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崇禎沒有遷都而是選擇死守北京?

小林林的想法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後來人對大明王朝歷經兩百七十多年曆史的深刻總結。崇禎皇帝算的上是君王死社稷的踐行者,大明王朝的落幕充滿了極其悲壯的色彩。

崇禎皇帝十七歲開始繼位,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在煤山自盡。僅僅走過了短暫的三十三年春秋。應該說崇禎在位執政期間,是一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做事充滿雷厲風行。崇禎繼位之後能夠迅速的整頓朝中出現的各種弊端,打擊官員之間的結黨營私不正之風。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就是剷除了魏忠賢等人的亂黨集團,重新任用一批有能力的東林黨知識分子。

儘管崇禎皇帝在位期間辛勤理政,以身作則,但是腐朽的大明朝已經搖搖欲墜了,靠著崇禎皇帝一己之力難以支撐。崇禎皇帝面對內憂外患的國家動盪局面並不是沒有想到過遷都南京之事。遷都可以短時間緩解國內政治矛盾,能夠避開大清軍隊和李自成部的鋒芒。這些利弊對崇禎來講應該說是很清楚的。但是遷都也是有詬病的。和平時期的遷都,那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對國家發展能夠發揮更大積極作用。但是在國家發生戰爭時遷都,就有貪生怕死,給祖宗基業帶來羞辱的成分。



崇禎是個要面子的年輕皇帝,同時他又堅信在北京城遇到危險的時候,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大軍必定能趕來馳援。因此他還是沒有遷都南京。而是選擇與北京城共存亡,與祖宗的江山社稷共存亡。可惜後來隨著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迅速北上,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部隊還沒來得及到達,李自成部隊就已經攻佔了北京城。於是大明朝的崇禎皇帝為了維護祖宗江山社稷的尊嚴而選擇了自盡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歷史上對崇禎皇帝自盡的行為,還是有很高的評價。對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也是多有頌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論述還是非常貼切的。


折返888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為長安,建國號大順,建元永昌。

二月,李自成渡過黃河,攻克太原。

接著攻下大同、宣府,奪居庸關、昌平。

三月,李自成率軍攻破北京。

城破之際,崇禎走投無路,他寫下遺詔:“因失江山,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遂自去冠冕,以發覆面,自縊於煤山的一棵樹上。臨死之前,大呼諸臣誤我!

崇禎帝死,大明王朝滅亡。這無疑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唏噓!

那麼崇禎帝為什麼沒有在李自成破城之前,就棄城而逃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自朱元璋建國以後,經歷朱棣兩代皇帝,形成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一個傳統。朱棣遷都北京以後,明朝歷代君王就守在大明王朝的北大門,親自戍邊衛國。歷代皇帝真正的做到了不稱臣、不割地、不納貢、不和親,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骨氣的王朝。

例如明英宗時期,即使也先大軍打到北京城下,也絕不南遷,誓死抗爭到底。這種風氣一代代的傳下去,成為了明朝皇帝,乃至大臣的一種信念。那麼李自成破城之際,崇禎皇帝又豈能撤退呢?

退哪怕能夠苟活性命,可是輕則揹負罵名,重則遺臭萬年。這等罪名,崇禎顯然不願意揹負。

內憂外患,退無可退

明朝當時面臨的局面可謂是內憂外患,內有農民起義軍不斷消耗國力,外有努爾哈赤大軍虎視眈眈。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一點點蠶食了大片的國土,北方陝西、陝西、河南等地戰火不斷,明朝的防線形同虛設。南方四川、廣西等地也相繼被佔領。張獻忠、李自成等人把明朝攪得天翻地覆。

在這種局面下,崇禎皇帝又能往哪裡退呢?除非東南沿海諸省份,可是又有一個現實問題擺在面前,南逃還有勝算嗎?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南宋王朝。當年面對金兵的逼迫,南宋王朝渡江而去,長江以北的國土完全淪喪,偏居一隅,苟延殘喘數年,卻還是難逃被滅的命運。

今時今日的明朝其實還比不上宋朝,即使對於南方,明朝也很難進行有效地統治,大批丟掉的國土很容易讓起義軍對他們形成包圍,更遑論努爾哈赤在北方伺機以動。所以說棄都南逃也不是正確的選擇。

此時此刻的崇禎已無可用之臣,早先熊廷弼可用,被他殺了,袁崇煥可用,也被他殺了。一干文臣,唯唯諾諾,也毫無可用,他的內心是無奈的吧。四面楚歌的崇禎帝選擇了一種決絕的方式,去永遠的守護這一方國土!


聽歷史說話


天子死社稷,君王守國門。這是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心中所想。而明王朝遷都北京就是為了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在崇禎時期:先是小冰河時期帶來的減收。各地的災難越來越大,不得已削減開支想要安撫民眾,撤去了驛站,然後撤出來個李闖王。

關外又傳來了滿清韃子的鐵騎之聲,舉國之力講大量的財物運送到遼東,遼東軍閥為了保持利益的持續輸送,在戰場上都是敗多勝少,將滿清描繪成不可戰勝,越是這樣越保護了利益的持續輸送,最後還投降了。

國內負責處理政務的閣老換了一個又一個,每一個閣老的上位都要處理一批異黨,朝令夕改。個人政治傾向太明顯又難以持續,政令得不到實現。

士紳階級的小農意識導致都把自己的小家看的比較重,認為打仗是國家的事,在國家覆滅之際國庫空虛之下,一個個肥的不行。等到闖王進京,空空的國庫和士紳家中的白銀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崇禎時期,先有天災,又有士紳階級為了保護自己利益的對抗,國內吏治的混亂,外有滿清,內有闖王。遷都不能解決問題,也喪失了信心,心灰意冷之下選擇煤山上吊死。


沒人喜歡獨角戲


崇禎皇帝沒有像西晉與北宋那樣南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明朝的首都北京被圍過好多次,早年間是蒙古騎兵圍過一次北京但被于謙打退了,有此先例皇帝是不會輕易向進犯騎兵妥協的;其二,崇禎朝北京被圍的次數比較多,但最後後金的騎兵都退了,所以從崇禎到臣子都不認為到了非走不可的最後關頭了;其三,當時有臣子提議將崇禎的太子提前送出京城以保無虞,但明朝以孝治天下,這個提議立刻就被否決了,理由是不能仿效唐肅宗靈武繼位唐明皇被迫成為太上皇的歷史;其四,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崇禎皇帝由於刻薄寡恩與大臣之間的關係很緊張,雖然崇禎有南渡的想法,但是臣子們由於害怕他事後算賬而沒有人反覆籲墾崇禎南渡。

崇禎未實現南渡的原因大抵就是如此。


雨晴煙晚8


面臨關外威脅,遷都就意味著亡國,遷不遷都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