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已下達,雲南有2225個村

掌上春城訊借“光”致富,只要有陽光,就能發電,不僅滿足自家用電,還能把剩餘的電賣給電網……在全國各地的不少貧困村,都能看到片片光伏電池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雲南地處雲貴高原,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

早在2014年10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就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實施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計劃用6年時間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保障200萬建檔立卡無勞動力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雲南省共有63個縣(區)列入光伏發電扶貧工作重點實施範圍。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2017年12月,國家能源局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達了“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其中,涉及雲南省6個縣,13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幫扶戶數16833戶,電站數量119個建設規模56996千萬。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為了加快推進光伏扶貧工程,保障光伏扶貧項目的扶貧效果,在各省(區)申報光伏扶貧項目的基礎上,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日前聯合下達“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

本次共下達15個省(區)、165個縣光伏扶貧項目,共3961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以下簡稱電站),總裝機規模1673017.43千瓦,幫扶對象為385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30177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其中,涉及雲南54個縣,2225個村,63660戶,2271個電站,裝機規模319953千瓦。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光伏電站建設能帶來什麼好處,國家為何大力發展光伏扶貧?為你劃出重點↓

什麼是光伏扶貧?

光伏扶貧就是將太陽能電池板鋪設在住房屋頂或農業大棚上,利用光伏發電技術生產電力並使用或銷售,農戶既可以自己使用電能,也可以將光伏併網電站發出的電出售給電力公司,通過電力公司支付的電費收入作為投資收益。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什麼是光伏扶貧電站?

光伏扶貧電站是以扶貧為目的,在具備光伏扶貧實施條件的地區,利用政府性資金投資建設的光伏電站,其產權歸村集體所有,全部收益用於扶貧。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光伏扶貧扶的是誰?

光伏扶貧對象為列入國家光伏扶貧實施範圍的建檔立卡貧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扶持深度貧困地區和弱勞動能力貧困人口。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光伏扶貧有什麼好處?

◆光伏電站能夠幫助村民實現長期、穩定的增收脫貧。

◆光伏電站可以使用25年以上,發出來的電不僅能自用,多餘的電還能賣給國家電網。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每發一度電就能獲得國家0.42元的補貼,各地還有的地方補貼,度電收益最高可達一元多錢(餘電上網:0.42元國家補貼+燃煤電價+地方補貼;全額上網:標杆電價+地方補貼),能夠實現長期、穩定增收。

◆光伏電站還有建站靈活快捷、對環境影響小的優點,只要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就能進行太陽能發電,而且電站可大可小,小到自家屋頂、達到田野山坡都可以進行安裝。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在一些地區,光伏電站能與農業、漁業有機結合,實現“一地多用”,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回望雲南光伏扶貧路,光伏扶貧項目建成後,為雲南不少貧困村帶去新的希望。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大理永平縣

12座光伏電站每年“曬”出460萬元

2017年12月29日,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關於下達“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的通知》下達永平縣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建設指標12個4835千瓦,覆蓋5個鄉鎮12個貧困村,利益聯結1084戶貧困戶。

2018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投資3500萬元,在官上村、光映村、初一鋪村等12 個貧困村建成投運12個光伏電站,每年可為光伏扶貧電站聯結的1084戶貧困戶增收325.2萬元,為集體經濟收入增收12萬元。

經測算,12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年發電量約625萬度,每年可獲利約460萬元,可持續收益20 年以上。永平縣建章立機制,確保光伏扶貧電站“留”在村裡,集聚“陽光財富”。永平縣為民扶貧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統一管理、統一運營12個光伏電站,收益所得根據當年12個貧困村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子系統建檔立卡貧困戶規模,按每戶3000 元、每村10000 元標準分配到各村。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怒江蘭坪縣

光伏扶貧項目助群眾增收

早上步行20分鐘去光伏電站上班,下班整理菜地、做家務,晚上到活動點跳民族舞蹈。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金頂鎮福坪村村民和勝忠每天的日子忙碌而充實。

土地租給電站有租金,自己在電站打工有工資。住上新房,收入穩定,脫貧摘帽的和勝忠過上了與以往不一樣的幸福生活。這一切,源於光伏發電精準扶貧政策。

“光伏農業項目建設後,村裡的閒置荒地得到開發。貧困群眾獲得了土地流轉租金、務工工資兩份收入,脫貧致富的步伐加快了。”福坪村黨支部書記李茂盛說,光伏發電項目入駐後,帶動500餘人就業。大家生產務工的積極性高了,家家戶戶有了穩定的收入,建蓋了新房,過上了好日子。

近年來,蘭坪縣因地制宜,多舉措實施“造血式”光伏農業精準扶貧項目,讓項目落地村寨的貧困群眾有穩定就業渠道和收入,打牢脫貧根基。目前,全縣已完成27個村級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幫助10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多元。

“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已下达,云南有2225个村

楚雄牟定

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

牟定在鳳屯、大尖山、安樂規劃建設了共3期的鳳屯、彝山2個風電場項目,總投資23.73億元,總裝機容量25.3萬千瓦,建成投產以來已累計發電15.07億千瓦時、實現產值9.2億元。

在新橋鎮有家村委會建成光伏發電站一座,總投資1.8億元,裝機規模20兆瓦,現已累計發電6958萬千瓦時,實現產值6679萬元,伴隨建成的48個食用菌大棚帶動農民增收170萬元。

統計顯示,自“十二五”以來,牟定縣風力、光伏發電累計達22億千瓦時,“風+光+多能”新能源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

有陽光就有希望,光伏發電正一點點照亮精準扶貧路,你的家鄉在行動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