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字成為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

(記者 大雄 高彬)2019年4月20日上午,由中國公共關係協會、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渭南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 ‘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活動”在倉頡故里陝西白水舉行。“共”字最終成為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19年,“一帶一路”建設將邁向新階段。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倉頡造字精神,建立“一帶一路”漢字傳播的交流平臺,促進對絲路精神的認同,增強“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文化交流,主辦方聯合“一帶一路”和“漢字文化”研究領域的權威機構、知名專家學者,在成功舉辦前三屆活動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共享機遇、共謀發展”這一主題,創新運用微信、微博、H5等新媒體、自媒體傳播方式,經過一個多月的全媒體初推、官網推介等形式,最終發佈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活動秉承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旨在充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總體佈局,為促進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作出積極貢獻。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佈活動結合白水傳承千年的穀雨祭祀倉頡的傳統文化禮儀,創新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發佈儀式通過舞臺劇、國畫等藝術形式,全面詮釋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的精神和底蘊。舞臺劇《漢字美立方之共生共榮》融合了影像、舞蹈和音樂等形式,演繹出漢字的創造與傳承,展現大自然中人與動物、植物和諧共生。最後舞蹈演員通過肢體,組合成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共”字,並配合舞臺上的場景,與自然萬物組合漢字,表現漢字演化的過程,展現漢字之美,將活動推向高潮。“共”字歷史悠久,我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就包含了“共”字。當下,時代賦予了“共”字新的內涵。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逐漸意識到,與萬物生靈共生共榮,才能滿足長遠的發展需求。“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契合全球共同需要,彰顯人類共同夢想,為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著名畫家、絲路文化學者、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中國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錄成先生現場為活動創作國畫《共生共享》,將漢字和書畫藝術相結合,創新發布年度漢字。國畫《共生共享》選擇了絲綢之路上最有代表性的生命符號胡楊樹和駱駝為主題,表現了胡楊樹和駱駝久遠的傳說與現代文明的穿越,揭示了絲路文明歷經幾千年而不衰的強大生命力。風雨不期而同舟,萬邦同道而共生。東西方文明澆灌的絲路沃土上,絲路精神將熠熠生輝,多彩的生命將更加強盛。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本次活動還邀請了著名的“漢字叔叔”——來自美國的理查德·西爾斯(Richard Sears)先生親臨現場,他現場講解2019年“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的起源,分享他研究漢字的心得和體會,凸顯漢字文化對促進“一帶一路”國家民心相通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強了漢字文化傳播的國際影響力。

“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共”字成为2019“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