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背離與量價背離那個更重要?

西北狼VS


獨家指標背離與量價背離解讀。

我們以最常見的MACD指標背離來說明,直接看今年的MACD指標(見下圖)。我們看到只要股價上漲的時間足夠長,那麼MACD也會漲得足夠高。上漲到達A點後股價小箱體橫盤,而MACD則下跌,這是MACD的算法決定了的,只要上漲後的橫盤就是下跌,下跌後的橫盤就是上漲。橫盤後短時上漲股價到達B點、MACD到達D點,只要股價上漲時間短於前橫盤時間,MACD的D點就無法高於前面長時間上漲的C點。這張圖可以稱為典型MACD與股價的背離走勢,AD。

把“背離”解讀成較大回調,是這樣解讀的:經過長時間上漲後遇阻橫盤整理後再次上衝突破乏力。遇阻與突破乏力接連發生,因此大概率上漲到位。

從以上我們發現,MACD指標背離的“本質”原因,僅僅是因為橫盤時間稍長,就會降低MACD數值,而之後的上漲如果時間不長,MACD的二次高點就低於前高點。股價橫盤時間只要再長些,MACD甚至可以達到負值。那麼如果要使MACD指標不背離呢?要麼橫盤時間很短,要麼二次上漲時間夠長,這樣MACD指標才不會背離。由此得出MACD的缺陷:第二次上漲時間只要少於前橫盤時間就會與股價“背離”。很多人覺得背離了還能背離,背離不靠譜,真正的內核原因在於此。以第二次上漲時間較短來判斷頂部,顯然不嚴謹,以當下大盤走勢來說,小幅回落還未踩至前橫盤箱頂,而指標顯示已經死叉,這也是不嚴謹的。

因此結論,“MACD指標背離”不嚴謹,無法與其它來對比重要性。(此處僅僅是對MACD指標背離的分析)


量價背離就是“上漲縮量”與“下跌放量”。

“上漲縮量”反映的市場情況為:股票持有者惜售與購買者開始逐步謹慎。

“下跌放量”反映的市場情況為:恐慌性的巨大拋盤與大手筆的通吃接盤。

特徵點是:市場多空雙方分佔半數,觀點是“天與地”的“極端”反差。

從歷史經驗看,多數這種情況下將是“轉折性”的變盤。“上漲縮量”的邏輯解讀為:股票持有者惜售與購買者開始逐步謹慎,當“無人”繼續購買股票時,股價就會滯漲,持股者見股價滯漲而逐步賣出股票,持幣者更加謹慎而不會買入股票,而引起更多持股者開始賣出股票,轉折發生。K線特徵為先巨量震盪,之後縮量上漲創新高,之後是突然暴殺。這種頂部的量並不會規則的縮量,得從分鐘圖中挑出上漲量來看。如5178的大頂。

“下跌放量”的邏輯解讀為:持股者恐慌性清倉賣出股票,卻有持幣者大資金“通吃式”接盤拋出的股票,這種情況反映市場正在進行大換手,但最最恐慌的持股者拋空股票之後,其他持股者將逐步減少拋出,直至最後“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持股者,空頭耗盡,只剩上漲一條路。此時的K線圖形態特徵為地量地價,大底特徵,去年2440底部區域亦是如此。

量價背離是多空分歧反差最極端處的表現,因此不會立刻發生轉折。對於上漲趨勢或下跌趨勢途中出現的小規模量價背離,同樣是多空雙方分歧反差大的表現,但影響力不至於極端。

對於指標背離與量價背離,我本人稍偏重量價背離。我是資金流派,大資金進了我就進,大資金跑了我就跑。我的指標也不是MACD這種只提取股價數據而無它的均線變形指標。

單獨看某個指標如同瞎子摸象,無以見全貌;單獨盯著手中個股而不看大盤,如同浮萍上一隻蛙,還以為自己在駕著船。

獨此一家實力派,陰陽易變掌乾坤。


股市財狼


量價是指標中的一種,指標太多了,量價與什麼指標去對比,問題中沒有給出答案。MACD、KDJ、CR、SAR、RSI等都是指標,每個指標都有自己的特點,最好是選取其中一兩個指標使用就好,太多了影響判斷,太少了判斷不準確。筆者一直就用兩個指標,一個是VOL成就量的指標,另一個是MACD,對這兩個指標算是有點心得吧,對其它的就不怎麼熟悉了。下面就用MACD背離和量價背離做個對比,對比完畢後,相信大家就知道如何取捨了。

量價背離指的是成交量與價格的背離,價格都是由資金推動的,隨著股價的抬高,成交量必然會增加,如果價升量減,說明股價進入最後的加速階段,頂部臨近。但是量價背離是可以化解的,在背離區出現放量的陽線,就化解了量價背離。

指標背離,這裡我們以MACD為例,MACD是一個力度背離或叫能量背離的指標,相比起量價背離,反應有點滯後,但成功率略高,如果配合結構來用的話,成功率會高很多。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先來看6124點的背離,量價背了嗎?肯定是背離了,從A股之後,一致就處於量價背離區,這一段經歷了多少,從4000點漲到了6124點。指標背了嗎?沒有,日線指標沒有背馳,但次級別的指標肯定是背離了。次級別的C中樞前後的MACD一定是背離了,從下方MACD的紅柱的高度和麵積上都可以判斷出來這一點。

再來看5178點的背離,量價背了嗎?開始時背了,但後來放量化解了;指標被離了嗎?肯定是背了,只不過級別不合適,看的不清楚,從MACD的面積上看的很明顯。


再來看當下的120分鐘的圖,量價背了嗎?是的,量價處於背離區;MACD背離了嗎?也背了。

通過上面三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1.量價背離後還可以上漲,量價背離後能夠被化解,量價背離是風險集聚的表現,風險會不會爆發,什麼時候爆發不確定。

2.指標背離(以MACD為例)相比起量價背離滯後,成功率高,對級別的要求更嚴格。

結論:量價背離是先行的指標,能較早的預警,但最終風險是否爆發,什麼時間爆發不確定;指標背離相對滯後,確定性更高,但是對級別選擇、熟練程度要求更高,相比起量價背離更加的抽象。至於說那一個更重要,不好說,還是大家自己選擇吧。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量價指標有哪些?量價背離指標量價指標是反映成交盈與股價指數關係.揭示二者內在規律的指標。它又反映了市場投資大眾對買賣股票慾望的強弱程度及對未來股價變動趨勢的預測。也有人稱它是指數點成交量指標。
量價指標股價的上升必須有一定的成交且來推動.成交量又是供需的表現形式,這種供需又直接表現在市場投資大眾買賣股票的慾望程度上.如果把成交最與股價指數對比計算.用一個數學公式,則可反映出二者的內在規律.也能反映市場供需趨勢及買賣雙方的憊願強弱。
量價指標從計算公式及單位看.TAP值不是一個十分確切的數學概念,也不是衡量買賣時機的十分確切的標準。它只能是一種輔助性的、定性的分析方法。有概略地反映市場供需趨勢和買賣雙方意願強弱的作用。並概略預測未來股價的變動趨勢。是對未來股價趨勢的展望.上證指數1999年6月的日K線的TAPI曲線圖.有些證券公司的徽機內看不到這個指標

以上純屬百度,這個其實我不懂的!我是生活領域,請邀請人看一下,應該邀請財經,股市,理財方面的朋友!


礦區女俠


謝謝。

我認為是量價背離更重要。因為正常情況下,股價是靠成交量推上去的。是通過供不應求的搶籌推升了股價。

出現量價背離狀況,主要是持股人在一種對股價的更高預期中惜售造成的。或者是主力資金控制了籌碼的流動性,即控制掌握了足夠的可以影響股價的籌碼。俗稱控盤。一旦持股人達到心理預期,或者產生落袋為安心理,則會以極端狀態拋售,造成股價直線下跌,甚至互相踩踏,堵死“逃生”之門。

指標背相對來說不太重要。這是因為任何指標都是通過k線(股價)生成。所以任何指標都有滯後性。當股價產生逼空或逼多極端行情時,指標因嚴重滯後而鈍化。因為股價運行已經超出了指標可以度量的限度。俗稱背了又背。

但是指標的背離可以產生預警效果。當指標背離時,應該考慮止盈或介入。如果股價循原軌跡運行,而指標產生多次(二次以上)背離,表示買入或賣出信號強烈。

非專業人士。屬個人理解。


生死有多遠


股票野生交易者,遨遊股海十載,以自身經歷和經驗解析股市疑難。

價量背離,是指當股價在上升時成交量減少,或者在下跌時,成交量增大。通常來說,價格上漲必須依靠放量的配合。大多數股價的上漲都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而價格下跌卻並不需要量能的配合。當股票價格新的高峰出現時,成交量不增反降,股票價格與成交量不成正比關係變化。說明市場並不認同這一價位,賣空即將發生。量價背離表明當前的量價關係與之前的量價關係發生了變化。量價的背離會導致一種新的趨勢產生,或者是上升中發生調整,或者下跌途中產生反彈。價升量減,也是量價背離,這是下跌前兆。 價跌量增,不能當做上升的前兆。 原因是,上升要量,下跌未必要量。

再來說指標的背離,以MACD指標為例。

指標有頂背離和底背離之分。當股價漲勢一波高過一峰,一直向拉昇,而MACD由紅柱構成的圖形走勢卻一波比一波低。即當股價高點高過前一波高點,但此時而MACD指標的高點卻比前一波的高點要低,這叫頂背離。頂背離的出現預示著股價即將反轉,趨勢將發生改變,表明股價短期內即將下跌,是賣出股票的信號。

底背離出現在股價的低位。在K線圖上,股價仍在下跌趨勢中,但MACD指標由綠柱構成的圖形走勢低點卻越來越高,而股價的低點卻比前一次低點更低,這就是底背離。底背離預示股價在低位可能反轉向上,表明股價短期內可能反彈向上,是短期買入股票的信號。   在實戰中,MACD指標背離通常出現於強勢行情中比較可靠。股價在高價位時,一般只需要出現一次背離即可確認位股價即將反轉。但股價在低位時,一般要反覆出現幾次背離後才能最後確認。因而,MACD指標頂背離研判的準確性要高於底背離,這點投資者要加以留意。

總之,指標背離和量價背離都是用來判斷方向和買入賣出機會的方法,至於哪一種重要,都挺重要的。假設硬要分出個高下,我覺得價量背離更貼近交易一些。指標可以作假,主力可以利用指標為交易者設置陷阱。但量能是比較難作假的,必須有成交,才能放出量能。量價背離的準確性也要高一些。

如果你覺得我的觀點不錯,歡迎點贊、關注交流!


股票野生交易者


最近在多空博弈中,有人賺錢,有人虧損,有人死空,有人死多,對於真正操盤的人來說,只有唯一依據市場的本身走勢變化,市場變化內因,從本質來說決定了時間框架內的方向,這個內因就是多空博弈的力量的大小?這個多空博弈的大小,我們如何看呢?

一:同方向相鄰兩段進行比較。

第一種方法:假設同樣的空間距離,然後看時間變化

假設同方向都走100個點,第一段用了10分鐘,第二段100點用了5鍾,第三段用了15鍾;背後深入理解理解變對比前後的原因:

第二段和第一段比較:同樣100點,第二段用5分鐘,第1段用了10分鐘,說明在第二段時,多頭或者空頭的力量大,這時也就是多頭或者空頭沒有衰竭,後面還有 多頭力量或者空頭力量,再深入思考就是買的多,還賣的多 這時量能放大;

第三段與第二段比較:同樣100點第三段用了15分鐘,第2段用了5分鐘,說明第三段時,多頭或者空頭力量比第第二段變小,空或者多頭越來越難以持續,說明多頭一方或者空頭一方在本時間框架內衰竭了,再深入思考就是買能力或者賣的能力減少了,這時量能縮量新高。

小學生都知道一問題:距離除以時間就是速度,也就是通過對比前後同方向兩段的速度就可以同方向的多空頭的力度了。

第二方法:假設時間一定,然後看空間變化。

假設同時間段5分鐘,第一段走了1 00點,第二段走了250個點,第三段走120個點,背後你只要有前後同方向對比思維進行思考。

第二段與第一段比較:同樣5分鐘,第二段走了250點,第一段走了100點,說明第二段多方或者空方力量大,正是多頭或者空頭旺盛時間。

同理,第三段與第二段比較:同樣的5分鐘,第三段走了120點,第二段走了250個點,說明多方或者空頭力量越來越弱,走向衰竭,在該時間框架內要向相反方向運動。

同理:同樣時間運行空間大,說明速度快。

而在實際市場中,前後兩段空間不定,時間不定,那如何辦呢?用速度進行對比。在市場速度如何量化呢?MACD雙線+紅綠柱就是速度。這兒參考投資正道多級別聯立MACD用法+買賣點說明。不再詳細講解。

當你理解了市場的本質以後,你是一個旁觀者,你需要客觀觀察需多空雙方進行鬥爭,然後進行同方向的對比和反方向的對比,然後掌握多空力量的大小,因為股票只能做多,空頭衰竭,慢慢佈局,或者多頭出來,空頭再次衰竭,然後跟隨多頭,直多頭衰竭,在該時間框架內出局。

所以真正操盤者,只是市場的旁觀者,心空,無我,客觀的通過相關時間框架同方向和反方方向走勢快慢,速度,力度進行對比,就會體味背後,多空力量變化,然後找到衰竭點,多頭啟動點信號買入,和多頭衰竭點出局,不斷進行循環操作。可以藉助於多級別MACD和量能變化,進行量化?

從本質來說:你先有對比思維,然後藉助走勢本身或者量化工具,進行雙比就會發現真正頂底轉折點,如果你沒有思維方式改變,機會就在你眼前溜走,風險在你眼前,你也會視而不見!

量能的變化也可以看多空力量博弈的大小,如何看呢,用前後對比思想對比就行,思考以下,有機會再講解?


泉水咕咚


都重要又都不重要!大勢好所有指標都有效,行情差所有指標幾乎都失效。量增價升的票很多,但縮量大漲的也不少。聽著像廢話,其實我也弄不太明白。

本人拙見:指標要看,但不能只依靠指標去操作。自己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才行,別人說再多再好那也是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打個比方,在行情無大起大落時只買一浪後的回調在均線附近買入,十次有八次成功也是賺的,要設好止損止盈。否則來回坐過山車。

要搞清楚莊家的意圖比造原子彈還難,因為莊家會根據盤中情況而改變操盤手法的。


迷失方向的小狼


4月5號收盤做的功課,這周完全是教科書式下跌。指標,量、要配合形態才有價值。








大叔1985


指標背離表示一種極限的情況,出現這種背離的話,有較大概率會出現階段內的反彈或者反轉。量價背離的話,也是一樣的這種情況,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階段調整或者見頂。但是所有技術分析都是不完美的。有常規規律就有非常規情況,所以,這兩個背離都不是必然就出現反彈和反轉。個人感覺,量價背離是一切的基礎。但是量價背離後如果又放量呢?那前面的所有三段,又有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