你的醫生來做出診斷,請勿自己判斷。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方式

到現在為止,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提高你的高密度脂蛋白。最佳方式是低脂低碳飲食加上有效的有氧運動。如何做到有效,這是另一個問題,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

好了,今天先寫到這裡,關於血脂管理會不斷在這個分享我的認知,以此服務大家。祝節日好!


嚴料坊


段醫生答疑在線🏊如何看懂血脂檢查🏊

高血脂因為臨床症狀不典型而容易被忽視,血脂檢查是明確血脂水平的主要途徑。


常見血脂檢查包含哪幾項?

我們臨床中常見的血脂檢查一般包含七項,分別是: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

重點關注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怎樣具體解讀血脂臨床含義?

(1)總膽固醇(TC)參考值:2.85~5.70mmol/L

升高的危害:血膽固醇每升高1%,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就會相應增高2%,因此提示有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升高意義:提示存在高脂飲食、菸酒影響及血液濃縮等生理因素;患有高脂血症、腎病綜合徵、糖尿病等疾病。

降低意義:出現營養不良,肝硬化、腫瘤等疾病,導致攝入不足。

(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參考值:2.07~3.63mmol/L

升高的危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也是我們常講的“壞”膽固醇,因此它就順理成章的成了我們防治血脂異常的首要目標。

升高意義:多見於高脂血症、甲減、腎病綜合徵以及遺傳相關的高脂蛋白血癥等疾病。

降低意義:可見於甲亢、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及各種惡性腫瘤等疾病。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參考值:0.93~1.81mmol/L,臨床推薦:≥1.04mmol/L或40mg/dl

臨床意義: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我們常講的“好”膽固醇,它的作用是將組織中游離的膽固醇“回收”到肝臟,從而降低了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風險。

降低意義:提示患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機率增大。

(4)甘油三酯(TG)參考值:0.45~1.70mmol/L

升高的危害:我國單純高甘油三酯患者患病逐年升高,並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的發生。

升高意義:常見於各種高脂血症、痛風、糖尿病、甲減、胰腺炎等疾病。

降低意義:營養消化吸收不良、甲亢等疾病,以及過度飢餓及運動等因素影響。

(5)其它脂蛋白的意義

①脂蛋白(a)升高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發病率。

②載脂蛋白A1反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降低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機率,數值低則其患病率就會相應的增加。

③載脂蛋白b反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會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機率,數值低則其患病率就會相應的減小。


特別注意

①血脂檢驗的參考值只作為臨床參考,根據不同的高危人群其達標值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向醫生詳細講明病情;

②健康的生活方式確實能降脂,包括飲食結構改善、加強運動、減輕體重、戒菸禁酒等;

③當單純的生活方式改善血脂不理想時,要及時藥物治療,不要諱疾忌醫,因小失大。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作為一名檢驗科的醫務工作者,血脂檢測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那麼血脂檢查報告,我們該怎樣看呢?專業的知識,就讓專業的來解答。

一般的血脂檢測項目包括: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那麼,當我們拿到報告單的時候,我們該怎樣看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分辨出哪個指標是好的指標,哪個指標是壞的指標。

壞的指標:甘油三脂、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B。(值越高越不好)

甘油三脂和載脂蛋白B是冠心病發病的一個危險因素;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

好的指標: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1。(值越低越不好)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成負相關,就是說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值高的話就不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載脂蛋白A1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明顯的正相關,作用也是差不多的,冠心病、腦血管患者的載脂蛋白A1一般都偏低的。

這樣理解,是不是簡單多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