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橋本隆則/文

本文是頭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日本文化已經成為世界的流行,日本漫畫,日本動畫,日本時裝,日本COSPLAY,日本卡拉OK,日本拉麵。在網絡上看大陸的紀錄片,看到有關大陸的第一家卡拉OK的故事,40年前,大陸開放伊始,一位廣州的官員訪問日本,在神戶的小酒館與卡拉OK相遇,這樣的娛樂方式令當時的大陸人震驚。之後為了引進外資,需要豐富外商的業餘文化生活,就特地從日本進口了卡拉OK機器,在廣州的一家涉外賓館開設了大陸第一家卡拉OK歌廳,吸引了在珠三角打拼的日本客商前來,為引進外資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實,卡拉OK出現在日本是上個世紀70年代,經濟的高度發展,民眾的業餘生活要求提高,當自我表現時代的到來,就有了卡拉OK的誕生。據說日本全國賣出上千萬臺的卡拉OK機器,並且出口到世界各地,成為日本文化輸出的象徵,這樣的日本文化影響世界的例子,簡單說是“日本風”席捲世界。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筆者在澳大利亞一個很小的城鎮,發現在當地的商品銷售中心也有售賣日本壽司的攤位,當然在裡面製作壽司的不是日本廚師,而是來自大陸的小夥子,問他為何不賣中餐,而賣壽司,他說現在流行日本飲食,壽司的銷售要比中餐賺錢,所以他就當起日本的料理師。

隨著日本政府撥出專門的預算,向世界宣傳日本,這股“日本風”愈吹愈烈。但這些在世界流行的“日本”,在日本的日本是人感受不到,只有出了日本,才會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的日本。其實最初的“日本風”的流行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後半葉,當時日本給世紀的最初印象,是歐洲的印象畫派(抽象派)畫師在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後,向歐洲介紹日本,如莫奈,高更,凡高等人。他們的畫都有浮世繪的痕跡,這些畫家是歐洲畫壇的最高代表畫作中日本風就非常引人矚目。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19世紀後半葉的歐洲與日本,交通並不方便,所以當時的日本風,歐洲人只能看到一部分。如日本的扇子,團扇,屏風,日本和服等等。為何扇子與團扇代表日本?因為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向歐洲大量出口專門為歐洲人設計的扇子與團扇,前者出口數量近80萬把,後者要近100萬把。當時歐洲貴婦人喜歡使用扇子,而這個扇子的製作就是日本,日本扇子深入歐洲人的生活中。

現在流傳下19世紀歐洲有名的畫作,也就是莫奈,凡高,高更等人的作品,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只是在日本熱過去以後,到了20世紀初,歐洲人重新審視他們時,才把他們列為歐洲偉大的畫家。但日本風就是扇子,屏風等個別日本商品在歐洲流行,也就是日本意識在歐洲流行。當然也把完全與日本沒有任何關係的東西也被命名為日本,如日本色拉。就像香港腳並不是在香港流行的病,也要加上香港的名字一樣。日本這個詞就是變化快速,非常流行,顏色鮮豔的代名詞。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說實話,當時歐洲或許是把日本看作東方的一個地名,對日本這個國家其實並不感興趣。美國的“黑船”來到日本,逼迫日本開放時,當時世界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黑海,帝國俄羅斯正在與奧斯曼帝國如火如荼地進行克里米亞戰爭,誰也沒有注意到一個東方小國發生的“革命”。只有一個國家很例外,這就是法國,因為有過日本流行,所以這個國家的報紙特別關注美國獨立戰爭後美國的軍事力量將伸向何處。

法國記者在紐約發回報道,從美國軍艦接受命令從東海岸出發,到艦船繞過非洲好望角,再到在香港停留,又在琉球停留的消息。當“黑船”1853年7月到達浦賀,把美國總統的親筆信交給幕府的官員,到第二年3月美國與日本幕府締結條約,事無鉅細詳細報道。有關親筆信的內容,條約的內容,以及日本的歷史等都詳細地介紹,看來法國人很早就開始瞭解了日本。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高杉晉作前往上海,目睹亞洲第一的大清國被英國的大炮鉅艦打敗,就明白下一個目標應該就是日本。果然,當時法國流行日本扇子,團扇時,法國報紙上都有猜測,日本何時會開放?在明治維新前,日本能夠出口歐洲的商品並不多,相反,歐洲人看到日本的商品,喜歡上日本,並對日本感興趣。當日本幕府被迫開放後,日本的商品突然增加了向歐洲的出口,帶動了日本流行。歐洲人的需求使得日本工藝美術品大量進入歐洲,也為日本商品的藝術發展打下了基礎,很多人利用了日本商品在歐洲流行賺到錢。。

但是日本的藝術家(畫家)對這樣的日本流行並不感興趣。他們雖然身處歐洲,卻沒有便對日本流行表達出任何的意見。筆者認為,所謂引發日本流行的日本工藝品並不是純正的日本美術,如扇子,浮世繪等基本上是百姓的日常用品。自視很高的日本畫家黑田清輝(第一位日本留學歐洲畫家)等,並不希望把這些不想給歐洲人看的物品成為流行,他們覺得日本流行很無趣。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日本在世界最初流行東西是日本人也不屑一顧的東西

確實當時的日本在歐洲的流行現在看來,既沒有思想性,又沒有意識形態,僅僅是“可愛”。19世紀時,蒸汽已經普遍運用,與之前的帆船運輸時代相比,商品可以大量地安全運輸,所以運輸貨物也從高級奢侈品,變為團扇等數量巨大的日本廉價商品成為貿易主力軍。現在的新日本主義也是相類似,大量可以複製的,傳播快的東西成為主流。

安倍的新日本主義正在發展中。過去,日本主義並不被同時代的人所關注,就像莫奈,凡高,高更等人偉大的畫家的作品一樣,當時不被注意,但可以留給後人,現在的新日本主義,可以把什麼留給後人呢?

原名:日本能夠吸引世界關注的文化就是可大量複製傳播快的內容

請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這裡有有趣 完全不一樣的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