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法治週刊河南訊(記者 陳旗)1958年袁成友的父母從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逃荒至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鎮王破樓村,1963年3月袁成友在這裡出生,1980年改革開放之初,袁成友隨父母又回遷至闊別已久的河南省睢陽區宋集鎮老家。袁成友自幼家庭貧困,4歲時曾隨母親討過飯,他是吃百家飯長大的。父母從小就教育他長大後一定要回饋社會做一個好人。袁成友便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多做善事回饋社會,從此便與雷鋒結下了不解之緣。袁成友自幼開始做一些幫助村裡軍烈屬、五保戶等特殊困難老人打水、撿柴及給本村雙目失明的王顯莫老人領路等力所能及的小事。60年代,該村生產隊隊員白天將農村有機糞肥用人力架子車運到田地後,當時6歲的袁成友多次跟隨姐姐晚上悄悄到田間主動幫助生產隊將有機糞肥均勻撒之田間,該村當時的記分員王顯庭發現後將這兩名無名小英雄悄悄的記錄在日記本中,至今當時的記分員現任村支部書記的王顯庭還保留著這個日記本。

袁成友,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現深圳巴士集團第三分公司員工。在深圳駕駛公交車20餘年,安全行駛近百萬公里、至今無投訴、無違章、無事故。當深圳還在睡夢中,他就迎著晨光坐在方向盤前;當深圳迴歸平靜時,他還堅守在自己的公交車上。寒暑來往,風雨兼程,親情服務,伴您同行。他每天堅守市民“流動之家”,熱心護送每一位乘客。袁成友師傅堅持用溫和的態度對待每一位乘客,用謙讓的精神對待每一件事情,在平凡的崗位上積極學習、傳播雷鋒精神,共送回迷失兒童9名,迷路老人8名,協助深圳警方抓獲各類違法分子近百人,為災區和困難群體捐款捐物共20餘萬元。由於長期堅持做好事,袁成友先生收到錦旗50多面,感謝信近千封。先後榮獲深圳市學“雷鋒”先進個人,全國學雷鋒標兵,河南省優秀外出勞務工、深圳—河南十大傑出青年,感動商丘十大新聞人物、商丘市勞動模範,商丘最美外出勞務工,商丘市道德模範,廣東省政協委員,商丘好人的傑出代表,201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模範。人生格言: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見義勇為

2000年1月,在深圳市新秀村小學附近,他抓獲了一名盜竊自行車的犯罪嫌疑人;2002年7月,他在深圳市羅湖東門購物時,發現一幫團伙作案的扒手,在他的幫助下,羅湖警方打掉了這一長期進行偷搶活動的犯罪團伙;2003年,他又協助警方打掉了一個十多人的涉黑犯罪團伙……

2004年4月21日14時,袁成友開車路過深圳市竹子林路段,發現一個形跡可疑的男子從一輛公交車上衝下來後狂奔,一名乘客緊追其後,大喊抓賊。他立刻從車上跳下來,與那名乘客一起追趕。就在那人攔下一輛的士準備跨進去的一瞬間,他一步跨過去,將其揪住。

2007年3月17日晚7時,一名男青年在深圳書城公交站偷了一對夫妻的手提包後正準備逃離現場,大巴車司機袁成友正好發現。他跑過去,與犯罪嫌疑人打鬥了10多分鐘後將其抓獲,並將手提包歸還給那對夫妻,然後將小偷移交給趕來的派出所民警。

2010年2月3日上午,袁成友駕駛公交車經過深圳農園路路口時,突然看到路邊兩名男子搶走一名婦女的耳環,兩名歹徒竟跳上了他駕駛的公交車。他馬上將車開至附近的竹子林消防中隊,在消防官兵的幫助下,這兩名搶匪最終被擒並移交至竹子林派出所……

袁成友20多年來堅持與犯罪分子作鬥爭,1998年在深圳地王大廈公交站與犯罪分子搏鬥時不慎受傷致右腿骨折(當時抓獲犯罪嫌疑人張某,並移交到羅湖公安分局桂園派出所);2012年在與犯罪分子搏鬥時,他與犯罪份子抱摔後右臂摔至路邊臺階石上,致右臂嚴重受傷(當時抓獲犯罪嫌疑人李某,並移送到深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香蜜湖派出所),事後經深圳法醫鑑定為9級傷殘,雖然身體多處受傷,他多年來仍堅持和犯罪分子作鬥爭。他的愛人張玉蓮埋怨他說:你天天抓小偷圖個啥?他回答:不圖名、不圖利,只圖為深圳的平安和諧盡一份力。他既有同壞人作鬥爭的勇氣,又有同壞人作鬥爭的智慧。

助人為樂

2008年1月袁成友從家鄉商丘市媒體上認識夏邑縣左建黨(浙江公路養護工人)。在杭金衢高速公路除冰搶險時,左建黨不幸被一輛打滑的轎車撞傷,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袁成友得知英雄的事蹟後,主動聯繫夏邑縣民政部門,通過他們轉交英雄的家屬600元善款。2010年在商丘京九晚報上得知,睢陽區宋集鎮孫莊谷先生的孩子嚴重燒傷,家庭困難治療經費緊張,袁成友積極捐款1000元。

2017年袁成友在微信朋友圈得知,吳天奕是一個不足兩歲的男孩,家住虞城縣杜集鎮史橋村突發高燒,其母親胡亞文趕緊到杜集鎮醫院為其檢查,發現血檢異常,經醫院確診為白血病,看病經費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是一個無力承擔的天文數字。袁成友通過虞城縣工商局趙鳳英局長轉交吳來信善款2萬多元。

2017年3月袁成友通過微信朋友圈得知柘城縣安平鎮西王莊的王國良和妻子史豔梅夫妻因重病纏身,需幾十萬元的治療費用,生活的拮据讓他們的女兒王靜靜和兒子王樂樂萌生了輟學的念頭。看到這個消息後,袁成友馬上發動在深圳打工的老鄉們積極獻愛心2萬元,幫助這個困難家庭的孩子順利完成學業。在二年多的時間裡,王靜靜和王樂樂每月從深圳寄固定的生活費姐弟每個人300元,使得他倆能夠安心在學校讀書,今年春節前袁成友給王靜靜80多歲的爺爺奶奶寄去1000元,王靜靜的爸爸王國良3000元,幫助王國良史豔梅夫妻一家渡過難關。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袁成友關愛睏難學生王靜靜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關愛老人

每逢佳節回老家時袁成友都會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給敬老院老人們送上豬肉羊肉,去年給敬老院87位老人每人一件軍大衣,10位老大娘每個人一件大棉襖,又給送上一萬元問慰問金。並主動承擔照顧4位無保老人已堅持了20多年,每逢佳節都會給每位無保老人寄上幾百塊錢,例如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東村6組89歲的張李氏,宋東村的91歲高齡的方奶奶,亳州市譙城區古井鎮王破樓行政村一組89歲的無保戶王顯才,95歲高齡的冀李氏,每次回老家都給幾位老送上蛋糕,水果,米麵油等物品。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因送迷失兒童又多兩個兒子

遲到近30年的感謝!在一九九一年中秋節深夜12點左右,商丘縣的交警袁成友在縣西關執行任務時,發現有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六歲)縮在牆角凍得瑟瑟發抖。袁成友便上前詢問,可孩子只是哭,卻沒有說話。袁成友見到孩子飢寒交迫的樣子,心裡難受的流下了眼淚,當即便把兩個孩子帶到附近的飯館吃飯。吃飯時袁成友再次耐心的詢問:“孩子,別害怕!我是警察叔叔,告訴叔叔家住哪兒,吃完飯叔叔馬上送你回家,好不好?”孩子聽到袁叔叔親切的話語,又望望他那和藹可親的面孔,那個六歲的小男孩便說:“我家住寧陵縣趙村鄉董樓村,我爸爸叫孟令福。”(那個五歲的只顧大口大口地吃飯,一句話也沒有說)。袁成友又問:“那你們兩個怎麼跑到這裡來了,你們的爸爸媽媽知道嗎?”經過袁成友的耐心詢問才知道,原來這兩個孩子是中秋節之前,問父母要4元錢想去寧凌縣玩的,結果坐錯車到了商丘。現在,兩個從未到過商丘的孩子錢已花光,又迷了路,不知怎麼辦才好。袁成友聽後立即向值班交警大隊領導彙報了此事。宋孝義中隊長對袁成友說:“執行任務結束後,送孩子回家。”袁成友便把孩子帶回交警隊自己的宿舍,等孩子睡著之後,又急忙趕回縣西關轉盤繼續執行任務。執行任務結束之後,已經是凌晨六點,袁成友考慮到孩子的父母找不到孩子,一定會焦急萬分,當即決定,情願自己不休息,也要馬上把孩子送回家。就這樣,六點二十分,一夜沒閤眼的袁成友帶著一臉疲憊駕駛著GA-411695號牌的警車駛向寧陵縣趙村鄉董樓村。當袁成友把孩子送到家時,孟令福的妻子趕緊接過孩子硬是給袁成友磕了幾個頭,抱著孩子哭著說:“還是交警好,真是太感謝你了,俺這一輩子也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要不是您及時把孩子送回來,我們非急瘋了不可。孩子他爸和親戚鄰居都四處奔走找孩子去了,可就是沒找到。以後我們一定會教育孩子要多做好人好事,幫助他人,學習您樂於助人的精神。”孟令福的妻子讓袁成友留下來吃飯以表感謝,可袁成友斷然拒絕。她和另一個孩子的母親又拿了自家養的雞和雞蛋要送給袁成友,袁成友也拒絕了,走的時候就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只記得袁成友臨走時說:“我是人民警察,這是我應盡的義務。”時光匆匆,孩子的父母經過近30年的多方打聽才知道,這個當初將孩子送回家的人是,現在深圳打工的公交司機名叫袁成友,這是個真實的故事,當初那兩個不懂事的孩子現在也已經長大,當年沒有親口對袁成友說出來的感謝,這份遲到了近30年的感謝,今年3月3日袁成友回商丘參加好人節時,當年走失的孟德義,張紅波見到袁成友含著萬分激動的眼淚叫了聲袁爸爸,並紛紛表示今後要做袁成友的親兒子……。在工作中的20多年中,先後救助迷失兒童8名。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送流浪者和家人團聚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我的兒呀,我和你媽擔心死你了……”,2017年4月11日上午9點20分,阜陽機場出口,一位60多歲的老人看到兒子張文強從裡面走出來,連忙跑了過去,和兒子抱頭痛哭。圍觀的群眾不曾想到,就在19個小時前,38歲的張文強還流浪在深圳市南山區的街頭,靠撿垃圾桶的殘渣度日。

4月8日下午,袁成友到南山區世界之窗附近辦事,發現一名穿著邋遢的男子,在廣場路邊的垃圾桶中翻來翻去,揀出食品吃。他立即上前勸了幾句,沒有被理睬。實在看不下去的他,就去買了一些食品送給這位男子,然後才去辦事。

袁成友不到10分鐘就辦好了事情,然後找到這名男子交談。交談中,該男子時而表達清晰,時而精神恍惚,不願意多講。頗有耐心的袁成友堅持了3個小時左右,通過談話發現對方口音像老家人,慢慢梳理出男子名叫張文強,家住亳州利辛縣農村,但是說不出家人電話和身份信息。臨走前,袁成友把身上帶的幾十塊錢,全部給了張文強。

袁成友回到家後,他久久不能入睡,此前救助多名流浪者的他,這次也不想放棄。9日零點二十一分,袁成友編輯了一條長長的短信,連同他拍的張文強照片,發給了一位亳州市領導。沒想到的是,幾分鐘後這位領導就回復了信息,表示當天一早安排處理。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利辛縣相關部門很快開始了排查,最終確認該流浪男子是利辛縣胡集鎮老海村的張文強。當地政府很快和廣東省利辛商會取得聯繫,請求協助配合。

從9日傍晚開始,廣東省利辛商會副秘書長韓文良等人幫助袁成友四處尋找張文強,終於在4月10日下午2點46分把人找到。經過交流,張文強表示希望回家,袁成友和廣東省利辛商會的韓文良、張成福一起駕車把張文強從深圳送到了廣州,並由利辛商會會員牛朋幫張文強安排住宿、購置新衣,並且連夜預定了機票。4月10日早上7點20分,在牛朋等人陪同下,張文強坐上了從廣州飛往阜陽的航班,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2019年3月18日,吉爾爾沙終於在福田區第二人民醫院和離家出走的妹妹吉爾莫惹扎團聚了," 家裡面找了好幾個月都急壞了,終於找到了,真的太感謝你了!" 望著泣不成聲的妹妹,吉爾爾沙十分感激,死死握住恩人袁成友的手。

袁成友是深圳巴士集團的一名員工,3 月 15 日早上,他像往常一樣上班,在途經福田區上梅林林園東路口的時候,發現一名流浪女子正在路邊垃圾桶翻找著食物。好心的袁成友便上前詢問,女子非但不感激還激動地動手打了袁成友。熱心的袁成友先將自己的早餐給了她。在袁成友的耐心詢問下,抓著早餐狼吞虎嚥的流浪女子終於開了口。

原來這名流浪女子名叫吉爾莫惹扎,來自四川涼州,今年 25 歲,因身患疾病加之與家庭產生了矛盾,在數月前離家出走來深圳找工作。吉爾莫惹扎的精神狀況看起來不是很好,偶爾唸叨著 " 想念媽媽 ",袁成友知道,如果撒手不管,這名女子將會繼續在街頭流浪,她家裡人也會心急如焚。

" 我一定要讓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他暗下決心,先將吉爾莫惹扎領到了自己的單位並報了警,隨後深圳市救助管理站暫時收容了吉爾莫惹扎。因為擔心吉爾莫惹扎身體狀況,他們將其帶到了福田區第二人民醫院進行了身體檢查。在得知情況後,吉爾莫惹扎的哥哥吉爾爾沙立馬動身來到了深圳與妹妹相聚。在瞭解到他們家庭情況後,袁成友還專門資助了兄妹 500 元錢。

袁成友組織愛心企業關愛重病傷殘的南山交警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2017年01月15日下午,袁成友帶領愛心企業向25位因公傷病、因公致殘的交警每人送上慰問金5000元及新春年貨,愛心籌款15萬元,並向因公致殘的交警同志送上最真摯和溫暖的新春慰問。

袁成友感謝交警把青春奉獻給馬路,呼籲市民關注交警,並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南山交警大隊戴登福大隊長代表受關愛交警向社會各界表示最真摯的感謝。

工作在一線的深圳交警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城市建設者,在春節來臨之際,給予交警一份關愛,並呼籲全社會重視交警的健康狀態,讓寒冷的冬日充滿溫暖,讓新春的節日歡樂滿懷。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雷鋒精神的傳播者

2016年在深圳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了學習雷鋒精神報告會,為深圳大學師生們講述了自己多年來的雷鋒事件,積極倡導深圳大學師生們要學習雷鋒好榜樣,從身邊小事做起,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袁成友從1996年到深圳打工開始,就堅持學習雷鋒做好事,從一些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好事不難,做一輩子的好事很難。袁成友用“一路歌聲一路累”形容自己的學雷鋒之路。他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倡議同學們做一顆雷鋒精神的種子,在全社會傳承弘揚雷鋒精神。袁成友說,學習雷鋒精神已經深深地烙在他的心裡,說每個人都是一盞燈,可以照亮一大片。袁成友希望同學們人人奉獻愛國,傳遞正能量。人人獻出一份愛,深圳的明天會更美好、和諧、穩定。


逃荒娃的感人故事 —記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袁成友的事蹟


十八大以來,袁成友受邀到上海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山東齊魯電視臺、深圳大學、深圳市公安消防局、深圳市公安交警局、解放軍某部隊、洛陽市公安局、商丘市人民政府、商丘日報社、寧陵縣人民政府、央企中鐵電氣化集團深圳分公司、深圳龍崗區平湖街道辦、深圳平樂骨科醫院等單位舉行弘揚雷鋒精神報告會50多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讚揚。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共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