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靠種地有餘錢去旅遊嗎?

豫東一農夫


如今農產品價格低,種植成本又高,種地的利潤是越來越低了,想靠種地賺錢,則需要承包更多的土地,而如今在農村種地的基本都是一些五十多歲的老農民,一個人的體力有限,如果不請人幹農活,承包十多畝,腰板子都會累垮,即便承包十多畝,相對經驗豐富的老農民一年利潤也就三萬左右,收入看起來還是蠻可觀的,但是你覺得有餘錢去旅遊嗎?農民捨得拿自己的血汗錢去旅遊嗎?

空閒問題

在我的印象中,旅遊似乎不關農民的事,因為農民根本沒有時間去旅遊,特別是春季正是農耕播種的季節,只要一下雨,農民必定從早忙到晚,即便不下雨還要照顧農作物幼苗,包括鬆土、除草、灑水、施肥等等,如果放著家裡的農活不幹去旅遊了,下半年吃什麼?

在農村種地是沒時間去旅遊了,那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人群也沒時間去旅遊,在外面打工是為了掙錢,很多工廠即便是五一都不放假,既然沒有時間,自然就沒時間去旅遊了,即便一個月偶爾放一兩天假,忙碌了一個月,就想好好的休息,試問哪有雅興去旅遊?

資金問題

雖然如今農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去旅遊也是要花不少錢的,特別是五一放假期間,各種門票老貴,隨便外加點其他項目都要花很多錢,一次旅遊可能抵半個月的收入,同時因為旅遊而耽誤的工作同樣是錢,農民的收入本來就有限,把那麼多錢花在旅遊上嗎顯然不值。


另外去旅遊還得坐車,試問種地的農民幾個有車的?有車的基本都是打工一族,因此沒車就要去縣城坐汽車,特別的麻煩,如果因此耽誤幾天的農活,估計家裡的幼苗都會死掉,而在農村的家鄉根本就沒有什麼旅遊景點,因此農民不是說有餘錢就能去旅遊的,要現實一點。

當然也不是說農民不喜歡旅遊,事實上農民幹農活忙碌了一輩子也想去外面轉轉,但是要去旅遊,必須是農閒的時候,最關鍵是自己要有車子,不然即便有餘錢也沒心情去旅遊,一個人去旅遊也沒意思,而農民自己都不認識路,有車子就能直接通過導航帶到旅遊景點,玩累了,坐上車就可以回家,現在農民去旅遊,都是由子女帶著父母,因為子女有車或者對旅遊比較熟悉,就可以帶著父母出去玩。


老梁話三農


"有″少部分村官和地霸它們來錢容易!但真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免車費他都不會進景點遊,因為他們的錢來之不易。我快六十的木工後來做工地模板工,半農的農民家有十幾畝地又承包別人幾畝一起也就二十來畝,老婆在家照看三個孩子上學,我過年、農忙回家農閒隧工地打工,大小城市跑了十來個沒進過一個要錢的景區什麼名勝古籍一級保護動物圓只要你要錢都和我無關!後來有手機了最多是跑到院門外看看,拍個照片發給老婆一起欣賞,老婆讓到裡看看我說好下次再來了一定到裡面!為什麼?農民工不懂風景歡樂賞識嗎?現在三個孩子都大學畢業了,在武漢買房子了,給我們老倆買的旅遊年卡,每個星期開車代我們出去玩,還說明年省外和國外去玩!我和老婆說中國錢在中國甪可以,不應流花外國堅決不去外國!兒女說好好好聽你們的中國農民工愛國又勤勞!這是為什麼?


趙良合


座標山東德州小縣城的農村,一馬平川的大平原,永久性國家農田保護區。從我記事起家裡便在種地,玉米小麥種過,棉花種過,辣椒種過,收入卻是不堪入目,別說出去旅遊了,花錢稍微大手大腳一點,或者老人生個大病什麼的,絕對是要傾家蕩產的節奏。

這幾年情況有些好轉,父母有工作,空閒時間打理農田,倒也算是小康。但是多年積累下的省吃儉用的習慣,更不能支持他們出門遠遊。我曾要求過他們來我這邊玩,有山有水,每次被拒絕的理由都是:我們走了家裡的地誰管,家裡有事怎麼辦。我多次勸說無果。

總之,除非是種地大戶,樸實的農民一般是不會花大錢出門遠遊的。(後面附幾張家鄉雪景圖)





山農小學生


農民純粹靠種地,只能保證口糧,根本沒有餘錢去旅遊。去年,本人在陝西關中地區農村專門作過一次調查,情況如下:

土地肥沃且種糧技術比較好的農民種一畝小麥需要付出的成本為:化肥(一袋二銨、20到30斤尿素)200多元,買種子70多元,僱用旋耕機旋地70多元,播種30多元,澆水140元,運費20多元,合計530多元。小麥畝產800到1000斤,每斤1.12元,合計收入896元至1120元。收支相抵,每畝小麥利潤300—500元。這不包括付出的汗水和勞動。每戶農民種5畝小麥,全年收入1500元到2500元。如果夫妻兩人種小麥,每人收入750元到1250元。因為關中地區許多地方每年只種一茬莊稼,這些利潤分攤到一年12個月,每人每月收入62.5元到104元,每天收入2到3元。這還是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得到的豐收成果。遇到風不調雨不順,就只有搭上全年勞動還要賠錢了。農村現在大片土地撂荒與種糧不長錢有很大關係。(下圖是本人拍攝的土地撂荒照片。)

所以,農民單靠種糧,只能保證有口糧吃,家裡蓋房、兒婚女嫁、改善生活條件等等都不可能,哪還有餘錢外出旅遊呢?





雲卜南遠景


農民現在和以往也不同了,老一輩的農民肯定很少會去旅遊的。但80後的農民卻大不一樣了,就我們這邊來講吧,小兩口種著十幾響地,縣城裡有樓房,是為孩子上學買的,爺爺奶奶陪讀,買的小汽車,鎮上鄉下跑起來方便,孩子放假時,趕上農閒,大部分父母都會帶著孩子出去玩,見見世面,有條件的去遠點的地方,沒條件的也會選離家近的地去玩兒,不會像城裡人那樣經常去,但每年會去一次,主要是為了陪孩子。

我一同學女的就喜歡旅遊,農忙時起早貪黑的幹,閒時一家人天南海北都去,連香港三亞都去過了。所以說80後的農民也是有個性的新型農民,能掙也會花!




四葉菜兒


靠種地還真沒餘錢去旅遊,我是沂蒙山區的說下我們當地的情況哈,

…我們這每人7分地,我們家四口人2.8畝地,17年種的土豆,成本土豆種化肥農藥地膜等,到土豆成熟上市,得澆水:6次大概每畝1500元這還不算自己的工夫。一畝地產土豆5000斤,價格太低3毛5一斤賣掉2畝地的,剩下的8分地400o斤賣的4毛2斤。一共賣了5180元。去掉成本4800賺了38o元。

18年我種小麥一畝地平均產1000斤/,1.1元一斤賣了共賣了3080元本錢還少6o斤麥種2元1斤化肥3代一代150元補貼的錢低消機耕費和收割費,澆了2次水花/120元,共計69o元,賺239o元,秋天的玉米每畝800斤,這兩年玉米你大低,我們這8毛8斤。賣了2147元,去掉六袋碳酸氫銨35元一代共210元。秋季賺1937元。18年總收入2390+1937=4327元,如果不是打工4327元夠我們四口人吃飯嗎,地由我的老婆在家種,在空在家附近打零,還能照顧我的老孃,我和兒子在外打工,每年天冷封凍了,工地能幹了就回家,能幹九個月的活,沒有生存技能,掙錢💰實在不易,旅遊實在是沒有這個開支


君臨東方809


在農村靠一畝三分地來養家餬口的村民,有幾個去旅遊過的,沒有。他們都是靠種田種地,一畝多地種糧出來的糧食,現在市場價稻穀1.2元斤,一畝也只能收入幾千到一萬,出去稻穀種和化肥農藥,還不算插秧和割稻穀的工錢,一年包括餵豬和餵雞鴨的收入,不會超過1萬5的純收入,還談什麼去旅遊。

我一直在外打工,去年五六月份回過老家一次,我們那裡三天趕一場,每逢三六九趕場,逢趕場有幾班農用客車到鎮上,每人上街一次給師機三元車費,對於在外打工和當老闆的人來說,算不了什麼,少吃一包香菸,少吃一瓶皮酒,就可以坐一次車。但對於農村的阿婆大爺和農民伯伯,是捨不得,十多里路一趟也不願坐車,走路。他(她)們算過這樣筆帳,一趟3元,來回六元。一個月有十次趕場,一個月有六十元。六十元賣穀子要五十斤,買鹽巴和油要吃一段時間。他們把錢當生命還保貴,怎麼捨得去旅遊呢?

現在國家富了,農民也有質補,和每月養老金,大家日子是紅紅火火。用錢也捨不得。大家有同感嗎?在下方留言,這也是我的真心話


風和沙277


說真的,如果光靠種地,很難實現去旅遊的夢想。但是現在年輕人還有多少人靠種地呢?

一,現在的農民,名義上是農民,但是很多已經脫離了土地,要麼做個什麼淘寶,要麼到鄉鎮做生意,或者企業上班,還有背井離鄉去創業或者打工,因為這些收入遠遠大於種地的,很多去旅遊的農民,絕不會是靠種地的收入的

二,現在還有一些農民,不是小打小鬧,而是實行專業化,規模化,還有靠特種養殖和種植,這樣才可能也不錯的收入,還有國家對這些人的補貼。如果光光靠自己家一畝三分地。養活都成問題,不要說去旅遊了。所以,種地的不一定是農民 ,農民也不一定種地。





生活幫幫人


作為農村人,我來回答。如果這個農村人經商做生意,甚至家裡有廠或有礦、中絕大姐鉅額大獎除外。他們要想憑自己種地的收入去旅遊,簡直比中上億大獎還難!我給你算算賬,我們這平原,平均每人一畝半地,一家按三口人算(一般都是4-5口,為了能多餘錢就算3口),4.5畝。一季麥子一季玉米或大豆(這兩個哪個收入高是巧不巧的事,正常玉米稍微多一點,我們這種玉米的多。這兩年大豆在增加,因為種大豆省事少出力)。小麥從種到收,種子化肥農藥機械合計大約480元/畝左右(這要親力親為,並且不算工錢)。小麥按豐收年算900斤/畝,平均1.15元/斤。玉米從種到收大約420元/畝,豐收年1000斤/畝,平均0.8元/斤。這樣算來一家一年收入是4200元(沒去掉一點工錢)!這可是一家三口一年的所有收入啊!平均一天一家三口只有不到12元的支配能力!連一家子的吃喝拉撒都不敢保證,還有繁重人情來往,有病都不敢治!你覺得他們還敢旅遊?想都不敢想!


濟民藥房1


農民靠種地有餘錢去旅遊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有!雖然對整體農民來說,靠種地的收入餘錢去旅遊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

第一種情況是這些農民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輻射圈內。農民種植的農副產品有一定的規模化,不愁銷路。由於交通便利,地區經濟發達,賣農副產品的時候順帶採摘園之類的銷售方式,收入比一般地區的農民收入高好幾倍。他們見慣了旅遊人們的消費方式,空閒的時間也會去旅遊體驗生活。

第二種情況是有些地區,農村的種植大戶!他們承包土地多,有管理規劃的種植作物,掙到錢多一些。這些農民本身都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有經商的頭腦,辛辛苦苦種一年地,節假日空閒的時候,他們會放縱不羈享受生活。

我老家一個發小,他一家人承包二百多畝地。每年過完年初一,就帶著父母孩子一起遊玩到十五左右。我問他種地收入夠旅遊消費嗎?他說除去各種開銷,剩不下多少錢,但是夠用。我遊玩是我的生活愛好,我一家老小一年那麼辛苦為了什麼?沒點追求和享受我沒有幹勁兒!

終歸來說,廣大的地區種地農民,沒有這樣那樣的優越條件,單單靠幾畝薄田的收入來源,還真是沒有餘錢去遊玩。無論是種地的農民,還是都市裡的流浪者,什麼時候都有窮富之分。人的出身無法選擇,但是如今的時代,勤奮上進也可以改變一下――個人受窮的命運。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有多大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