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不同的驅動形式有什麼優缺點?

用戶68712571


首先,我要說明一下汽車的驅動方式,最基本分類標準分為兩輪驅動和4輪驅動。兩驅的汽車驅動有以下幾種,前置後驅,前置前驅,後置後驅,中置後驅,目前,民用轎車常用的形式是前置後驅,前置前驅這兩種。四輪驅動主要分為全時四驅,適時四驅,分時4驅這三種方式。

第二,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些兩輪驅動中,各種驅動的優勢和劣勢。

前置後驅的優點是前後車輪各司其職,轉向和驅動分開,操控性比較好,轉向也比較靈敏,加速表現也比較好,爬坡能力強,後輪兒,抓地力增強,負荷分佈比較均勻,但是他的缺點也比較突出,造價比較高,以及由於傳動軸的存在,使車內地板中間凸起,影響了車內空間的利用率,同時也增加了車輛的重量,也增加了動力的損耗,油耗也相對來說更大一些,轉向過度的時候容易造成甩尾。

前置前驅,優點是造價低,操作機構比較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車輛的內部空間也比較大,車身質量較輕,燃油經濟性價比比較高;它的缺點是,前橋同時承擔著轉向和驅動的工作,加速或者制動對前橋負擔比較大,轉向不足,上坡時驅動輪容易出現打滑,高速上下坡時容易翻車。

後置後驅,優點還是比較突出的,車輛的操控比較靈活,啟動和爬坡性能比較良好,由於發動機變速器,以及差速器連成一體,所以力的傳遞路徑很短,因此它有更高的傳遞效率。缺點是,直線行駛的性能要差一些,側風敏感性比較大,轉彎時容易導致轉向過度,發動機噪音比較大,變速箱結構複雜,後備箱空間很小,油箱的體積也受限。

中置後驅,它的優點是操控穩定性和平順性比較好,由於發動機臨近驅動橋,無需傳動軸,具有較高的傳動效率,重量相對集中,車身平擺方向的慣性力較小轉向靈敏,運動性比較好。缺點是,佔據了車廂和行李箱的大部分空間,所以車內的空間非常的緊張,發動機的隔熱以及隔音效果不會特別好,犧牲的是舒適性。

第三,我們來看看四輪驅動的優缺點。

全時四驅,就是車輛在整個行駛過程中一直保持4輪驅動的形式,行駛時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50:50設定在前後輪上,使前後排車輪保持等量的扭距,優點比較突出,有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抓地更牢,在高速轉向時更自如更容易被把控,同時增加汽車的安全性能和運動性能,但是缺點呢,就是結構相對複雜,成本比較高,佔用空間比較大,油耗也很高。

適時四驅,優點就是結構簡單,成本比較低,油耗也會低一些。缺點呢,就是受制於結構本身的一些缺陷,無法將超過50%以上的動力傳輸給後軸,主動安全性不如全時四驅。

分時4驅,優點的技術比較成熟,結構簡單,可靠性比較好,成本也低,但是他的缺點也比較突出,就在對公路的行駛的意義很小,對駕駛技術進行判斷的經驗要求都比較高。

以上是現在主流的驅動形式的一個大概介紹以及優缺點的說明,以上是我的個人建議,謝謝,如有問題,可以私信我,我們進行溝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