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撩:飄泊亦如人命薄

今日主題:命運

想起“夢裡有時終須有,夢裡無時莫強求”這句古語,我有時睡到半夜就會突然醒來,再也無法入睡。或許,人一輩子,不管做什麼,還真得相信“命運”。

我們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曹雪芹先生,他的一生並不比任何人差多少,但他卻因為一些家庭變故,參透了人生的喜怒哀樂,世間的人情冷暖。想起一句“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然而,《紅樓夢》裡還有很多參透人性的智慧,真是“假作真時真亦假”。而對於命運這種東西,你的假想很可能幻化成真,也可能把真實的生活幻化成假。“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有時候由不得你。

對撩:飄泊亦如人命薄

曹雪芹先生有一首詞,題為《唐多令·柳絮》,這在“紅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林黛玉對柳絮的吟詠,抒寫對未來悲劇的預感。自己的命運也將要象柳絮那樣飄泊不定,不知是“誰舍誰收”: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球。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命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destiny?fate?fortune?誰也說不準。但中國古人認為,一個人一種命,命運就是一生的經歷,該有什麼樣的命,就該有什麼樣的運。假如命裡是那樣,你再怎麼折騰,它也不會變成這樣。可這對某些人來說也是個變量,因為某些暴發戶就不大相信命運的安排,因為他們說,命運把握在你自己手裡。是不是這樣?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作為人,你可以是傳統意義上的人,也可以是現代意義上的人。但是,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你沒經歷過的,也就是說,你命裡沒出現過的,絕對想不到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很小的時候,我信命,因為別人都那麼跟我講,人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命。後來,我懷疑過,我不相信命運真的無法改變,但是再後來,我發現想改變命運真不容易,於是我有懷疑命運的“可改變性”。

黃庭堅先生有一首詞,美得讓我窒息,但也揭露了某種“宿命論”: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最後一句,我似乎感覺到了先生對“命運”的總結:“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一個人的命運到底如何,到了最後自己才能知道。

對撩:飄泊亦如人命薄

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人一個命運。不管你信不信,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反正越來越相信了。其實,所謂的“宿命論”,其實是對某些現實無法改變的認可和妥協。而不斷的妥協,恰好是人生真實的本質。

最後再以李白的一首詩作為結尾吧:

鳥銜野田草,誤入枯桑裡。客土植危根,逢春猶不死。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葉,各自有枯榮。——李白《樹中草》

依李白先生的說法,樹中草其實也有自己的野心,它肯定想過一個很虛幻的問題,憑什麼你可以做樹,而我必須做草,但是在樹的眼中,樹就是樹,草就是草,怎麼可能同日而語!假如反過來,草中樹還是一樣的道理,樹永遠是樹,草永遠是草。這就是傳說中的命運了,你掙扎無益,該是什麼就是什麼。

如何看待命運?

“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有情就有命,有命就有運。可以掙扎,可以解脫,可是脫離不了命運的“怪圈”。命運這樣,才有琢磨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