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了近10年,她說希望這件事可以一直做到100歲!

2019年3月27日,我撥通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電話號碼。說它陌生是因為我對對方一無所知,甚至連名字都不清楚。說它熟悉是因為這個頭像、這個暱稱、這個電話,曾經在愛心人士捐贈列表裡出現過很多次......

50元、100元、200元、甚至1000元,我彷彿隔著電話也能感受到每一個數字背後那顆滿懷愛意的心。

起初我以為捐款人大多是衣食無憂的,只是拿生活之餘的閒錢來捐款,但打過幾通電話之後我才發現事情並不像我想的那樣,許多愛心人士真的是自己省吃儉用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而更可貴的是他們中的有些人一做就是好幾年。

在眾多電話採訪對象中,有一位阿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阿姨來自江西省九江市,雖然她不願意過多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但在後來的聊天中我瞭解到其實她的生活過得也不富裕。

2017年12月1日凌晨5點56分58秒,這是她第一次在社會扶貧APP端按下“幫助TA”的按鈕......她說,這是她的第一次,但肯定不是最後一次。

接到我的電話她說感到很意外,她告訴我很多年前開始,她就一直關注公益、關注慈善,並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她經常利用工作之餘參加一些義工聯合會志願者活動,去福利院看望老人,陪老人唱歌,為他們包上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除此之外,她曾經還助養過一個孤兒。

孤兒也會哭,也會想要撒嬌

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張阿姨通過朋友介紹助養了一位孤兒,對善良的張阿姨來說,那是她人生中一次難忘的經歷。

當我問及她為什麼會選擇助養一個孤兒的時候,她猶豫了片刻,然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因為我是一個“過來人”,我和他們有著同樣的經歷,所以我特別能理解一個“孤兒”的孤獨與無助,我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她告訴我,現在其實有很多孤兒並不只是缺乏生活裡的物質,他們也需要被關懷、被呵護,也喜歡洋娃娃、想要擁有小汽車、會哭會鬧、想要撒嬌。

每個週末張阿姨都會把助養的小姑娘接到自己家裡,讓她和自己的孩子或者同齡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有空的時候還會帶著他們一起出去爬爬山、放放風箏、吃點好吃的美食等。她對小朋友視如己出,既嚴厲又溫柔,將更多的關愛和溫暖給了她。

張阿姨說這個小姑娘平時每天6點就要起床了,疊被子、燒水、為爺爺和自己準備早飯,小小的身影在昏暗的屋子裡忙碌著。安頓好家中的一切之後,再背上重重的書包跋涉近1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放學了,她也不能像許多其他小朋友一樣去嬉笑打鬧,她要一路上撿拾柴火,然後回家給爺爺燒飯用。這個孩子學習特別努力,家裡的獎狀貼滿了一整面牆......

可是令張阿姨至今都感到遺憾的是,因為個人原因,沒能夠一直陪在她的身邊。她說現在自己的女兒還經常會問,那個小姐姐怎麼不來和我玩了呀媽媽?我好想她呀!

做父母的,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了

在眾多愛心捐贈記錄中我發現,張阿姨更關注兒童教育和大病類項目。當我詢問她原因的時候,張阿姨在電話那頭突然哽咽了一下。我好怕自己是不是問到了什麼不該問的問題,突然間就語塞了......心地善良的張阿姨好像感覺到了我的無助,她說:“我的女兒之前生過一場大病,所以......哎,做父母的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了,所以我特別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她沒有和我說更多,而我也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因為我知道這一定是阿姨心中不想被別人觸及的部分。

希望自己可以捐到100歲!

張阿姨告訴我,她把社會扶貧APP放在了手機最明顯的位置,就像喝水吃飯一樣,每天她都會點開去看一看,慈善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每次捐贈的金額不多,但重在堅持,重在參與,阿姨還特別可愛地說希望可以一直捐到100歲。

她還說,做慈善不是“簡單粗暴”地給錢就好,再多物質上的關心都比不過一次付出真心的陪伴。當你看到你曾經幫助過的人重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種幸福感是任何金錢都買不來的。

你愛著世界,世界也在愛著你

感謝在社會扶貧募捐平臺

進行捐贈的每一位愛心人士

願你們的善良被世界溫柔以待

如果你願意成為像張阿姨一樣的人

每天,每週,每個月,都奉獻一份愛心

哪怕只是1元,5元,10元也好

讓更多身處困境的兒童和老人

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