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閱讀|狄更斯、勃朗特和艾略特如何影響了梵高的藝術理念?

周末阅读|狄更斯、勃朗特和艾略特如何影响了梵高的艺术理念?

梵高名作《羅訥河上的星夜》。它參考了法國著名畫家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泰晤士河之夜》 圖片來源:Hervé Lewandowski/RMN-Grand Palais

文森特·梵高的作品《羅訥河上的星夜》目前正在不列顛泰特美術館(Tate Britain)展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幅畫作可謂是回老家了。這種說法也許聽起來像是一廂情願。畢竟,這幅已經在巴黎展出了半個世紀的名畫上盡是地中海的色彩,我們的畫家本人稱這些色彩為“海藍寶石色(aquamarine)”“品藍色(royal blue)”和“黃褐金色(russet gold)”,它們與朦朧而色調平淡的泰晤士河——它正好流經位於倫敦米爾班克的不列顛泰特美術館——一點兒也不沾邊。但今年春季這場名為“梵高與英國(Van Gogh and Britain)”的展覽有著別具一格的舉辦理念:組織方認為,這位荷蘭畫家的藝術基礎,以及他的眼界和智慧並非來源於法國南部,亦與他在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的經歷無甚關聯,他的這些修養全是拜倫敦所賜,因為他年輕時曾在這個城市度過三年時光(1873-1876),這段時光對他的人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這個看法不無道理:梵高的《羅訥河上的星夜》完成於1888年,兩年後,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如果認真欣賞這幅畫,你也許會發現,除了擁有一種迷幻詭譎的美之外,它還與一幅小型黑白雕刻版畫有著相似之處,梵高十餘年前在倫敦生活時第一次接觸到了這幅版畫。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泰晤士河之夜》從威斯敏斯特橋的角度展示了倫敦的風景,梵高對這些景物相當熟悉,當時他住在城郊,供職於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擔任辦公室助理,畫中描繪的正是他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吸引梵高的並不是多雷畫作中富麗堂皇的威斯敏斯特宮,而是那些在河對岸的煤油燈光中若隱若現的常規景觀。十五年後,梵高把這種現代技法帶給他的震撼轉化到了《羅訥河上的星夜》中,畫中阿爾勒(法國東南部城市)繁複的街燈和閃耀的星星交相輝映,點亮了夜空。

周末阅读|狄更斯、勃朗特和艾略特如何影响了梵高的艺术理念?

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泰晤士河之夜》 圖片來源: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梵高與英國文化之間的聯繫還可以繼續深挖。泰特美術展的主策展人卡羅爾·雅可比(Carol Jacobi)表示,這位荷蘭畫家“是一位特別具有文學素養的藝術家,在倫敦生活期間,他讀過的書和見到的風景對其日後的發展起到了同樣重要的作用”。梵高在家書中高頻率地提到了自己在英國期間讀過的經典書目,包括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查爾斯·狄更斯一直是他最喜歡的作家,喬治·艾略特則緊隨其後。眼尖的藝術史學家指出,梵高筆下羅訥河的夜空正是狄更斯《艱難時世》裡描繪過的場景:男二號史蒂芬·布拉克普爾平躺著凝視星空,為自己的艱難生活和即將到來的死亡而發愁。

梵高喜歡狄更斯和艾略特那種描寫生活細節的方式,他們總能昇華樸素的生活,使其變得熠熠生輝。社會現實主義作品在人們印象中是沉重的,但他們卻用這類作品來歌頌崇高的道德。幾年後,梵高逐漸學會在以舊鞋子、恣意生長的向日葵和吃土豆的農民為主角的畫作中傾注強烈的情感。他在給弟弟的信中這樣寫道:“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把狄更斯和那些畫家筆下的日常生活通過我的畫筆表現出來。”

他提到的“那些畫家”指的並不是那些著名的藝術大師,而是某種新型畫作的作者,他當時在倫敦供職的古皮爾公司(Goupil & Co)就負責這類藝術品的買賣。1873年的倫敦憑藉蒸蒸日上的文壇、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和巨大的國際市場,正在把自己打造為世界平面藝術的中心,梵高正是在這個節點來到了這座城市。包括盧克·菲爾德斯和休伯特·凡·赫科默在內的許多藝術家都跟古斯塔夫·多雷一樣,開始大膽地運用光影對比來描繪這座國際大都市的肌理。他們從不畫溫和的聖母瑪利亞或是威風凜凜的將軍,而是把目光聚焦在等待酒吧開門的男男女女、疲累地推著車的街道清潔工,和紐蓋特監獄裡被勒令繞圈行走的犯人身上。梵高生前共收集了2000幅這種類型的畫作和雕刻畫,它們通常被稱為“黑白畫”。

他之所以喜歡這些新型的充滿民主氣息的藝術作品,是因為它們有一種特質,這種特質同樣存在於令他深深著迷的狄更斯和艾略特的小說裡。它們都向他展示了一種更加真實的生活方式,而他此時已經感覺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無趣了。他每天戴著禮帽去上班,下雨時會搭地鐵,這種生活在一開始還算新奇有趣,但後來卻越來越顯得毫無意義,尤其是當他頻繁地在街上看到窮苦和絕望的可憐人的時候。在閱讀英國文學經典的過程中,梵高特別青睞工人階級英雄的角色,他們雖然具備讓自己躋身小資產階級的智力資源,卻還是選擇跟自己的人民站在一起。《艱難時世》中的史蒂芬·布拉克普爾,和艾略特最具政治性的小說《費利克斯·霍爾特》中的同名主角都是這樣的人物。作為牧師的兒子,梵高對那些被忽視的、年老體弱的、受苦受難的和窮困潦倒人群的苦境感同身受。此刻他打算不再做一名辦公室助理,而是以牧師或傳教士的身份投身到這座城市無家可歸的人群中去。他最關注的是倫敦的白教堂區(Whitechapel),他在給弟弟提奧的一封信中稱其為“極度貧困的地區,你得去狄更斯的作品裡讀讀對它的描寫”。

周末阅读|狄更斯、勃朗特和艾略特如何影响了梵高的艺术理念?

《梵高的臥室》,位於法國阿爾勒的“黃房子”內 圖片來源:Art Institute of Chicago/PA

在梵高生命的最後數月,他的精神狀態變得極不穩定,筆下的作品也開始放飛自我,此時他早年在倫敦的回憶如潮水般湧入了他的創作。以《梵高的臥室》為例,這幅畫十分著名,描繪了他在法國阿爾勒的住所“黃房子”,他曾在這裡短暫居留,與保羅·高更度過了一段不得安寧的時光。1889年,他在位於聖雷米的聖保羅精神病院創作母親的肖像畫時給妹妹威廉敏娜寫了一封信:“你可能會覺得房間的內部一點兒也不好看,這間臥室空空蕩蕩,只有一張木床和兩把椅子……我想讓它達到一種與《費利克斯·霍爾特》裡的敘述相似的樸素效果。”梵高在這裡提到了艾略特筆下的工人階級英雄,他拒絕了躋身中產階級的誘惑,選擇了恪守樸素的物質生活和嚴格的道德標準。

梵高創作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擅長在單調乏味的場景中——這個屬於窮苦的工人階級的臥室乍看之下似乎只適合用黑白兩色來勾勒——運用絢麗的色彩讓它變得燦爛華麗。在他對霍爾特(同時也是他自己)的臥室的想象中,牆壁是紫色的,床單是奪目的紅色,房中的一切都充滿迷幻色彩。但這幅畫並不是出自一位深受困擾,純粹依靠本能,從自己豐富多彩的潛意識中胡亂取材的藝術家之手,我們眼前看到的這幅名畫的作者是一位高度具備自我意識,而且能夠掌控自我的畫家,他選擇把自己在十餘年前的所見所感合而為一,用濃厚的色彩描繪這座煙霧朦朧、色調平淡的城市和他曾在此地被深深喚起的道德良知。

翻譯:黃婧思

翻吧·與你一起學翻譯

微信號:translationtip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