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陽朔縣概況

陽朔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地處北緯24038′~25004′、東經110013′~110040′之間,[1]

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東鄰恭城瑤族自治縣、平樂縣,南鄰荔浦市,西接永福縣、 臨桂區,北與靈川縣、雁山區接壤。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2010年總人口30.83萬人,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萬公頃,2015年轄6個鎮,3個鄉,99個村民委員會,15個居民委員會,975個自然村。[2]有漢族、壯族、瑤族、回族等11個民族。[3]2015年末,陽朔縣地區生產總值108.20億元,財政收入5.93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4.47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61億元,接待遊客1304.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0.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7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10元。 [4]境內有灕江景區、《印象·劉三姐》、 碧蓮峰山水園、聚龍潭、蝴蝶泉、劉三姐水上公園、鑑山寺等營業景點15處。曾獲“2014年中國最美麗縣(第一名)”等榮譽。[5]

2018年12月,陽朔縣獲得“全域旅遊發展突出進步獎”。

位置境域

陽朔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地處東經110°13′-110°40′,北緯24°28′-25°4′。 東鄰恭城縣、平樂縣,南鄰荔浦縣,西界永福縣、臨桂區,北與靈川縣、雁山區接壤,縣域面積1428.38平方公里。

[10]政府駐地陽朔鎮縣前街1號。

地貌

陽朔縣地貌以石山、丘陵為主,山地為輔。東北部和西南部兩側地勢較高,屬海洋山脈(東瑤山)和架橋嶺山脈(西瑤山)的邊緣,山脈走向大致呈西北-東南,是縣內主要河溪發源地。

中部為一塊約150平方公里的山丘,海拔200-500米之間。自西北貫穿東南的寬闊地帶屬岩溶地貌,地勢較低,且自北向南傾斜,東南太平洋暖溼氣流入時,受到地形抬升,容易降雨,同時寒潮易於浸入。

境內河流大多自西北而流向東南。岩溶區內石山林立,海拔200-500米,相對高差50-300米。石山間容蝕窪地、峰林谷地、河流沖積平地交錯分佈,地勢較平坦。[11]

氣候

陽朔縣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溫和溼潤,四季分明。縣內岩溶地區和低海拔地區夏長冬短,東北、西南部高海拔山區冬長夏短,春秋適中。氣候受季風影響,一年的旱、澇、冷、熱變化大。

土地資源

廣西陽朔縣概況

陽朔縣

據縣農業區劃辦提供的資料,1993年進行土地資源勘察,全縣土地總面積14.2848萬公頃(214.26萬畝),其中可利用土地面積10.5226萬公頃(157.84萬畝)。

在可利用土地面積中,耕地面積2.0113萬公頃(30.17萬畝),園地面積7400公頃(11.10萬畝),有林面積3.5793萬公頃(53.69萬畝),已養殖的水面面積680公頃(1.02萬畝),荒山荒水荒灘荒地面積1.4533萬公頃(21.8萬畝)。

陽朔縣土壤種類多,共有125個土種,耕地土壤理化性狀較好,有機質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在2.5-4%之間,酸鹼度適中PH值在6.5-7.5之間,質地多屬壤土和沙壤土,沙土和粘土面積小,耕層厚度多在12-18釐米之間。

礦產資源

截止2015年,陽朔縣發現的礦藏資源,金屬礦有鉛、鋅、銅、鐵、錳、鋁土,非金屬礦有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鉛、鋅礦主要分佈在興坪鎮的老廠、鹹水、鍾家、大源林場的寶峰山一帶,儲量60萬噸左右。銅礦分佈在金寶鄉的大蘇、小蘇、三岔、徒廠河以及興坪鎮的老廠一帶,儲量約1.4萬噸。鐵礦主要分佈在楊堤的下龍、高田的沙子溪、金寶的大橋一帶,儲量30餘萬噸。錳礦分佈在福利青鳥一帶,儲量30萬噸左右。汞礦分佈在高田安定一帶。鋁土礦分佈在楊堤的下龍、土嶺一帶,儲量8萬噸左右。大理石主要分佈在興坪的水洛、白沙的楓木坳、福利的屏山等地。重晶石分佈在陽朔鎮的樟桂和金寶的青龍口一帶。石灰石等遍佈全縣。

[13]

水資源

陽朔縣有水資源21.3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5億立方米,地下水6.82億立方米。農業用水0.9億立方米,人畜飲用和工礦企業用水0.16億立方米,總用量1.07億立方米,僅為5.02%,尚有95%未利用上。福利鎮矮山有溫泉1處,水溫29.8℃-31.8℃,水流量每秒2.5-2.68升,尚未開發。理論蘊藏量8.38萬千瓦,可開發的4.02萬千瓦,至2002年已開發0.364萬千瓦。

陽朔縣主要河流17條,總長243.78公里,總集雨面積1294.97平方公里,共約有地表水13.23億立方米。[13]

動植物資源

陽朔縣主要動植物有170多種。

其中魚類110種,兩棲類7種,爬行類17種,鳥類21種,哺乳類18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穿山甲、果子狸、原雞、蛤蚧、麝等。

植物主要有地衣類、蕨類、棵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較珍稀的靈香草、青天葵、月月桂、古巨榕、黃蘭花、觀光木、雞屎楊梅、竹柏、長枝油杉等。用材林以松、杉、毛竹為主,經濟林以油茶、油桐為主,水果以沙田柚、柑橙、金桔、柿子、板栗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油料作物以花生、芝麻、油茶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青麻、檳榔芋為主。

天籟·蝴蝶泉

廣西陽朔縣概況

天籟·蝴蝶泉是國家AAA級景區,位於陽朔十里畫廊精華地段。以山、水、石、洞,懸空吊橋,泉水瀑布及原汁原味原生態的侗、苗風情而得名,在景區裡可與著名的101侗寨寨主及苗王的後裔親密接觸,與侗哥苗妹歡聚一堂,還可以親身體會做寨主苗王的滋味。傾聽傳承千年並於2009年10月榮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天籟之音---《多情的侗族大歌》。[25]

圖騰古道

廣西陽朔縣概況

圖騰古道位於陽朔著名的“十里畫廊”中的位置。距離桂林不算遠,景區展出的有石器、陶器、自然圖騰柱、古老的弓弩、讓人聽不懂唸唸有詞充滿野性誘惑的肢體語言等原始生活場景,再現了12000---7000年前桂林先民居住、生活、宗教、狩獵和甑皮文化的歷史風貌。

月亮山

廣西陽朔縣概況

月亮山位於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十里畫廊景區末端。山頭上有一個天然的大石拱,兩面貫通,遠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掛。從不同的角度變換觀看,此洞形狀也不斷變化。如果是開著車賞月山,那個石拱的形狀會從彎彎的上弦月,逐漸變成半月、圓月 ,繼而又變成下弦月。

月亮山有天下名山、仙山、靈山之美譽,山上有大理石鋪就的800級登山道可達月宮。月宮高、寬均約50米,內多乳石,狀如嫦娥、玉免,與廣寒宮神話相合。[25]

世外桃源景區

廣西陽朔縣概況

世外桃源景區是根據晉代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中描繪的意境,結合當地的田園山水風光開發建設的首批國家AAAA景區,是世界旅遊組織推薦旅遊目的地,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景區的遊覽方式主要分水上游覽和徒步觀賞。水上的遊覽乘輕舟環繞湖光山色,園村舍,過綠樹叢林,又穿山而出,沿途可經原始形態的迎賓、祭祀、狩獵,又可 欣賞到民族特色的狂歌勁舞、邊寨風情;徒步觀賞的民寨群是桂北各少數民族建築的一個縮影,鼓樓、風雨橋、對歌臺、花樓、長廊、圖騰。

楊堤

廣西陽朔縣概況

楊堤位於陽朔縣北部,屬於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區,境內群山聳立,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田園青山倒影花兒香鳥兒鳴蜂而忙人兒悠,山與水人與物融為一體,一派南國風光。

陽朔楊堤灕江景區主要以坐竹筏遊灕江為主,從楊堤漂到興坪,途經鯉魚掛壁、童子拜觀音、神筆峰、浪石風光、雄獅爬五指山、老人守蘋蘋果、八仙過江、九馬畫山、終點20元人民幣背景圖案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