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靖童獲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女配,你覺得實至名歸嗎?

銅雀臺前燕


北京國際電影節昨天閉幕,竇靖童獲最佳女配成為了很多媒體報道的焦點。

引發關注的有兩點,一是她作為王菲和竇唯女兒的特殊的身份,二是其首次觸電大屏幕就拿到這樣的獎項。



被熱議的同時,自然少不了質疑。至於是否實至名歸,要看兩個方面,一是她在電影中的演技,二是與同期入圍的演員的對比。

竇靖童在《第十一回》中的表現

竇靖童本次獲獎,是憑藉在電影《第十一回》中飾演陳建斌和周迅的女兒一角。由於電影還未公映,預告片中也未見竇靖童的身影,所以其演技如何目前尚無法判斷。



但這不代表一切無跡可尋,《第十一回》是陳建斌執導的第二部電影,最初名字為《如是我聞》,在其之前發佈的招募演員海報中,對於竇靖童飾演的角色有過描述:“擅長柔道,個性直接,假小子”。



從這點來看,角色比較符合竇靖童,至少說明劇組在選角時,是真正從電影和角色需要出發的。 可以推測,竇靖童飾演的這個角色,本色演出的可能性很大。

竇靖童演技到底如何

如果評價她的音樂水平,相信很多人都能侃侃而談,畢竟天賦和作品就擺在那裡。

可對其演技真的知之甚少,除了一部廣告片《聲來如此》,她從沒在這方面有過嘗試。



有調查才有發言權,我特意找到她的這部5分多鐘的短片。

可片中的她是一個唱歌的女孩,飾演的完全是自己,主要是一種人生狀態的記錄,和演技基本沒什麼關係。



她獲獎是否公平

不知道是我沒查到,還是根本就沒有公佈,反正通過幾種渠道都沒有發現第九屆北京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的入圍名單。

電影節獲獎名單的確定,一般來說就是對入圍影片和演員的層層淘汰,最後確定勝出者。現在沒有入圍演員名單,演技的比較也就無從談起。



但有一點不得不正視,劉嘉玲是本次電影節的評委之一,也是竇靖童媽媽王菲的好朋友。

娛樂圈中的各種頒獎活動,演技與實力是一個因素,最根本的還是人脈平衡及資源整合、交換的結果。獎項的背後折射的是業內各種盤根錯節關係的博弈。



以劉嘉玲和王菲的關係,要說這裡面沒有一點“照顧”的成分在裡面,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電影節本質上是一種商業活動,要的是人氣、關注度和影響力。

無論從出席明星還是入圍影片知名度來看,如今的北京國際電影節都缺乏一定的影響力,還處於謀求發展壯大的時期,可想而知,要指望其頒發的獎項有多麼權威、有說服力是不太現實的,誰認真誰就輸了。



比竇靖童演技好的演員一抓一大把,比她有資格獲獎的更是不要太多。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評委也有一千個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比誰都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在上臺領獎時,主持人問她,以後還會不會繼續拍更多的電影,她回答:希望會。



作為一個低調的星二代,希望這對她來說是一個鼓勵吧,不論音樂還是表演,未來都有更好的發展。

歡迎關注,瞭解不一樣的影視娛樂解讀。


讀劇慧眼


都沒看過這電影,不好評價,但這次評委大多是國際影壇有份量的人士,會客觀公正評價,當然也會給東道主一點面子,這次中國影片也就拿了最佳編劇,最佳女配,最有份量的:最佳影片等大獎,都給了其他國家的優秀電影,說明評委專業,權威,公正,令人信服。


峰迴路轉230068351


昨晚看了北京衛視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盛況,得知竇靖童因《第十一回》影片獲得最佳配角獎,因為還沒有看過此片,不知竇靖童演技如何,但從她在電影節上裝束來看

,她是新人,不懂電影節意義,缺乏審美觀,可能過兩三年,她會有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