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資產借貸「NEST」:除了以太坊,其他ERC20代幣也能質押換錢

作者 | 秦曉峰

多资产借贷「NEST」:除了以太坊,其他ERC20代币也能质押换钱

(圖片來自hyip.com)

熊市之下,有幣缺錢(法幣)已成常態。不少投資者選擇質押手中的加密貨幣,換取流動資金,他們希望等到行情回暖,再進行贖回。這也催生了一個新興產業——加密貨幣借貸。

Odaily星球日報近期接觸了一家加密貨幣借貸平臺NEST,支持多種加密貨幣資產質押。

NEST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開發的去中心化加密資產質押借貸平臺,其與 MakerDao一樣將借貸資產存儲在智能合約上進行保管。

目前,NEST支持多幣種質押,包括ETH、BNB、HT、OMG、LOOM、BAT、ZIL 等主流 ERC20 代幣。用戶可以選擇質押不同的代幣,借出穩定幣TUSD或者ETH,再將其提現到交易所換成法幣。多資產借貸目前成為去中心化借貸平臺的發展方向。今年3月30日,MakerDAO宣佈在以太坊Kovan測試網上線多資產抵押智能合約。

中心化借貸(點擊閱讀)質押率一般在 50%-60% 之間,去中心化借貸MakerDao質押率最高可達 66%,NEST的質押率和其他平臺基本一致或稍低。不過,NEST最大的特色不是質押率,而在於其不用“補倉“。

以MakerDao為例,用戶在質押ETH後,如果ETH價格出現下跌,用戶需要增加質押品ETH數量,使質押率一直低於66%,這就是所謂的“補倉”。如果不“補倉”,質押率超過了66%,則系統會將質押品ETH全部清倉賣出,用來還債,並且加收13%的違約金。

NEST則不需要進行“補倉”,用戶進行借貸後,質押品(加密貨幣)價格變動不會導致用戶的借貸合約被“清倉”。

原因在於,NEST構建了一個點對點的借貸系統,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加密貨幣的P2P平臺,使得借貸合約成為一種投資行為。

舉個例子,用戶A想質押100元ETH換一些TUSD,按照50%的質押率,其可以換得價值50元TUSD。A可以設定好一份借貸合約,包含質押幣種(ETH)、要借的幣種(TUSD)、借貸週期(10天)以及借貸利率(日利率通常為0.01%至0.05%),再將借貸合約發佈到NEST平臺投資市場。有意向的用戶 B 看到這份合約後,可以選擇向A支付50元的TUSD,投資該合約。

在合約存續的10天內,如果ETH價格暴跌90%,A質押的ETH只價值10元了,這份合約仍然有效,不會被清倉賣出。10天后,A算了一筆賬,覺得不划算,可以選擇不贖回這份合約。合約到期後,B 有權限觸發智能合約,並取走鎖在鏈上合約中的質押資產。如果ETH價格上漲90%,A覺得贖回更加划算,也可以進行贖回操作(支付本金+利息)。

這種機制,從某種程度上保護的是借方權益,對於貸方似乎不太公平。NEST方面解釋說,借貸合約是一種投資行為,對於貸方而言,在投資質押押借貸合約的時候就要認識到質押資產可能出現大幅度下跌的風險。”貸方在獲取利息收益的同時,也要承受質押資產下跌 50 % 的市場風險。“

NEST方面補充說:“由於 NEST 平臺上的抵押資產始終是超額質押的,可以降低借方違約率。除非質押資產價格跌幅超過 50%,否則借方不會出現違約行為。”

與其他去中心化借貸平臺一樣,NEST目前也不需要進行KYC(瞭解你的用戶)認證,用戶進行借貸操作主要是在鏈上進行。與MakerDao一樣,NEST支持導入已有錢包或者創建新錢包,錢包地址即為用戶在鏈上的身份ID。

值得注意的是,NEST支持多錢包功能,可以同時導入並管理多個以太坊錢包(目前支持導入 5 個錢包)。

此外,NEST平臺的借貸利率由用戶自主設定,一般日利率0.01%—0.05%(年利率3.65%—18.25%),也與其他借貸平臺基本一致。相比之下,另外一家去中心化借貸平臺MakerDAO卻頻繁修改借貸利率,目前利率為11.5%,這已是過去兩個月內第五次增加穩定費了。

根據NEST官方所說,去年12月19日上線至今,目前目前下載的人數過萬,交易單數超過 2500 單,交易量超過 9700 ETH及 328 萬左右的TUSD。

此外,總數據的80%是最近兩個月貢獻的。“最近一個月人數增長比較快,每天都有幾百個新用戶安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