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去哪裡旅遊合適?

農村裡的逍遙


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雖然我是城市裡面長大的孩子,但是父親這邊的大部分親人都在農村,過了很多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直到最近這十來年大家務工的務工,經商的經商,生活條件才逐漸改善了起來。

如果說只是靠十畝地的收入,傳統的種植稻穀、麥子或者玉米的方式,一年的收入也不會超過2萬元,這還不算購買種子、花費、投入人工等支出,一家人都指望著這點錢生活,購買生活物資,交孩子的學費,哪還能省下多少錢去旅遊呢?更何況,農民最擔心的是自己老了之後,沒有退休金,只能靠著地來養活自己,如果沒有一點積蓄,晚年的生活怎麼辦呢?

所以,如果按題主說的只是“靠十畝地的收入”,那麼建議哪裡都不要去了,田間地頭,村後的山溝,就是最好的旅行目的地,既省錢,又省心。

不過,現在大多數農村的情況都是這樣的,沒有多少人靠著一畝三分地來養活一大家子了,基本上都會在農閒的時候讓富餘的勞動力外出打工,有本事的還會去經商,擴大收入的來源,像我幾個堂兄、堂姐、堂弟,有去開店賣山貨的,有做水果批發的,生意做大的還有開食品加工廠的,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像他們這樣,壓根就不指望那點田能夠貢獻什麼價值了,以前都是種兩季稻,現在一律種一季,花錢請人種,請人看著,最後還花錢請人收割,收下來的稻米基本上都留著自家吃或者送給親人朋友。

當然,他們的旅行安排,也就跟城裡人沒有什麼差別了。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元寶爸爸愛旅行


你提的問題是:農民僅憑十畝地的收入,到那旅遊合適?現在我回答你,我地區主打作物大玉米,去了種子·化肥,農藥·機耕費,澆地電費等,(這還得說是自家分的地)(自已的人不費不算錢)每畝淨剩八百元左右,十畝地淨剩八千多元,再加上國家給種地補貼=千多元(每畝補貼=百多元,因為每年給的補貼補的不一樣,所以沒有確切數字)這樣這家的農業收入就在一萬一千元左右,如果這家3口人,人均農業收入三千三百元左在。還沒有一位教師一月工資多,你說他拿什麼去旅遊,我說他旅遊最好的去處是:從房前走到房後。


牛倌17


春,播種的季節。作為一個有著十畝地的農民,此刻應該是最忙的時候。拿我熟悉的北方某地來說,四月下旬正是播種玉米的時間。十畝地,雖說不算多,翻地、播種又都用拖拉機,且多是單粒播種,省去了間苗的活,但播種後打除草劑封地的活則最好靠人工來完成。

玉米,這幾年的收購價格持續偏低,最低時六、七毛錢一斤。2018年底,一斤能賣到一塊零幾分。誰知春節後,棒子豆乾透了,收購價反到落到了九毛錢一斤了。一畝地打一千斤棒豆,算是高產。十畝地產一萬斤,賣不到一萬塊錢。

春天翻地,僱拖拉機翻是三十塊錢一畝,播種三十塊錢一畝,種子十來塊錢一斤,一畝地得用三、四斤吧。化肥、除草劑呢?如果秋天再用機器收割,一畝地又得花上幾十元。剝棒子皮自己幹,脫粒不找人幫忙嗎?找人幫忙不請人吃飯嗎?除去了這些個費用,您自己受的累不算,您算算您能剩幾個錢?

另外,這還得是個好年頭。如果播種前後都不下雨?如果玉米長高後來兩回“風雨交加”、玉米都颳得七倒八歪了,如果在玉米灌漿時給您來個“掐脖旱”……

這樣的事兒不是沒遇到過吧?我就親自看到過,幾十畝的玉米不要了,養牛養羊的的來收,誰收就歸誰了!否則,不收割的話、這地明年還咋種呢?

咱出去旅遊圖個啥?還不是圖個散心、圖個高興、圖個樂嗎!兜裡頭揣著辛苦一年掙回來的那點兒錢,在家啥不得吃啥不得喝的,出去玩不還得講究個窮家富路嗎!再說了,旅遊點兒的東西什麼都貴,到了那您想不“富路”也不行啊!哪個景點的門票不得讓您擱那兒上百斤“棒豆”呀?如果這一路上您都得提心吊膽兒、摳摳唧唧的,您自己說您能玩兒的痛快嗎?再說啦,玉米這會兒剛開始種,離成熟、弄回家、晾乾、脫粒了再賣成錢還早著呢。您旅遊這一趟,把錢都花了,這以後的大半年吃什麼呀?

所以我說,您趁早兒哪兒也別去,還是跟自己那十畝地裡“旅遊、旅遊”得了吧……











把盞常聊


我經常納悶,農民得罪誰了?招誰又惹誰了?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喜歡拿農民開涮?

有田十畝,種植農作物,能有收入多少?想必能正確回答上的,不是城裡會算賬的人,也不是如我這樣在外打工的偽農民,只有真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年到頭,含辛茹苦,風裡來雨裡去,其中酸甜苦辣,自己心裡最清楚。

遇到年成好,風調雨順,節衣縮食,可以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如果來點天災人禍的,十畝地的收入,全家人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在農村的家庭,如果僅僅靠十畝地的收入,是難得生存的,更別說旅遊,那種高雅的生活。

我認為,提這個問題的,應該有些概念模糊。十畝地,除了種植農作物,還可以有其他用途,如果種藥材,養龍蝦,或者種植其他經濟作物,收入也不容小視,還是有餘錢剩米,出去走一走,玩一玩,遊覽中國的大好河山。

當今新型農民,並非如大家想象的那樣,多麼可憐與悲催 ,今天的農民,早已不是被人調侃的對象。

即使只有十畝地,也是不大不小的一個“地主”,好過“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的我。

我就一個只有七分田,無奈選擇背井離鄉的老農民。雖然從湖南來廣東,但不是為了旅遊度假,而是為了活下去……





黎斌字祖翥華容東山人


農民種十畝地,如果沒有其他收入,一年掙個一萬多元就不錯了,弄不好連這個也掙不到。如果你利用這十幾畝地搞大棚特色種植,純收入也超不過十萬元。

如果你搞的是大秋作物種植,也就是普通種植,掙那點錢,養家都難,就別去旅遊了,生活要緊,如有其他收入另當別論。如果你搞的是特色種植,年純收入近十萬,這在農村已是不錯的收入了,想出去旅遊,選擇的範圍很廣,全國任何地方都可去,現在到海南旅遊三千元也就夠了,到祖國的任何一個地方,幾千元一趟對於節儉的農民足夠了,你可想想,自己喜歡什麼,想看到什麼,想有什麼收穫,可任選地方。

對於普通農民來說,如長期在家種地,出外旅遊,最好選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到那裡開開眼見見世面,開拓一個思路,見見現代文明成果,對人生是很有益處的。

年收入近十萬的農民,旅遊也可選擇國外,選擇農業發達的國家,去那一些規模化現代化的農場裡看一看,學習其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未來中國也以規摸化的現代農場為主,回來後有志也可搞現代化農場。

對了,外出前先諮詢一下旅行社出行注意事項,另外打扮好自己,保持好新時代農民的形象。



春日之虎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到那裡旅遊最合適。

當小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先是,淒涼的一笑,為什麼這麼說呢?沒大家見笑,十畝地的收入本身除去高物價成本,低價位收入加天氣的不確定因素,能剩幾何呢?

旅遊,就是向外撒錢的生意,這是富人享受的專利,而農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前一陣子,老伴對我說,我聽人家去西安送孩子上大學的某某人回來說,西安那個城市很好,那裡的小吃一條街上全是買好吃的東西,別還說,西安的羊肉泡饃好吃的很裡,我們要是能去西安轉轉多好呀。

當老伴說到我們去轉轉多好呀時,我掉過臉去偷偷的擦掉了傷心的淚水。

是阿,愛妻陪伴了我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四十多年,辛辛苦苦把幾個孩子拉扯大,今天滿是皺紋的臉上以留下了歲月的痕跡。而提出的這個要求並不過份,但是我無法給她圓這個夢,我是一個不合格的丈夫阿。

不經意的一個舉動被愛妻發現了,她用她那善良的,包容的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動聽的語言對我說:孩子他爹,我只是和你開個玩笑,再說我們都六七十的人了,那有那份閒心。聽說在那住一晚上都要花一百多塊錢裡。

當聽到愛妻的這些寬慰的語言時,我的淚水忍不住流出了我的眼角,孩她娘,你跟著我受苦了。……。

這就是農民,旅遊在他們的字典中是不存在的,而錢在他們心中看的很重很重,在他們的心中,從來不想自己的得失,而是想著兒女們的生活過的行與不行,有了這樣的老人,才出現“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個詞。

所以說阿,老農民旅遊,難那。


手機用戶69369550450


我就是農民,我說說自己的情況。

家裡六口人,只有四畝半地,正常情況下都種苞米。到冬天才會賣糧食,大概能賣7000多塊錢吧。在出去種子化肥的錢能剩下四五千塊錢吧。

靠種地根本不夠花銷,我大閨女上幼兒園一年在我們村是2000塊錢,小的還沒有上學。這樣的收入連去旅遊的念頭都不會有的。

當然了,家裡的主要收入不是在地裡,要是靠地裡的收入,全家人都得喝西北風了。我父親和我還有我老婆都在附近的工廠打工,母親則照顧兩個孩子。我父親一個月3000,我媳婦一個月3500左右,我在4000到5000之間因為有加班,所以不固定。算下來一個月也有一萬塊錢的收入。即便是這樣也同樣沒有過去旅遊的念頭。我和我老婆都是獨生子女,將來要照顧四位老人,還有兩個孩子,感覺負擔挺大的。只想著趁著年輕多存下點錢,將來有個馬高蹬短不至於沒錢。

還有我們工廠也沒有五十和國慶這一說,工人也不喜歡放假,因為都是日工資,放假就等於沒錢賺。更別提去旅遊的事了。

這就是我這個農民的情況,總結下來就是我那也不會去。


小錢兒說事


如果我有十畝地,我肯定種蔬菜,最近上海大部分蔬菜10元1斤,最便宜的韭菜也4塊5了,十畝地,再弄個皮卡運菜,就算被菜販子賺去了,一年怎麼也弄小几萬吧。菜皮啥的餵雞,養個百十隻雞,10頭豬,再有個魚塘,日子很完美。雖然發不了財,娶個老婆,養個娃,勉強夠了。

到趟北京,或者去個蘇杭,應該不過分。

老家人均只有幾分地,所以都是假設。


大老葉門御劍飛行


十畝地,自己算算,種麥子,一畝地按800斤,一斤賣1元左右,就是不到一千塊錢,下一茬種玉米,還按800斤左右,一般的價格是0.8元6-7百元左右,一年的毛收入也就是1萬五左右,跑去花費,農藥,澆地,翻耕地,收割機費用,還有種子錢,算算還能剩多少錢,現在在家種地的都是年齡大的,在外面不好找工作的,你說他們只是能保住溫飽,去哪裡旅遊合適,那裡有錢去旅遊啊,就算是能剩下一點錢,也要貢獻給兒女在城裡賣房子,這個還不說他們有病了,真有病了,都是剛開始看看,花錢太多,就不看了,等死,這個就是現在農村的現狀,他們只能去自己的地裡天天旅遊。


奮鬥122710321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去什麼地方旅遊合適?

這十畝地總收入多少呢?

如種有特色的價值高的東西,收入會有幾十萬元。如果只種糧食,拋去投資,純收入也就是一兩萬元左右吧。

還得看什么樣的家庭,如果上有老,下有小,還在供小孩上高中,大學階段,這樣十畝地的純收入,能夠幹什麼的,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學生的食宿費用能夠嗎?能擠出來旅遊嗎?

如果是兩口人的世界,那有可能生活之外有餘錢出遊。但也不可能拿出幾十萬元的出遊費用。也能在近處弄個一日遊兩日遊罷了。

所以純靠十畝地的收入,是絕對不會有好多的錢出國遊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