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这年头最能激起“共鸣”的话题之一,除了婚姻,就是房价了。

上周出门,我在火车上跟几个长辈(基本上都是50-60后)聊天,一开始还保持矜持,生怕说错了话,惹得各位不高兴。后来,他们的话题慢慢往“现在的人真傻”这方面靠,我不明白他们什么意思,结果说着说着就开始吐槽房子了。房价高是不可理喻的,但疯狂“敛”房更让人不可思议。

“以史为鉴”,我们才能知道前人的智慧或无知;同理,后人也会因此知道现在的我们的愚昧或贪婪。一位阿姨特喜欢讨论年轻人压力大小的问题,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在过去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从一个远赴新疆的打工仔慢慢爬到了公司主管的位子上,在乌鲁木齐拥有两套房子,而且还娶到了本地一个漂亮的妻子,生个孩子也长得眉清目秀,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她说作为一个母亲,曾在自己小时候遭受过各种磨难,一直到今天她儿子成为一个“有脸面”的人,自己深感欣慰。

但同时还有个问题让她头疼,就是儿子那两套房子,看上去很不错,其实也给他不小压力。一套早就还清了放贷,另一套一直在还。幸亏买得早,要不然更麻烦,一是政策上不让买了,二是房价又涨了,买不起又还想买,那不得后悔死啊!二胎政策放开后,小两口又蠢蠢欲动,还想再生个孩子。这样一来,看上去两套房最终都有用途了。然而事实上,小孙子是怎么长大的,只有她跟老伴儿最清楚;儿子儿媳基本上没时间管孩子(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这样,有老人给管孩子的还算“高级别”打工仔)。此外,家里吃喝用度,基本上都用了两位老人的积蓄,因此作为父母,也算给孩子帮了大忙。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人生真是不止一个方向。

另一个大叔也插话了。他的观点是,现在的父母跟子女的关系是反过来的。换句话说,父母都欠了孩子的,孩子好像都觉着父母该还他们一笔“债”。只要父母不占孩子“便宜”,彼此之间倒能相安无事,可一旦父母吃了孩子的,那才叫“吃人嘴软”,你要再敢拿一点,彻底成了“拿人手短”,小两口私底下会吵个底朝天。因此,现在的父母,你只有“虚名”而已,最好别常端孩子的饭碗,更不能要他们的“孝敬”,弄不好会是一笔利息很高的“放贷”。

当然还有叔叔阿姨也说了,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到了结婚年龄结不了婚,结了婚的不敢要孩子,要了孩子的不敢停下来,买了房子的不踏实,可是一套房子好像又不够,眼看别人几套房的都发了家,自己却还在喝西北风,这样的日子简直闹心得没发过。过去的人也苦,可是谁家都能生好几个孩子,在最困难时期也没饿死一个。现在倒好,大家伙儿吃得饱饱的,不但不敢要孩子,而且生怕多生孩子,生一个都怕“养不活”。

这样的讨论当然不会止于几个人之间,我相信很多人都在为这种事情闹心。那位“父母欠子女”理论的大叔认为,后来人评价我们的词汇最多就一个字:傻。你说你一个人拥有几套房,而且还在贪婪地敛财,这样的人生它有个到头的时候么?很显然没有!原因很简单,人类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你拥有的越多,就想拥有更多,自然也就会变得越发贪婪,而且是攀比性的贪婪,别人有的,我凭什么不能有?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成功与失败,其实都是相对概念,但成王败寇始终不变。

现当代人,已经活不出自己的样子了。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只关心自己能挣多少钱,还能再买几套房,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吃最好的药,就最好的医,爱最富有的人,所有一切都只想要最好的,而且总想做“人上人”,最好是可不劳而获的“人上人”。可是从来没人想过,我们应该怎么停下来。事实上,没人敢停下来,也停不下来了。未来,人们只会更累,因为在越发贪婪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得太远,而且差距越拉越大,财富最终集中到部分人手里,很快就有人加入“丐帮”了。

人类这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规律,表面上看是进步,细看只是一种变相的退步。想起古人的肺腑之言,“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良言虽这么说,但你看现在很多人,其实一日何止三餐,睡卧何止三尺!

将来没有手艺的“下等人”,很可能会给活活饿死。别人看着你快饿死,会不会拉你一把?按过去困难时期的经验,可能性很小;那时候有人饿疯了,甚至可能吃掉孩子或其他什么人呢!现在也一样,对手中聚集了财富的部分人看来,你穷是你活该,谁让你在这么好的时代不会赚钱呢?!

可是你想,钱总共就那么一点儿,今天在你手里,明天在别人手里,你倒腾来倒腾去,其实都在倒腾自己的血汗钱,富人手里集中的财富,永远不会“流动”到你手里。如果说我们的道德正在接受绑架或滑坡考验,那么,最可怕的是,人们已经忽略了前人的智慧,一日三餐已然不够,而要尽量多餐加餐,睡卧要像“狡兔”,三尺卧榻容不下一个臃肿的身躯,最好能有好几个“洞窟”。

“贤文”智慧,为何对现在的人们不大管用了呢?我知道羡慕嫉妒恨别人拥有的一切,这也是一宗不可饶恕的罪过。但我还是想说,听听老人言,心中难坦然!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可是渐渐没人乐意下地再为良田流汗,而天下寒士为一所“茅屋”而俱欢颜的囧境,在任何时候都让人囧着,有着“万间广厦”却又停不下买买买的人,依然在为财富的升值或突然贬值而操着心。

人类真的进步了吗?假如我到了那些叔叔阿姨的年龄,到底该为自己的哪张“脸”感到欣慰,抑或不安呢?想健康长寿,还得“戒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